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前苏联红军雪耻日本关东军
作者:丹东大米汤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271

这一章节是我临时补充的,因为当我把这部书稿写完时,我去了一趟出版社与编辑共同研究了这部书的出法。编辑让我再找几幅照片,我说我顶多能找十几幅,编辑说没关系到时他们负责帮助我找照片,我心里高兴便回来了。从出版社回来后,我抓紧时间研究资料,我忽然惊喜地发现有这样一个历史巧合:1905年日俄战争,是以俄罗斯在旅顺要塞的陷落和东乡平八郎率领的日本海军在对马海峡一举全歼沙俄舰队为代价,这段历史在俄罗斯军人心里翻腾了四十年,没有想到四十年后,也就是1945年8月22日,苏联红军空降部队在旅顺口机场实施机降,第二天苏联红军坦克开进了旅顺港口。如此巧合的历史不能不让我惊奇,我为自己这一发现感到兴奋,同时又为自己在前几章节里写出了日本关东军在辽北犯下的滔滔罪状而感到满足,如果不是我的先见之明就没有这后一章节的历史巧遇,更没有我的发现了。这时我忽然意识到,其实这本小册子是需要一些其他材料来充实内容的,写出任辅臣实际上就是写出了一段历史,这是不能忽视的事实。因为不仅是任辅臣恨日本人,辽北人民也是恨日本人的,整个中国都有人恨日本人,这些血海深仇谁能忘记?尤其是日本人,从1904年到2004年,在这一百年期间,请看日本对中国都干了什么,看看现在日本对中国又干了什么?于是我决定再增大篇幅,专项写苏联红军对日本关东军毁灭性打击的战斗事实以为雪耻,下面就是我根据一些资料整理出来的有关前苏联红军雪耻日本关东军的一段文字:

西伯利亚大铁路是前苏联最大最长的铁路干线,它连接着东亚与殴洲,西起车里亚宾斯克,东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全长7400多公里。它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分段先后建成,本世纪30年代铺成双轨道,并同蒙古、中国的铁路相连。前苏联红军就是顺着这条铁路线开进中国境地,对日本关东军进行了毁灭性打击。按照《雅尔塔协定》规定,在欧洲战争结束后的两个月到三个月内,苏联对日本宣战。恰巧是1945年春季,这条铁路线空前繁忙起来,为了与日本关东军作战,苏联政府从西部向远东紧急调运大批兵员与物资。在德意日法西斯同盟军中,日本排行老三,但却疲实。先是意大利宣布投降,接着是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人们原以为日本也是差不多了,殊不知地处东亚的日本法西斯全然没有投降的表示,不仅如此,日本法西斯打仗比德国法西斯老道许多。德国两线作战,兵力全部押上;日本也开辟了几个战区,军队撒得到处都有,却从不倾巢而出,而是留足了预备队。到纳粹把兵力全部拼光彻底崩溃后,日本却还保持着一支人数达410万的地面部队,所以德国投降后他们不想投降,还在想方设法进行殊死挣扎。

为了有效打击日本关东军,苏联红军决定分割日本军队的防御,当时日本在1945年春夏之际,尚有三大块陆军集结:首当其冲的是本国及本土附近的岛屿,配置陆军约有230万人;然后是侵占中国沿海以至内地的日军,约有80万人;再就是驻防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根据日本陆军被分成三大块这一现实,苏联红军总参谋部曾经考虑过对日作战的几套方案,苏联红军考虑过直接进攻日本本土,但日本本土配置着最大的重兵集团,而苏联海军又支持不起战略性登陆战役,因此只好做罢。苏联红军也考虑过深入中国内地,寻找歼灭侵华日本军队,但侵华日本军队分散在广大地区,没有密集的集团军,很难找到决战对手。同时苏联红军只能沿着张家口方向进入华北,而这一地区的恶劣自然条件又严重限制了战役容量。这样一来,可选择方案便仅剩这一个了,这就是全歼日本军队在大陆上最密集和最大的集团关东军,使日本军队丧失陆军中的精锐部队,迫使他们无条件投降。截止1945年春,关东军编有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1个敢死队旅团和2个航空军,加上满州国部队等,共有120万人。然而,按照当时欧洲战场的标准衡量,它们的技术兵器相对较弱,这支上百万人的大军只配备有5000多门火炮,1000多辆坦克和不足2000架飞机。不仅如此,它们的装备质量也较差,如果没有重型坦克,坦克的最大行程不超过160公里数等等。为了完成苏联红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部署和变更,大量兵力和兵器要在短期内进行长达9000到12000公里的调动,而且在主要路段上只能依靠唯一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来实施,运量极度膨胀,铁路已经达到忍耐的极限。然而在对日本军队作战准备期间,约有13万6千节满载部队和物资的车皮从西部驶抵远东和后贝加尔地区。到了1945年8月,苏联红军在远东共集中了11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3个空军集团军和3个防空集团军,包括后勤部队在内的共有150万多人,2800多门火炮,5500多辆坦克和3800多架飞机。至此,与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相比,苏联红军在兵力数上所占优势并不大,但在技术兵器上却占有压倒一切的优势,这就是苏联红军能够迅速突破日本军队在边境工事和向东北腹地猛烈发展进攻的先决条件。

然而,在大部分苏联红军尚未到达进攻出发阵地时,在7月26日的波茨坦会议上,美英中三国发表公告,敦促日本军队无条件投降,否则将给予最后沉重打击。苏联政府对这个公告的发表颇为不满,因为既末与它协商,在最后署名中又没有它,因此斯大林产生了怀疑,认为美英要把苏联排除在外,单方面解决日本及远东问题。斯大林的怀疑是对的,在雅尔塔会议期间,罗斯福总统为了尽早结束太平洋战争,极力要求苏联红军参加对日作战。但在几个月后的波茨坦会议期间,新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却有不同的想法,他认为太平洋战争能取得如今的成果,是美国士兵长期浴血奋战换来的,苏联红军没有出过一分力,也没有必要让苏联人也来分享这一成果。至于苏联红军是不是与日本军队宣战,杜鲁门超然处之,愿意不愿意与日本军队作战是苏联人自己的事,美国人甚至不吭气,杜鲁门的气为什么变得这么粗,很巧,就在他到达波茨坦开会的第二天,接到了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的电报,获悉了美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消息。在杜鲁门看来,有了这东西垫底,苏联红军出不出兵都无所谓了。在波茨坦会议期间,他装作不在意地把这个消息捅给了斯大林,说美国已经拥有了一种破坏力特别巨大的新式武器。斯大林说希望美国好好用它来对付日本军队,斯大林没有想到,美国政府果真走出了这一步,苏联驻日本大使雅可夫马立克8月9日向日本国政府递交了苏联政府的声明:从8月9日起,苏联将认为其本身已经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与此同时,8月9日凌晨,后贝加尔方面军的主力在所有作战方向上同时越过中蒙边界,由于日本军队主力已经撤退缩到中国东北地区腹地,在边境上未遇到有力抵抗,该方面军强渡额尔古纳河,到傍晚时蒙古人民共和国骑兵已经向多伦方向前进了50多公里,并向二连方向推进。8月14日,部队越过大兴安岭,前出到东北平原,并高张家口、承德、沈阳、长春、齐齐哈尔等方向展开进攻。8月9日凌晨,远方第1方面军从滨海地区向哈尔滨、吉林方向发动进攻。与后贝加尔方面军不同的是,远东第1方面军的进攻地段上,散布着关东军的筑垒地域。从虎头到绥芬河,除了有以各抵抗枢组部支撑的筑垒地域外,不设防地带则为原始山林和沼泽地,而且前面还有一道穆棱河。为了尽可能打击日本关东军,苏联红军强渡穆棱河,8月14日,远东第1方面军全面突破筑垒防御地带,向腹地推进了150公里,前出到林口牡丹江一线的设防地区。8月9日凌晨,远东第2方面军强渡黑龙江,象在其他地段一样,日本军队已经撤往腹地,沿江只有少量以筑垒为依托的守备部队,阿穆尔河舰艇炮火集团火力保障渡江部队的进攻速度。苏联红军渡江后即刻攻占了饶河,8月14日消灭了富锦的全部抵抗枢纽,并且向付佳木斯发动进攻,与此同时,8月14日,日本决定投降。日本政府通告美英苏中四国政府说,日本天皇裕仁已经颁布诏书,日本接受波茨坦会议规定的条件,然而,尽管如此,苏联红军还是以3个方面军越过国境线,逼迫日本军队尽可能投降。8月16日,苏联红军总参谋部发表声明指出:“日本天皇8月14日所发表的投降声明,仅仅是无条件投降的一般宣言,并未向武装部队发布停止敌对行动的命令,而且日本军队仍旧在继续抵抗,因此,日本尚未实行投降……远东苏联红军将继续对日攻势作战。”战役的收尾阶段临近了,关东军的敢死队出动了,他们是陆地上的神风特攻队,每个人身上系满了炸药和手榴弹,扑入苏联红军的进攻队伍中,但求同归于尽。也有的敢死队员结帮结队,在苏联红军坦克的必经之途上组成活的游动的反坦克雷场,日本军队在牡丹江的反冲击中,200名身上系满地雷的敢死队员一齐扑向迎面而来的坦克和自行火炮方阵,炸毁苏联红军坦克数十辆,可是这些行动并不能阻挡苏联红军的进攻速度。

8月16日,苏联红军进入牡丹江,两天后进入哈尔滨市,随后是长春解放。为加快战役进程从苏德战场调来的老兵组成了志愿伞兵部队,把西线屡屡应用的机降和伞降用到了远东战场。关东军在这一战区建成的机场达到了133个,苏联红军志愿伞兵部队在强击机的掩护下,突然袭击敌人的后方机场。8月19日他们刚刚占领沈阳机场,一架日本飞机尚不明白机场发生了什么事按照正常情况降落,满州国的傀儡皇帝溥仪就这样被苏联红军俘虏了。8月22日苏联红军空降部队在旅顺口机场实施降落,第二天,苏联红军坦克开进了旅顺港口。在苏联红军官兵的感情深处,对旅顺口有一种向往感,渴望和羡慕感,还有极大的神秘感,拿他们的话说这里有使俄罗斯人感受亲切的东西,这里是他们的祖辈和父辈洒过鲜血的地方。1905年日俄战争失利到现在他们憋了一口闷气,旅顺要塞的陷落,还有被歼灭的沙俄舰队,这段历史潮流在俄罗斯军人心里滚动了如指掌40年,如今他们歼灭了关东军后又解放了旅顺口,真的是如愿以偿完成了毁灭关东军的任务,同时也为俄罗斯军人复了仇,雪耻往日的历史。苏联红军攻占东北,毁灭了关东军的同时,也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这是任何时代都抹杀不了的历史功勋。就是这样大好形势下,新疆的盛世才有了发际的机会,得以在新疆发展了自己的势力,可是他们目中无人,最后居心叵测反对**,这就给他们自己挖了坟墓,成为社会主义的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