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作者:陈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332

忙了一个早晨,现在终于可以坐下来好好休息了。可坐了下来,昨天游戏的一切就这么自然的浮现在我的心头,现在在冷静的想想,心似乎也没那么难过了。有的只是一份淡淡的思念。

与雨洁之间可能本就是我一相情愿的,虽然与她相处的这一个月彼此之间的确有一份美丽的情感,但这情感可能对雨洁来说,这仅仅是凌驾于朋友之间的感情吧。现在她的身边有了这样帅气,而且看样子家世也非常好的男孩,我要做的可能只是一份深深的祝福吧。因为不关是我,就是任何人都会觉得他们是非常完美的一对。我就祝福这个善良,可爱的美丽女孩,希望她每天都开心,快乐!

至于韩欣,如果我们还可以遇见,如果她依然会用那个眼神看我,那我就勇敢的把这份感情抓在手里。对这个坚强美丽的女孩,我现在冷静的想来,更多的是同情大于爱吧。一起就交给缘份吧,如果有缘还可以相遇,而她如果还是喜欢我,那我就陪着她一起去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不过在这样上千万人的都市里相遇,也不会是件容易的事啊。而且这次过年回家,也不知道哪天会在来这个城市呢?哎!不去想她们了,现在该想的是从今天开始怎么好好的生活吧。

路过的,我也仅仅是路过的,不过我也知道:

伤了她们的,我无从补

欠了她们的,我无从还

忘了她们的,我也晓得自己永远也无从忘

其实,这就够了

看了看这间属于我的房子,房子装修的不错,属于那种年轻气息比较浓的。早晨来到这,我就把这间房子好好的打扫了一遍,又在附近买了一个星期的食物,以后我就要在这生活了。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生活,静静的,淡淡的,似乎很好,以后在把父母接来,希望他们在这美丽的地方安安静静,快快乐乐的度过下半辈子。生活不就是这样?

走出别墅,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好好看看,只是现在已是深秋,到处是飘零的落叶,这样的景色有的只是一种凄凉的美,置身在其中,不由的让我的心情变的沉重。靠着一棵大树,看着这些在满是凉意的秋风中飘零的落叶。

落叶,写满了深秋的萧瑟。

落叶,卸下了满秋的疲倦。

飘忽在风中,它选择被遗忘,在生命的尽头品味孤独。

既然满腔都是酸苦,飘落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我何尝不是和这些落叶一般,它们是无法负担这深秋的萧瑟,飘落何尝不是一种解脱。我呢?不也是无法负担那些美丽的情感,离开何尝不也是一种解脱。

但是在这风中的我,不会将那拥有过的遗忘,我的生命的尽头也不会去品味孤独,经历了这些感情,我是有点疲惫了,但我疲惫的只是躯壳而我的心依然未老。

抬头看了看天空,阴沉沉的,就要下雨了,这个“雨季”我拥有了太多,不过最终拥有的只是伤痛,不过这个雨季已经过去,下一个雨季也会来的,我呢?

重生就在下一个雨季。

=============================================================================

美丽校园中的一棵槐树下坐着两个美丽的女孩,曾今有一天,这棵老槐树下也坐着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女孩当时对着这捧着一本很厚的书的男孩问道:“不知道我们以后的生活会什么样?”

男孩举了举手中厚厚的书,告诉女孩:“生活如书,厚而凝重,要用一生去慢慢研读。”

女孩又向男孩问道:“那我们的爱情呢?”

男孩告诉女孩:“爱情像歌,激情荡漾,让人心潮澎湃。”

女孩听男孩这么说笑了笑看着天空中的白云,过了好一会儿。

女孩对着男孩说道:“我们的爱情,有歌的韵美,无书的厚重,我们是鱼,快乐得可以畅游蓝天的鱼,你会剪一朵白云,为我裁制世上最美最白的婚纱,你会衔来水草,为我筑起遮挡一生风雨的小窝。是不是?”

男孩听到女孩的话,用充满了感动和爱意的目光深情的注视着女孩。

“我会的,我一定会的。”

生活真的如书,男孩和女孩进入了这厚而凝重的生活,奔波于都市中忙碌人群的时候,爱情依然如歌,可是歌的结局是什么?

曲终人散。

这两个老槐树下女孩也曾和一个男孩象鱼一样,快乐的谱写着生活,他们把情感都融入在生活中,生活还是如书,厚而凝重,要用一生去研读,他们的情感其实如诗,是书中的精髓,是书的升华,他们都在用生活去谱写,都在用爱心去经营。他们都懂得了这份情感,只是他们太年轻,仅仅是懂了,而没有把它握住。

这两个女孩当然是雨洁和韩欣,只是她们看上去非常不好,美丽依然的小脸满是痛苦之色,哭红了的双眼无助的望着这阴沉沉的天空。

“欣欣,你说他会回来吗?”雨洁回过头来对着同样痛苦的好姐妹问道。今天上午这对好姐妹把自己心里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了,雨洁也知道了自己的好姐妹和自己爱上了同一个男孩,但雨洁没有去怪自己的好姐妹。只怪自己,只怪自己为什么不早点向他表白,为什么昨天自己不能体会他的心情。

“他会回来的,他一定会回来的。”韩欣伸出手挽住好姐妹的肩膀坚定的说道。

两个女孩深深的注视着彼此哭红了的眼睛,但从眼睛里彼此都看到了坚定的信心,“他会回来的,他一定会回来的。”

他们都懂得了这份情感,只是他们太年轻。

因为他们都懂得了这份情感,因为他们还年轻,年轻,就是还有机会去把握。

他们还会有机会把这首诗谱写的更完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