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鸿雁于飞(九)
作者:木又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98

))

光秀就这么住进了弹丸小城妻木城。城堡里的主人不多,只有妻木广忠和熙子两个。熙子自幼父母双亡,她的叔父妻木广忠也是正好丧了妻儿。于是妻木广忠将熙子接来城堡,当亲子般的抚养长大。两人相依为命,情深更胜父女。

此时美浓国内的情形,其实没有人会比光秀更清楚。妻木城再怎么改筑也是没用,一旦战争爆发,这样的小城会在一夜间被摧枯拉朽似的推倒。这种事情,难道就没有万全的方法可以规避吗?

“其实,我倒有一个办法,可能比改筑城墙更加有效。”

“什么办法?”妻木广忠不太相信地,竖起耳朵。

“那就是发展商业。战争的规则,是夺取财富和领土。举个例子,妻木町是象京都那样不设防的商业大都市,那么谁不想将其纳入领地,谁会舍得摧毁这样的宝地呢?”

“可是繁华的京都,可不是用一二百年的时间完成的。如今战争迫在眉睫……”

“我只是举例子。妻木城当然不用攀比京都,也比不了。可是我们也能发展其它的特色,比如说掌握一种特别的技术,创造一种只有在这里才能够生产出来的特产品。如果只有妻木氏掌握这技术,那么谁也不会舍得摧毁妻木城堡,让这门技术就此失传的。”

“日吉兄弟知道这样神奇的技术吗?”

“这个……暂时还没有想到。”

“咣档!”妻木广忠和熙子一起晕倒。这样的技术光凭想,能想得出来吗?

这是个爱幻想而不切实际的少年,妻木广忠得出这样的结论。

要说幻想,光秀确实很能幻想。不过,他也不是不切实际的乱想。

在妻木城内住上几天后,光秀渐渐开始熟悉城下町。这里的市町不大,贸易货物也不多。到底什么样的东西能作为特产品呢?

而且最好是技术含量很高,日本独一无二的特产。这样,妻木一氏才能安泰渡过乱世。为找到这样东西,光秀开始频繁来往于京都和妻木城堡之间,通过延历寺、启迪院,还有国友商人的渠道求得国内外的各种技术书籍。天文、地理、建筑、文学、艺术……他贪婪地在各种各样的书中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

“光秀这个家伙,大概被柳生宗严揍得傻掉了。样样都学等于样样没学,不知道他真正想学的是什么东西。”听说光秀正在到处求学,曲直濑道三感到无法理解。

确实如此。古今中外的知识汇集起来,那绝非一个凡人能够消化的。不过要问光秀在找什么?想学什么?光秀却无法给曲直濑道三一个满意的答复。

“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知道。不过要说最想学的,那应该是文学吧!”

确实如此。寻找神奇技术的事情暂无着落,光秀的文学造诣却在此期间有了极大的飞跃。

“光秀,你想了解并驾驭诸如‘痛苦’之类的情感,”他一直记得龙姬的话,“首先要让自己的心灵变得纤细而且敏感。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深入研究文学。”

“文学?”

“是的。没有一种知识比文学更有用,它可以让你洞察到情绪的细微波动。当然也有人变得更加容易受情绪控制,不过这正好是你要克服的目标。感到害怕的时候不胆怯,面对痛苦的时候不逃避。相信我的话,既然你有意愿要在这片乱世中活下去,而不逃避去大海的另一头的话,你首先要战胜自己的心。”

而战胜心的第一步,就是深入研究人类的文化和历史。这件事情,对光秀来说倒是并不太难。

他在英国海军中本来就是翻译,通晓而且了解各国语言、文化。他现在所要做的,只是将自己了解的文化用日本人能够听懂的方式表达出来。

经曲直濑道三和应胤亲王的推介,光秀开始出入于京都附近的和歌、汉诗会。他所创作的汉诗和歌赋,因为意境别局一格而很快受到了注目。

“我的这个弟子,他经过我的调教,当然与众不同。”曲直濑道三很快改了口气,不再指责光秀什么都学,而开始夸赞自己的功不可没。“连天皇看了他的诗,都赞不绝口呢!”

光秀的诗进入当代天皇的视野,这纯属意外。当时后奈良天皇正通过启迪院收集全国的医学著作,曲直濑道三当然也赶紧将自己的《启迪录》呈了上去。可是去晋见天皇的时候,光秀所作的一首童谣却意外的被夹在了书中。

“籠目籠目,(笼儿笼儿,)

籠の中の鳥は,(笼中的鸟儿呀,)

何時何時出やる,(何时何时得解脱),

夜明けの晩に,(赶在太阳升起前,)

鶴と亀がすべった,(鹤儿龟儿滑出来,)

後ろの正面だあれ。(你推我攘逃走了。)”

“这么好听的曲子,到底是谁写的?”后奈良天皇好奇地再次将曲直濑道三召进皇宫。

“这是微臣的弟子,美浓国豪族明智光秀所做的。天皇有所不知,此曲已经在京都附近传唱开啦!光秀和那些沉迷酒色的京都贵族子弟完全不同,他的文学神经极为纤细,就好比……对了,好比那位受过法皇奖赏的武士源义经。”

听过曲直濑道三不惜余力的吹嘘之后,后奈良天皇决定效仿古代法皇,奖励出于武士之家的少见的文学人才――明智光秀。

(因为丰臣氏禁令的关系,光秀的诗集大多被烧毁,很少有作品留下。不过这首童谣因为太受人民喜爱,而一直流传至今。这里的翻译是本书作者为阅读方便加上的,翻译不一定准确。这首童谣后来又有许多典故,比如说在关原大战之中,德川家康将其用作区分敌我的暗号歌。昭和三十六年,全国童谣集《童歌》正式收录这首歌曲,光秀的诗歌这才第一次见于印刷本。)

后奈良天皇的奖励,几天以后就被曲直濑道三送去了妻木城堡。然而……

“曲直濑老师,您吹了这么多牛皮,讨到的就只有这个烂茶勺呀!”

光秀把曲直濑道三拿来的茶勺放在掌中,对着光线晃了晃。这是个瓷勺,弯弯曲曲的长柄,造型倒是挺优雅。可是,东方人干嘛不用铜勺?既耐用,又不用担心打碎不是吗?

“小心点!”曲直濑道三紧张地一把抢回来,“这可是中国进口的瓷烧。据说唐人的工艺,从来不传外姓。所以中国名匠所制的瓷碗、瓷勺,那都是皇宫中的珍品呀!”

“这东西,很值钱吗?”光秀大感好奇。

“当然了,这是稀世珍宝。要知道日本的烧瓷技术,比中国最少落后几百年呢。”

原来如此。一摔就碎的瓷器为什么这么值钱?这一点难以理解。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妻木家这回走运了。

“妻木广忠大人,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哦不,下上掉下了个大元宝。这一次,您可想不发财也难啦!”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