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仰慕
作者:长弓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123

))眼见城破在即,忽有一四十多岁男子,寻常百姓打扮,上前对袁公道:‘事急矣,某有一策,请明公助以火药桶。’袁公当即令属下给他拿来一只火药桶,其大喊一声:‘我去也!’只手擎着火药桶如一只大鸟越过城堞向外飞去。攻城的女真兵都是一愣。只见他去势奇快,脚随便在什么地方一点,便纵起十数丈,甚至能在对方的刀枪尖上借力,万千箭簇只飞到他身周三尺处便掉落,仿佛遇上了一道看不见的铁墙。在众女真官兵的惊呼声中,他直奔立着黄色大纛的堡垒而去。那是‘天命汗’努尔哈赤的行在所在,外面罩着数层铁板、牛皮,中间夹着二尺厚的泥土,里面又是数层铁板、牛皮,当时威力最强的‘红夷大炮’也打不坏它。女真先锋营、骁骑营、护军、侍卫数千人前来拦截,都被他鬼魅般冲过。靠近努尔哈赤行在时,满酋的固山额真、甲喇额真、牛录额真,诸多江湖好手纷纷出手,火枪枪弹、飞矛、羽箭及各种暗器将他前行上空封得如天罗地网,下面更是人马阻路,水泄不通。不料他突然高高飞起,径向斜刺里扑去,未待诸人反应过来,他已迂回到了行在前。数十名满酋的贴身侍卫来迎,他一声长啸,震昏数人,闪过余下之人,将火药桶扔进了堡垒中。‘轰隆’一声响,众女真顿时乱了营,个个如痴如狂,如丧考妣,号叫着扑过来。那人几个起落,向外逸去。女真兵未几便撤围退军。”

卢云天讲得惊心动魄,三人均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么说必是女真老酋努尔哈赤受到重创甚至被炸死。”张啸峰插话道。

“满清称努尔哈赤死于当年八月,谓宁远之役:帝自二十五岁征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惟宁远一城不下,遂大怀忿恨而回。朝鲜人李星龄述及宁远之役,却云:我国译官韩瑗,随使命入朝。适见崇焕,崇焕悦之,请借于使臣,带入其镇,瑗目见其战。军事节制,虽不可知,而军中甚静。崇焕与数三幕僚,相与闲谈而已。及贼报至,崇焕轿到敌楼,又与瑗等论古谈文,略无忧色。俄顷放一炮,声动天地,瑗怕,不能举头。崇焕笑曰:‘贼至矣!’乃开窗,俯见贼兵,满野而进,城中了无人声。是夜,贼入外城,盖崇焕预空外城,以为诱入之地矣。贼因并力攻城,又放大炮,城上一时举火,明烛天地,矢石俱下。战方酣,自城中每于堞间,推出木柜子,甚大且长,半在堞内,半出城外,中实伏甲士,立于柜上,俯下矢石。如是屡次,自城上投枯草油物及棉花,堞堞无数。须臾,地炮大发,自城外遍内外,土石俱扬,火光中见胡人,俱人马腾空,乱堕者无数,贼大挫而退。翌朝,见贼拥聚于大野一边,状若一叶。崇焕即送一使,备物谢曰:‘老将横行天下久矣,日见败于小子,岂其数耶!’努尔哈赤先已重伤,及是具礼物及名马回谢,请借再战之期,因懑恚而毙。看这两份记载及推究事理,努尔哈赤必身受重创无疑。宁远大捷是明朝从抚顺失陷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明天启帝旨称:此七八年来所绝无,深足为封疆吐气!兵部尚书王永光向天启帝盛赞袁崇焕的功绩言:辽左发难,各城望风奔溃,八年来贼始一挫,乃知中国有人矣!盖缘道臣袁崇焕平日之恩威有以慑之维之也!不然,何宁远独无夺门之叛民、内应之奸细乎?本官智勇兼全,宜优其职级,一切关外事权,悉以委之。绝少有人知道,这个大胜仗其实源于那个四十多岁的男子。这个男子后来又现身京城,助信王登基。”

“师兄是怎么知道的?”

“袁公在宁远大捷后,曾秘托当时‘武林第一智者’令狐疑寻查此人。”

“啊——,世上原来果真有这个人吗?传说他‘一年一事,一字一金’,是说他一年只对外透露一件武林秘事,且要向询问的人索取一字一两黄金的酬劳,但他说的话绝对真实可信,从来不被人怀疑。”

“我是从他后人那里得到的这个秘闻。”

众人一时都陷入沉思,远处的兽叫鸟鸣,益显得深山空旷清寂。

“卢大哥,”淳于姗姗轻轻道:“你怎么对宁远大捷这么熟悉,引经据典?”

卢云天未即回答,默然良久,才道:“袁公崇焕,字元素,号自如。‘焕’,是火光,是明亮显赫、光彩辉煌;‘素’是直率的质朴,是自然的本性。他忠鲠执著,我行我素,挥洒自如,一生如大火熊熊,轰轰烈烈,的确是人如其名。我深有仰慕焉!”

淳于姗姗在心里道:“卢大哥,你可知道,在有一个人心里,你也是这样令她仰慕万分!”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