第八节 麒麟锦带佩吴钩
作者:丹东大米汤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729

河南郡追捕刘迁的公文已经到了十多天,淮南王宫里每晚灯火通明,人头济济,淮南王召集手下协商如何应对,根据淮南王的意愿,太子绝对不能遣送,何不如趁机发兵反叛,可是反复的谋划,最终只是以犹豫不决收场,十几天过去了,仍然没有半点的结果。

夜幕已经降临了,刘安沉默的坐在黑暗中,这十几日的协商每每到了最后关头,总是无缘无由的就被放弃了,难道真是天命不可违吗?

叹息声还没停歇,伍被走了进来,暗示周围的太监将宫中的灯点燃,然后走到刘安面前,长揖一礼,“大王,朝庭又有诏令了。”

刘安抬起头,“又让遣送太子?”

伍被摇了摇头,“不是,是让河南郡就地传讯太子。”

“哦?”刘安不由觉得奇怪,“就地传讯?河南郡不是发下豪言,一定要追捕太子到底吗?”

伍被轻声一笑,“大王,看来皇上还是眷顾大王的。”

刘安冷笑了一声,却不作答,伍被见宫中灯已点燃,示意左右退下,然后轻声对刘安道:“大王,国相控告寿春县丞扣了逮捕太子的命令,犯了‘不敬’之罪,您是不是给他下一道诏令,要他不再追究此事。毕竟寿春县,也是为了太子和大王。”

刘安点了点头,“你去拟诏吧!”

没想到才狩猎归来,就得面对淮南王这一棘手的事件,武帝皱着眉头,三天前,淮南王刘安上书控告淮南国相,武帝将此事交给廷尉审理,没想到最终出问题的,却是作为原告人的刘安。

案几上十几本奏章都是要求追究淮南王包庇亲子,违反国法的罪责,要求逮捕他治罪,这群书呆子,以为对付诸侯国,就像切菜剖瓜一样容易吗?就说燕王刘定国一案,也不是那么好处理的。

武帝不由又展开主父偃一月前的上书,如果不是肥如县令郢人,刘定国的罪行也不一定能够暴露,武帝的手指轻轻滑过竹简上的字迹,这个禽兽不如的东西,康王死后,竟然与自己父亲的姬妾通奸,生下一子,又霸占了弟弟的妻子作为姬妾,连自己的女儿都不放过,这种人,竟然还是皇族。

竹简的最后一行,主父偃写上了公卿们论处的最终结果,刘定国行禽兽之行,败坏人伦,违背天理,应当处死。

的确应当处死,可是燕王的妹妹,是田鼢的妻子,虽然田鼢已死,可是太后的心中,对田家还是颇为眷顾,这件事一拖再拖,拖了数月,太后迟迟不说处理意见,眼前又将一月,刘定国一案,还未议决,现又出了淮南一案,该如何处置,还得认真考虑。

“皇上,皇上……。”武帝转过头,元宝站在他身旁,“皇上,太后那边儿来信了,太后说燕王乃衣冠禽兽,无论如何处置,都不为过。”

奇怪,太后怎么突然想通了?

似乎是猜到武帝的疑惑一般,元宝继续道:“太后今天调看了廷尉署的案卷……。”

原来是这样,既然太后发了话,燕王一案就好办了,“元宝,传令主父偃拟写诏令,赐燕王刘定国死,封国废除,改设为郡,由朝廷派人管理。”

元宝退下后,武帝又认真看了一遍各卿对淮南王的处置意见,看来,这件事得由自己亲自决断,不能依靠这些书呆子了。

“元宝,元宝。”

元宝急步跑了进来,“传令中尉殷宏,赴淮南国就地向淮南王询问、查证案情。”

几天的秋雨过后,明显冷了很多了,骠骑营外的桂花开了,整个营地里香气盈人,秋风吹过,满地都是桂花娇嫩的花朵,淡黄的一片,仍然带着一丝丝的甜香。

校场里,仍然在进行一月一次的大校,李敢驻马在队前,一脸的期盼,满怀的希望,也许这一次,队中的人,能够创造出奇迹,勇夺佳绩。

除了他之外,其他人的都明白,只要赵丽在这个队中,这个队永远不可能获得第一,那个人,只有在吃喝玩乐这方面是专家,其他都是一包草,提都提不起。

众人受赵丽之害,常常做杂务,渐渐也习惯了,新来的人,开始时,对大校充满了希望,在经过从希望,到失望,到绝望的三部曲后,也渐渐放弃了,后来做杂务做得多了,其他队的人,渐渐不好意思,有的时候,也会自己主动做一些。

不过自从赵丽被打了五十军棍以后,他循规蹈矩了很多,天气好的时候,也会参加大队的操练,不过往往虎头蛇尾,反正大家都对他绝望了,所以也没有人埋怨。再加上赵丽随时都笑眯眯的,谁也不得罪,不时出钱请他们喝酒,品尝那些武帝赏赐给霍去病,被他拿到营中“借花献佛”的精美点心,众人对他的“恶行”更张不开口。

偶尔,卫大将军也会派人到营中对他关照一二,同营的人,从红伤药到军备,享受了不少特殊待遇后,开始关心赵丽和大将军的关系,每次张嘴,赵丽总是笑眯眯的,顾左而言他,显得极为神秘。

待打听到赵家富可敌国,便猜测赵家大批的银子,源源不断的涌进大将军府,所以才有了这些关照,不过赵丽和霍去病的关系却耐人寻味,关于狩猎的时候,两人同住一帐,相拥而眠,已出现数种版本。

无论何种版本,骠骑营的人都不相信霍去病有龙阳之癖,那样一个英挺帅气,充满了阳光般朝气的男子,怎么会喜欢赵丽那种娘娘腔?

而赵丽,看见美貌女子,就垂涎三尺、满眼桃花,说他是花痴,众人相信,要说有断袖倾向,那就有待商榷了。待此人调戏静月公主,被静月公主的侍女痛打之后,众人更加坚信,此人虽色胆包天,却没有龙阳之好。

四队的人,虽然眼睛在看比试,心里早已为自己放了假,有什么可比试的?反正每次的大校,最后一名,总是四队,不如直接指定四队为最后一名,赶快回厨房洗菜,中午多吃一点,晚上才不会挨饿。

每次大校,赵破虏都是春风满面,好像这些比试,都是为五队度身量做的一般,无论怎么比,五队获胜的机会都比较大,“第一次比试,七星连珠。”

五丈开外的柳树上,早已悬挂了一枚特制的铜钱,这铜钱重量极轻,中间的孔稍大,仅容一枝羽箭穿过,所谓七星边珠,不过是连发七箭,每一箭连续穿过铜钱,说得容易,但是力度和眼神都必须拿捏到最适当的时机,不然力道会让铜钱偏移,即使穿过了第一箭,其他六箭也会射空。

前三队射完后,轮到了李敢,令人惊讶的是,以往最后一个出场的赵丽,竟然第一个出场了,和以往一样,一见他,场中就响起了嘘声,连在点将台上的霍去病、赵破虏都面露微笑,李敢调换了战术,如果赵丽射失了,其他六人就必须肩负起弥补他过失的重任,不过以其他几队的表现,无论如何弥补,这差异也会令四队永远落后。

风吹过后,铜钱渐渐停止了旋转,虽然等待了那么长时间,众人也没有感到不耐烦,每次比试,赵丽总是拖泥带水,这次显然也不会例外。

第一支箭发出后,完全没有任何的声音,众人不由笑了,这绵软的箭势,虽然可以不令铜铁转动,可是赵丽射进钱眼里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第一支箭很缓慢的穿过了钱眼,众人瞪大了眼睛,没有想到这小子运气竟然这么好,可未等众人的羡慕成形,第二箭和第三箭已经发出,第二箭明显比第一箭快,第三箭紧跟在第二箭之后,以后的每一箭,都快过前一箭。

嗖嗖嗖,羽箭快速的转过钱眼,跌落在地上,校场中一片静寂,五箭过后,铜钱开始旋转,第六箭和第七箭均未射中,但连过五箭,已是前三队中最好的成绩,众人拼命的揉着自己的眼睛,完全不敢相信赵丽竟然能够连中五元。

四队的人齐声欢呼,今天终于有希望一雪前耻了,终于可以和厨房、皂角树说再会了,一时间,队中气势大涨,连李敢的眼中,都透露出一丝壮志,也许今天能得第一。

赵丽骄傲的回到队中,黑子悄悄竖起了拇指,“好箭法,练了多长时间?”

赵丽微微一笑,不愧是队中的智囊,果然猜到他暗中练习的秘密,赵丽侧过头,“从第一次大校开始,练到现在。”

“赵丽,你也算知耻而后勇了。”和尚拍了拍他的肩,“下两场,好好表现。”

赵丽半天没有说话,然后声如蚊虫般,“和尚,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中午多吃一点。”

和尚和黑子异口同声的问,“你只练了射箭?”

赵丽丝毫没有任何的羞耻感,反而得意洋洋的说:“这还用说吗?天天下雨,除非疯了,谁会去练几里的越野?”

周围的队员,面面相觑,突然同时掉到马下,天啊!怎么会相信这个人突然变得吃苦耐劳,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又马上熄灭了,看来今后又得和厨房打交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