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孺子可教,惺惺相惜(节选)
张良捡鞋上来,老人家怡然自得的对张良说:
“给我穿上!”
张良本来还有话说,但想想好人做到底,就帮他穿上了。老人家高兴的飘然而去,边走边说:
“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五天后的早晨,我们在这里再会。”
张良被对方的这种怪异行为惊呆了,想必老人家一定是一个归隐山林的得道高人,五天后便欣然应约。
可是当他到那,老人早已等候多时。老人很不高兴,让他五日后再来。
第二次,晓破鸡鸣,张良匆匆赶去,想这一次应该不会再迟到了。可是当他到达,老人早已在那里了,且怒目相向:
“你就不能来早点吗!五天后再会。”
我晕,这都迟到。好,第三次我晚上就去,打地铺过夜行了,就不信早不过你。第三次张良夜里就去了,这次他欣喜的发现,老人家还没来,自己总算早一回了。老人这回终于笑了,拿出了珍藏已久的一部书,并且神秘地告诉张良:
“我将此书托付给你,你要善读此书,十年之后必有大用,等到时你可凭它成就一番奇谋伟业。”
张良十分感激,欣然接过书来,问道:
“敢问老人家尊姓大名?”
“十三年后,你到谷城下山,那尊石头就是我。”
张良正欲再问,老人早已不见了身影,只留下张良一声慨然叹息。老人家,我将发奋研习此书,完成一番事业,定不负你所托!
以上便是张良受书的故事,神话色彩浓烈,真实性有待商榷,但这也无伤大雅。
十年后,陈胜起兵反秦,天下云集响应,六国的遗老遗少们纷纷活动起来,希望借助有利的局面,恢复自己的国家。张良苦读十几年,终于等到了机会,他也聚集了几百人,但是考虑到自己的兵力有限,他决定去找一座靠山,就投奔张楚政权的第二任老板景驹。
路上,他遇到了刘邦,一个改变他一生的人,他们将成就君臣际遇的千古佳话。
他两对对方的第一映像那是出奇的好,套用一句广告词就是:第一次遇见,就知道是我想要的!
刘邦被张良那机智的应对、不凡的谈吐、深远的眼光所吸引,陶醉于这位大谋略家所勾勒的一幅幅霸业宏图之中。张良则对刘邦那恢弘的气度、不羁的性格、远大的理想而折服,沉迷于这位布衣领袖所描绘的一卷卷祥和盛世之中。
刘邦对这位新来的助手的见解,只要认为是有理的,就毫不犹豫的采纳。张良对于刘邦的从善如流,感到了如沐春风般的温暖。他们一路上谈笑风生,纵论天下,好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