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决战严岛~前篇(一)
作者:木又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795

))

吉川元春一直追到九州府内城,才终于追上光秀。

府内城是九州著名的枭雄大友宗麟(宗麟为其法名,此时我们应该称呼他为‘大友义镇’。不过在本书中为了减少中国读者的阅读难度,武田信玄也不称其为‘晴信’,足利义辉也不称为‘义藤’,等等)的居城。

吉川元春对大友宗麟的事情知之甚详,他们是同龄人。几年前,大友宗麟发动了著名的“二阶崩之变”,为自己争得了大友家家督的宝座。拥有与东国大名武田信玄同样的霸气与野心,几年间大友宗麟东与陶晴贤结盟,西与九州诸大名争霸。扩建城堡、大造军船,大有以水陆优势来统一九州的势头。

这样的大友宗麟求材若渴,想尽办法与光秀接触也是在情理之中。问题只是光秀,在他心中可能根本没把自己当成是附庸于毛利家的臣子一名。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当然光秀自己未曾意识到。光秀是个聪明人,但毕竟太年轻了。

要见到府内城中的光秀总算不难。原来,光秀只是在宗教问题上与大友家的年轻家督兴趣相投,又对传闻中构造奇特的府内馆城十分感兴趣,才会前往游访。不过两人在其它方面上的见解,就显得有点话不投机了。

“大友宗麟和陶晴贤,他们的政治手腕都太强硬。强征暴税、将各地反抗的农民全部处死,要知道这并不是管理领地的好方法呀!”光秀有些感叹地,向吉川元春直叙在陶家、大友领地的所见所闻。

吉川元春没有作答。他心中只想,强征暴税,这也许是无可奈何的选择。陶晴贤和大友宗麟,他们都是靠谋反登上主位的人,时常得动用武力来镇压国内各种反对势力。安芸的毛利家如果不是在石见银山大捞了一票,这连连战争下来和这边会不是一样的光景吗?

觉得毛利家在施政上比较仁慈,这是光秀继续待在毛利家的原因吧。从光秀的脸上,吉川元春似乎已经看到了某种结局。

尽管大友宗麟非常殷勤的挽留光秀,但到了二月,光秀已知道自己不得不做一个选择了。

此时,陶家与毛利家的关系已越来越紧张。石见豪族吉见正赖的不断挑弄,使陶晴贤得到了正当的借口,指使下属豪族屯兵于边境附近。大友与陶家遥相呼应,是目前西国力量最强的一个军事联盟。而欲与之抗衡的毛利家,虽之前刚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尼子氏,自身也消耗了许多力量。双方目前的军力差异巨大,是明眼人谁都看得出来的。

然而这还不是光秀踌躇的真正理由。

“被称为西国无双之侍大将的陶晴贤,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

在吉川元春看来,光秀时常会问一些幼稚的问题。在经过的西国土地,人们都用‘伟大’来形容陶晴贤这个人物。可是一个弑君篡位的罪人,为什么会得到如此高度的评价,这大概是光秀想不通的吧。

而现在,最了解陶晴贤的人就在他身边。吉川元春,曾经是陶晴贤的结义兄弟相合元纲的侄儿,也是陶晴贤最喜爱的晚辈。

“是的,没有人比我更了解陶晴贤了,包括他身边的亲信大将也没人比我更了解他的过去和他的遭遇,以前每当叔父前去陶家做客的时候,总是喜欢让我相伴同行。我可以告诉你,这个陶晴贤年仅三十出头,他武艺并不高强,文学亦不精通。他所领导的陶家,在二十年前只是个年俸三百石的小土族。是的,就是这样的人,领导这么一个默默无名的家族,现在成了管辖九州地方丰前筑前、中国地方(作者:日本地名,非中国大陆也)周防长门的大诸侯。至于你问他为什么‘伟大’,那不是因为他战无不胜,也不是因为他爱民如子。就好象驱逐自己亲身父亲夺得家督之位的大友宗麟、武田信玄,不断谋害恩人与主君而夺得美浓一国的斋藤道三一样,他们之所以被人民认为是‘伟大’,只是因为他们夺得了‘权’。光秀,你知道吗?一个人只要有了‘权’,他便是伟大的。源义朝即使杀害自己的弟弟,他仍是我们国家最伟大的人。光秀,你明白这个道理吗?”

源义朝,是日本武士政权的始建人。即使杀害了自己的弟弟――古代最有名的义士源义经,他仍被后世称为日本最伟大的人物。这一切只是因为‘权’,只是因为‘权力’吗?光秀不明白,他真的不明白。

“听我说,光秀。一个人只要有了‘权’,便能做他想做的一切事情。善待人民或者横征暴敛、或者建立你心目中自己的桃源之境。光秀,你到底为什么来到西国这片混乱的土地?你能够说,自己对‘权’一点**也没有吗?”

不,不能说。

他对权力一点**也没有吗?

光秀问自己,他有的。

他也有期望保护的人、期望做的事情,期望改变的环境。对于期望,他是个永无止境的贪心鬼。既然如此,他对‘权’的需求也必然是很多的。即使要与陌生的敌人交战,即使要牺牲许多无辜的人民,他有自己想要完成的任务与**。

也许是因为一个人身处于遥远的、无论如何也无法适应的东方岛国,这种想改变环境的**、权力追求都在随着时间的进展,而象失控的天国蔓藤在向四处攀爬……

光秀跟随吉川元春回到吉田郡山城,是这一年三月份的事情。此时安芸国内的战争,已经毫无预兆的开始了。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