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莫道此别天涯远
作者:丹东大米汤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301

果如赵丽所料,匈奴人从数里外的山坡上借助风势,乘着纸鸢飘进了朔方,不知赵丽是如何推断出的,难道是远处山坡上那一个又一个的土台吗?和尚一边指挥汉军抵抗,控制着落到城中匈奴士兵的数量,一边向雪莲居住的土屋跑去。

屋外已打得天翻地覆,杀声震天,可是屋内仍然黑沉沉的一片,如同无人居住的空屋,难道雪莲睡着了吗?和尚跑近土屋,正在大声呼叫,却见赵丽站在远处的屋顶上,手中的羽箭如急速堕落的流星一般向高空发射,和尚心里一紧,嬗儿自来和赵丽形影不离,现在只余赵丽一人在屋顶,难道匈奴人发现嬗儿了?

转过身,和尚向赵丽居住的地方飞跑,赵丽听见汉军的呼叫声,转过身,看见和尚飞跑过来,又急又怒,这个和尚,竟然忘记将匈奴人引到雪莲住地的命令,他这样的跑过来,只会让匈奴人更早的发现嬗儿。

也许是看到了赵丽的神色,和尚停住了脚步,然后原地转身,又跑向了雪莲的住地,赵丽松了口气,转过身,却吓得几乎魂飞魄散,嬗儿竟然爬到了屋顶上,看着她,歪着头,微笑着走了过来,“嬗儿,下去,到阿姆那里去。”

可是晚了,匈奴人已经发现了他,他们怪叫着冲了下来,赵丽飞快的抱到他身边,将他抱在怀里,顺着绳子滑到地上,然后一剑斩断了连接屋顶和地面的绳子,黑暗中,从天而降的匈奴人越来越多,赵丽抱着嬗儿略一思索,飞快的跑进了屋子。

阿姆迎面跑了出来,看样子是在找嬗儿,赵丽把嬗儿送到她怀里,“阿姆,带着嬗儿躲到屋里,别让他再跑出来了。”

“娘,我要和娘在一起。”

阿姆才把嬗儿抱在怀里,他就挣扎着大声的哭叫起来,赵丽无奈,只得又将他抱回怀里,“阿姆,我陪你们到地窖去。”

进了地窖,赵丽把嬗儿强行从怀里拉了出来,送到阿姆怀里,然后两步爬上地窖口,听着嬗儿的痛哭,她忍不住转过头,“嬗儿,乖,娘一会儿就回来,那个时候,娘陪你到城墙上玩。”

盖上地窖的盖子,嬗儿的哭声小得几乎听不见,那一刻,赵丽突然恐惧得浑身发抖,似乎再也看不到他一般,她不敢迟疑,只是用尽全身的力气把那个厚重的桌子拖到地窖上,不舍的看了看地窖盖,然后飞快的跑出了屋。

看来预先的准备是必要的,落到城中的匈奴人很少,绝大多数在空中便被射中了纸鸢落到了城外,有的摔死了,有的摔伤了,不知城外是否有他们接应的人,而落在城内的人,被汉军们重重包围,压缩成了一个小圈子,渐渐退到了雪莲居住的屋外。

不知为什么,看着自己的计划实现,赵丽竟然觉得有些愧疚,也许雪莲并不想回到匈奴去,毕竟她和静月一样的爱着霍去病,可是她也明白,雪莲并不像静月那样全心全意的爱着霍去病,因为她的心里还有另外一个人——黑子,也就是他们说的左于。

窗外的匈奴人步步后退,桃花转过身,看着黑暗中的雪莲,“公主,咱们要出去吗?”

等了片刻,雪莲摇了摇头,她不想回去,不愿回去,尤其是这个时候,在得知霍去病出征的消息后,她没有一个晚上能够安心的睡觉,一闭上眼睛,她就会看见霍去病杀死左于,或是左于杀死霍去病,那血淋淋的场面被她的想像勾勒得栩栩如生,仿若就在眼前发生,所以她不敢睡,也不愿意睡,也许在她睡觉的时候,前方就有战报传来。

外面的响动越来越小,几乎微不可闻了,雪莲走到窗边,那个女子,远远的站在月光下,她抱着冠军侯的儿子,那个孩子哭得很厉害,伏在她怀里,受了极大的委屈一般的哭泣,而那个女子,似乎正在安慰他,满面缱绻的柔情,那温柔的表情,令雪莲的心微微一动,禁不住的想,她和冠军侯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也是这样吧。

再微微的转头,是那个说话粗声粗气的男子,雪莲很怕他,虽然他长得并不凶恶,可是雪莲每次听见他的声音,总是觉得莫来由的一阵心惊,此刻,他满面涨红的看着那个正在哭泣的孩子,有种手足无措的尴尬。

被围困的匈奴人,面上带着一丝惊惧,他们的心里,不约而同的想到了霍去病斩杀匈奴俘虏的传言,或是想到了在霍去病离开后那些营地里血流成河的惨状,这些汉军,要如何的屠杀他们呢?

嬗儿的哭声小了,他想是哭得累了,想是睡着了吧,赵丽低下头,却发现嬗儿的嘴里一边发出哭声,眼睛却滴溜溜的乱转,颇感兴趣的看着对面垂头丧气的匈奴人,又被他骗了,赵丽又好气又好笑,抬起头,对和尚微一示意。

和尚会意的上前两步,“杀。”

那个“杀”字说得异样的坚定和清晰,雪莲一抖,情不自禁的大叫了起来,“住手,住手。”

冲出屋外的雪莲,终于发现虽然汉军磨刀霍霍,可是并没有真的屠杀被俘的匈奴人,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呢?雪莲看着那个女子微笑的雪脸有些疑惑,却见她慢慢的走了过来,月光中,她的身姿曼妙得如同起舞的杨柳。

近了,越来越近了,雪莲从未和她这般的接近,一股泌人的幽香传了过来,那不是香脂和香膏的味道,是她与生俱来的吧,这般的娇艳如花、这般的柔情似水、这般的明媚动人,怪不得冠军侯会如此的喜爱她。

“公主,您滞留汉地太长时间了,青莲公主非常的想念您,此次,左于王子特地出兵两万,就是为了迎您回去。”赵丽慢慢的说,清脆的声音就像鸣玉一般。

原来是这样啊!雪莲明白了,她费尽心机,原来竟是想让左于将自己带回匈奴,她觉得自己对她是威胁吗?自己能够威胁她吗?不是,不是这样的,她不是为了左于,而是为了青莲姐姐,上次她被俘,一定是青莲姐姐照顾了她,所以她才想方设法的要将自己送回匈奴。

“谢谢。”雪莲的语气中,没有一丝的感激,要如何告诉她呢?要如何告诉她自己不想回匈奴呢?情愿一生就留在此地,情愿一生就为冠军侯等待……,不,不行,还有左于哥哥,他还留在草原上。

“你们回去吧!”赵丽微笑着转过身,“告诉左于王子,明日辰时,赵丽将亲自护送雪莲公主出城。”

被俘的匈奴人面面相觑,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女子竟要将他们放回,是真的吗?汉人一向多诈,难道她有什么阴谋诡计吗?“我们不相信。”

“和尚,打开门,让他们走。”赵丽没有理睬匈奴人的疑惑,只是抱着嬗儿向城墙上走去,这些匈奴人,如何能够真正了解一个女子的心。

辰时,朔方城的大门缓缓敞开了,左于打马缓缓迎向雪莲,数月不见,她清瘦了许多,无论怎样,看到她,总是有一丝喜悦,毕竟从小一同长大,虽不能成为爱人,总是有一种亲昵,“雪莲。”

转过眼,却是赵丽,她穿着外出的衣服,白色的粗布做成宽大的白袍,头上戴了一个帽子,帽沿是一圈轻纱,垂落得很低,遮住了风沙,身后背了一个背篓,不知要去做什么,而她身边,是一个小小的孩儿,和她的装扮一模一样,就连身后的背篓也是一样的。

只顾看赵丽,连雪莲身边的和尚都没有看见,待回过神来,和尚已陪雪莲走到了军前,左于转过头,哑声道:“赵丽,这一别,便是天涯,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谢谢你送回雪莲,如果……。”

“黑子,还记得我在淮南国对你说的话吗?我说:‘终有一天,我会陪你回草原的。’上次回来后,我一直很后悔,不该那么对你,原以为再也见不到了,有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从前在骠骑营的日子,想起你、想起和尚、想起乌鸡,想得心酸了,便流泪,所以就更加的后悔。”

赵丽的笑容很灿烂,没有一点儿的防备,似乎没有察觉他要带走她的决心,“奶奶说得对,我这个人,从来没有清楚明白活过,我总是一厢情愿的,还记得河边的那棵老柳树吗?因为喜欢,我让霍去病把它迁到了宫里,没想到两天就死了,因为它不适应宫里的环境,所以是我害死它。”

明白了,左于没有说话,却见赵丽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这是我为你和雪莲绣的,不值钱,只是一片心意,当你很老的时候,把它拿出来,也许会想到在遥远的汉朝,还有赵丽这样的朋友。”

那一大一小的背影渐渐远去了,左于回过马头,强忍着眼泪,眼前天高地阔,却没想到这次来,结局竟是这样的,忍不住再次回头看了看那美丽的背影,这一次,也许真是永恒的离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