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装饰新家,李刚他们又去了一趟省城,定做了落地窗帘、床罩、床垫、被褥、枕头、穿衣镜、酒具、茶具、暖瓶、洗衣盆…
金屏等六人还买了夏季穿的长短袖衬衣、连衣裙、百褶裙、胸罩、衬衣、内裤、香皂、肥皂、梳子、香脂、袜子、鞋子、香水…
她们还背着李刚买了大红绸缎、各种丝线、烫金红蜡烛、烫金大红喜字、大红灯笼、糖果瓜子…还买了一台缝纫机。
李刚对吃的东西感兴趣,买了大批的火腿、腊肉、腊肠、罐头、糕点、香烟、油盐酱醋,茅台和“老龙口陈酿”更是少不了,那位副食品商场主任又发了一笔小财。
李刚手头现金所剩无几了,到银行又取出五万元,以备不时之需。
拉回的满满一车东西,到了青年谷小村落,就像水银泻地,流到了各人房间,把每间屋子都打扮得焕然一新。**谷洞府也布置得古意盎然,一应俱全。
李刚每天除了练功外,就是到青年谷、**谷各处走走,看看庄稼和蔬菜的长势,锄草、捉虫,放水、施肥。回家看看书,有六位如花美人洗衣做饭,大家一起饮酒拉琴,日子过得安详舒适。
金屏她们在李刚出去时,抓紧时间做嫁妆,每人缝了一件大红绸缎喜袍,李刚的衣服也做出来了。看来,已经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
她们的小动作李刚早已看在眼里,只装不知,心中盘算,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应该找个好日子完婚了。虽然不敢大肆操办,但婚礼仪式总是要举行的。双方家长要参加,其他人一个不请,连李凤的哥哥、嫂子也不请,他们知道了难免到处张扬,闹得满城风雨。
李刚把婚期定在八月八号,农历七月初七,是鹊桥节。
杨柳闻听只有一个月就可以结婚了,高兴得跳起来,李凤逗趣道:
“小丫头年龄最小,好像比谁都着急,是不是怕嫁不出去呀?”
杨柳小声嘀咕:
“还说人家急,你那天跟金屏姐姐说要找公公婆婆做主,命令李刚赶快结婚,我都听到了,你们比谁都着急,还说人家。”
李凤闹了个大红脸,追过来打杨柳,被杨柳躲过,却正好扑到李刚的怀里,李刚就势在她的脸蛋上亲了一口,羞得她脸更红了。
金屏和银屏虽然已经在**谷与李刚举行过婚礼,三人平时也过着夫妻生活,但没有李刚父母亲自参加婚礼,总觉得有点缺憾,所以也要跟谭丽她们四人再举行一次婚礼。
七月七,鹊桥节。婚礼如期举行。
青年谷里张灯结彩,到处贴满了大红喜字,人们脸上喜气洋洋。
李秉诚夫妇、谭丽父母、杜丽萍父母、杨柳父母穿着藏蓝色料子制服,胸前戴着红绸子大红花,坐在餐厅正中间。朱金屏、李银屏、李凤、谭丽、杜丽萍、杨柳身着金丝绣凤的红缎子礼袍,按年龄顺序站在右边,李刚头戴乌纱帽,身穿绣着团龙图案的大红“状元袍”站在左边。
杜伯伯高声唱礼:
“一拜天地。”
李刚和朱金屏他们头向门外,磕了三个头。
“二拜高堂。”自己赶紧归座,接受晚辈的跪拜。
李刚他们转过来,面向长辈们磕了三个头。
“夫妻对拜。”
李刚与朱金屏、李银屏、李凤、谭丽、杜丽萍、杨柳面对面鞠了三个躬。
“礼成,送入洞房。”
李刚拉着朱金屏和李银屏的手,把她们送到自己的房子里;接着是李凤和杨柳,最后是谭丽和杜丽萍。
李刚回到餐厅,请长辈们在靠东侧的一圈靠背椅子上落座,喝着香茶,坐着闲唠。
过了半个小时,新娘子换了服装来到餐厅。
朱金屏穿着素白色古装长裙,脖子上戴着一串明珠,皓白的双碗上戴着一对翡翠镯子,乌黑的发髻斜插一支羊脂玉凤簪,双耳戴绿猫眼耳坠;
李银屏则是玫瑰红色劲装,小蛮腰束着一条同色腰带,只戴着一串珍珠项链;
李凤是咖啡色连衣裙,珍珠项链金镯子;
谭丽是米黄色连衣裙,珍珠项链,田黄石手镯;
杜丽萍是翠绿色连衣裙,珍珠项链,翡翠手镯;
杨柳淡紫色吊带裙,雪白衬衫,不戴首饰,像个清纯的中学生。
每人胸前都戴一朵大红绸花。
她们一进餐厅,家长们一齐喝彩,纷纷互相祝贺。
李刚很快在餐厅里将两张两米长的方桌拼在一起,周围摆上十五把靠背椅子。金屏她们将早已准备好的酒菜从厨房端过来。除了山珍海味,茅台、“陈酿”,还有尚师父留下的一坛“百果白花酿”酒。
酒宴上,“火烤细鳞鱼”和“雪梨玫瑰羹”最受大家欢迎,杜伯伯则对“百果百花酿”情有独钟,淡绿色的酒,盛在透明的铅晶玻璃杯里,晶莹剔透,清香扑鼻,醇厚而又绵软,喝了使人筋骨舒畅,和李秉诚举杯畅饮,不觉醺醺然了。谭丽爸爸和杨冬生只喝茅台,但酒量有限,一瓶酒喝下去就有些醉了。
大家酒足饭饱,尽欢而散。
李刚将谭丽爸爸妈妈安排在谭丽房间休息;
杜伯伯夫妇住在杜丽萍房间;
杨冬生夫妇住在杨柳房间;
父母住在李凤房间。
等长辈们都睡下,李刚领着新婚妻子们悄悄来到**谷。
当夜,“仙芦福地”红烛高照,春色无边...
即将天明时,李刚和银屏起来把大家叫醒梳洗,见杜丽萍和杨柳行动还不太方便,便乘小船度过人工湖,回到青年谷。
金屏和银屏把早饭做好时,李秉诚等家长们才纷纷起床,洗漱过后吃了早饭,由李刚开车在河川岭上开始,游览了老虎城子的山山水水。
清新的空气,壮美的河山,苍苍林莽,令家长们赞不绝口。
两天后李刚将家长们送到县城火车站,托高书记买了卧铺车票,送他们回去了。
自此,李刚与六人合练功法,进步神速。
所谓“食髓知味”,大家都很痴迷练功,李刚为使大家尽兴,每日只在两人处留宿,三天一个循环。**谷也每日留守一人,以防万一有人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