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国的革命战争中,最肯吃苦的是中国团,他们为了苏维埃政权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尤其是任辅臣,他对列宁的感情极其深厚,对布尔什维克党的指示他是坚决执行者。在艰难的1918年,在白匪军肆意横行的时侯,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在熊熊战火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一些高级将士不断遭受到敌人的暗杀。中国团也面临艰巨的考验,就在这一年的夏天,本来就没有什么战斗力的苏维埃政权和中国团面临着捷克军团六万军人叛乱,在国际上英美法意各个帝国主义国家和俄国高尔察克白匪军猖狂向年轻的苏维埃政权进攻,他们叫喊着打倒列宁打倒苏维埃政权。列宁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苏维埃政权在困难面前也没有退缩,苏维埃政府对人民宣布:“社会主义祖国正在危急中!”与此同时,列宁在遭受特务暗杀后也发出号召:“为了保卫苏维埃,我们去做最后的决战啊!”任辅臣率领中国团积极响应列宁的号召,向敌人发起凶猛而狂热的攻击,把来范敌人拒在千里之外。而且还参加了魏尔霍图利耶方面消灭反革命反革命捷克军团等多次战斗,为苏维埃政权羸得了时间,那些白匪军没有想到他们会败在一个小小的中国团的面前,他们真的是不甘心啊。任辅臣知道苏维埃政权尚在年轻,而敌人叛乱却有六万之众,每天如洪流一样向苏维埃冲来,这还不算那些与苏维埃正面进攻的敌人。如此庞大的对比是多么悬殊,革命与反革命,正义与反正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势力在较量,进行着你死我活的路线斗争。在此危难之际,中国团面向何处?红旗还能打多久?苏维埃政权都危在旦夕,一个小小的中国团还有多少气慨?任辅臣陷入了沉思,他在为中国团的战友们的命运考虑,他在为中国团的前景担心。如果中国团失败了,如果苏维埃政权失败了,他们想打到中国解放全人类的希望就会落空,到那时穷苦人更穷,富有人更富有,他们的一切理想都会落空。在激战前夜,任辅臣作出一个简单扼要的发言,他说:“虽然我们的部队是中国团,但我们的部队是为了苏维埃政权而战斗的队伍,还是那句老话,苏维埃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敌人!为了列宁,我们战斗。”
为了列宁,我们战斗。这样的口号在当时是惊天动地的,我们在电影里也看过这样的场面:为了列宁,前进。可是,在真正的战场上,这种口号就不是随意喊出来的,他必须要有坚强毅力的人才能喊出来。中国团的战士们能喊出来,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坚强的毅力,不论环境有多么艰苦,他们也会斗志昂扬奋发图强。不论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他们也会奋勇当先冲锋陷阵,这就是中国团的素质,这就是中国团的精神。如今我写出来,依然感受到这是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是一股正义和力量。在乌拉尔地区,与六万叛军决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啊?别说一个中国团,就是十个中国团也抵抗不住啊,可是中国团还是抵挡了白匪军狂妄的进攻。在当时,俄罗斯人相信苏维埃,相信列宁,经过严格的思索,任辅臣对苏维埃政权的存在是坚硬的,他相信苏维埃会战胜白匪军和反动派的进攻的。因为在那个年代世界需要社会主义,各国需要社会主义,所有的穷苦百姓都需要社会主义。于是,任辅臣率先请战,只要苏维埃政权需要他们打到哪里,中国团就随时打向哪里。中国团如一只猛虎,所到之处刮起一片旋风,把白匪军吓得闻风丧胆。然而,中国团也有力不从心的时侯,也有失落的时侯。一场接一场的战斗,伤病员增多,药品短缺,兵力不足时时困扰着中国团。任辅臣第一次向红军汇报部队伤病员情况,他在写给红军第29师师部的一份报告中特别强调:“根据第三旅旅长的指示,我部立即赶到普拉金纳车站,然后向新杜林斯克车站方向进发,并率领已在该地区活动的中国连队去占领敌人的阵地。但,占领新杜林斯克的任务未能完成,因为该连队之一部已事先向普拉金纳撤退,另外一部则沿着小路向维雅转移。根据旅长命令,我又率领我部及新增援至普拉金纳的几个营,向敌人发起进攻,但仍旧是有难度的。由于敌人在数量上远远超出我部人数,未能赶走新杜林斯克的敌人。”
从这一份报告中不难看出任辅臣当时是处于什么状态下才写的报告,不难看出中国团面临着一种什么的的灾难,可是他丝毫没有责怪任何人任何力不从心的形势,他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焦虑,也流露出一种自责。他是中国团负责人,中国团的所有成败都与他有关,面对与六万叛军决战,他能不急切吗?他想抽出时间好好写一份报告,把自己对军事的一些想法如实地写进报告中,请苏维埃政权负责人看看,请列宁看看。可是时间不允许,敌人的反攻又开始了,中国团还要与白匪军决战,还要攻打新杜林斯克。他们一直向新杜林斯克车站进攻,可是白匪军顽强抵抗,中国团与数不清的敌人展现激烈战斗。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战斗啊?中国团扑上去再败下来,再扑上去再败下来,可是他们还需要进攻,还需要向白匪军进攻。然而,新杜林斯克车站真是易守难攻,白匪军在这里布置了几个团,是中国团的十几倍,而且是前后左右都有敌人,数也数不清。现在,面对敌人的阻击,中国团集中优势兵力与敌军展开了拉锯战,因为任辅臣没有更多的时间思索了。1918年10月初,中国团向气焰嚣张的高尔察克匪帮发起了猛烈进攻,一天拂晓,在冲锋号和乌拉的叫喊声中,中国团的骑兵率先挥着马刀冲进了白匪军占据的拉亚镇。步兵也开始接踵而至,把装备数倍于我的敌人杀得落花流水。这次战役战果辉煌,打死打伤敌人数百名,俘虏三百余人。不幸的是,为了夺取新杜林斯克车站,任辅臣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一营长张清萧,这是一个比较稳重的指挥员,把主攻任务交给他任辅臣放心,有了他们一营的主攻中国团的胜利稳操胜券。可是,敌人也是强劲的,他们占据有利地形与中国团战斗。
在接近车站时,张清萧连派几十个战士炸毁敌人的碉堡和机枪,结果都失败了。十几个战士都牺牲了,张清萧怒吼着,举起炸药包冲破敌人封锁线炸毁了敌人的碉堡,可他也壮烈牺牲了。其他的几位营级指挥员见营长牺牲了,他们挺身而出主动指挥带动中国团战士朝车站猛扑,吓得敌人猖狂射击,许多将士接连阵亡。一个副连长抱着一包炸药冲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可是他未能冲破第二道封锁线就被迎面而来的枪林弹雨打倒了,他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将炸药甩了出去,结果炸药没甩多远便爆炸了,他自己被炸毁了。还有一个排长,本来任辅臣批准他回团后勤部结婚的,可是战火纷纭情况危急,他硬是带着新娘子投入战斗,这次战斗,他和新娘子双双在战场上殉难。当新杜林斯克车站战斗结束后,许多中国团战士冻伤了腿,有的走不了路他们就爬行,实在逃不了魔鬼的手他们就暗暗潜伏,许多战士就这样默默无闻地冻硬了,牺牲了。
写到这里时,我想起了邱少云的故事片,想起了罗盛教,他们都是抗美援朝牺牲的烈士。一个是潜伏时被敌人的炮火点燃的野草烧毁了,一个是为了救一个朝鲜族小孩子掉入冰窟中牺牲了,他们都是中国的战斗英雄。可是现在的人谁能想到在那些古老的岁月里,在遥远的俄罗斯,还有这样一批华工组成的中国团战士,也在经历着人世间最残酷的考验。当人们在喝豆汁的时侯是否想到了这样一批人?当人们闲情逸致在逛公园的时侯是否想到了这样一批人?当人们在夜里观赏礼花绽放的时追捕是否想到了这样一批人?我不知别人怎样想,总而言之,我的心里不是滋味。每每想起这样一些人我的心里非常难受,也许我的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体验过这种残酷的战争,所以我的心里比一般人都有沉痛感受,似乎永远受到一种煎熬,而且是越来越厉害地唤醒我的意识迫不及待写出来以求安慰,然而读后心里能安慰吗?任辅臣和他的中国团是与六万叛军决战,是与数不清的敌人决战,他们的生死和他们的命运都与中国团有着根深蒂固的牵连,可是在那些岁月里中国人就是没有力量来与敌人抗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