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热兵器部队组建于1360年,也就是智帝15年,这是这位二世君主,智帝王士祯在位期间给后人留下的两个最大念想之一!
1400年,帝国的火枪兵部队组建40年后,这时已经是三世君主,文帝10年的时候;这时的大陆上,汽车已经逐渐变成一种比较普及的交通工具,而在帝国国内,也有多家大公司开始涉及汽车制造业,而这为帝**队的变革带来了希望!
文帝10年,王之涣在反复比较了汽车和马车优缺点之后,顶着朝臣们一片反对之声的巨大压力,而毅然决定用汽车和摩托车全面替代军队中用于运输和部队机动的大车和骡马!可惜的是,文帝王之涣并没有看到部队形成战斗力的那一天就一命归天了!
1414年,文帝王之涣去世,戎帝王洛宾即位,这为对于军事和兵器有很大热情的皇帝即位开始,就转变了文帝时期只把帝国20%的财力用于军事的做法,转而把全国国力的一半以上都用于这次的军事改革!这样一来,就使预计需要20年才能完全换装完毕的计划,提前10年在1420年完成!直到1435年,在戎帝王洛宾的大力支持下,帝国已经完全建立起了一套现代化的军事工业体制,军队的建设也日趋完善,尤其是王洛宾采取了手下大臣的建议,曾设了几个全新的军事机构,总参谋部和总后勤部,这两个机构使军队能够更加独立和自主!
1445年,王洛宾集中了当时帝国几大兵工企业和一批军工人才,组建了帝**工部,专门负责为帝**队生产武器装备和补给物资!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的帝**工部已经形成了由数个超大型军工企业组成的大集团!下属有汉阳兵工集团公司、金陵工业集团公司、北方重工业集团公司、江南制造集团公司、南方电子工业集团公司、TNT炸药公司、空中客车公司等数个集团。
汉阳兵工集团公司,专门生产各种轻武器,包括手枪、步枪、冲锋枪、机枪、单兵迫击炮、火箭筒等。
金陵工业集团公司,专门生产各种火炮,包括中/大口径迫击炮、步兵牵引炮、舰炮、岸防炮、要塞炮等。
北方重工业集团公司,专门生产各种坦克装甲车,包括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装甲突击车、各种自行火炮、军用战术车辆等。
江南制造集团公司,专门生产各种舰船,包括驱逐舰、护卫舰、巡防舰、两栖舰、扫布雷舰、补给舰和其他各种支援舰船。
南方电子工业集团公司,专门生产各种军用小型电子产品,如电台、飞机、舰船和装甲车电子装置等。
TNT炸药公司,专门研制生产各种武器所需要的弹药,包括,枪械弹药、火炮弹药、火箭弹、手榴弹等。
空中客车公司,专门研制生产各种飞机,包括战斗机、侦察机、轰炸机、攻击机、预警机指挥与控制/联络飞机、运输机和各种民用客机。
这是戎帝王洛宾留给自己的儿子武帝王崇刃最大的一笔财富!就是依靠着这个由自己父皇一手组建起来的帝**工部,和圣祖爷文帝王之涣留给他的巨大财力,武帝王崇刃开始大肆扩充军备,全国的部队数量由文帝时期的不足60万,一下子激增至450万有余!先后被编成17个兵团和40个集团军。另外,帝国近卫军的人数也从文帝时期的10万多人,发展到现在的80多万人!
单单看这些数字,你也许觉得塞尔达帝国的军事力量很强大,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从最开始的智帝王士祯到现在的武帝王崇刃,一直走的军事发展道路是摩托化建军!也就是说:在他们的心目中,理想的军队类型是一支完全依靠汽车、摩托车和火车、轮船进行战略和战术机动的部队,装备有大量的支援火炮和压制火炮,以为部队提供炮火支援和打击敌方的火炮阵地!理想的作战模式是:先以大量的压制火炮进行大规模、长时间的炮火覆盖,然后,步兵部队再发起冲锋,一举歼灭敌人!
这样,就使部队能够及时、准确的得到己方炮火支援成为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在塞尔达,独立的炮兵部队往往能够装备几架专用的炮兵侦察机,作为自己眼睛和耳朵的延伸!但是,即使是这样,也不能保证部队能够及时、准确的得到炮火支援。而,帝国一个叫做马克沁的工厂普通工程师却改变了这一现象!
1382年,马克沁到帝**队的军营考察时,发现士兵射击时常因步枪的后坐力,肩膀被撞得青一块紫一块。这说明枪的后坐具有相当的能量,这种能量来自于枪弹发射时产生的火药气体。马克沁正是从人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后坐现象中,为武器的自动连续射击找到了理想的动力。马克沁首先在一支帝国老式的中正式步枪上进行改装试验,利用射击时子弹喷发的火药气体使枪完成开锁、退壳、送弹、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实现了单管枪的自动连续射击,并减轻了枪的后坐力。马克沁在1383年首先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步枪。后来,他根据从步枪上得来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他的枪管短后坐自动射击原理。他还改变了传统的供弹方式,制作了一条长达6米的帆布弹链。为机枪连续供弹。为给因连续高速射击而发热的枪管降温冷却,马克沁还采用水冷方式。马克沁在1384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支能够自动连续射击的机枪,射速达每分钟600发以上。这就是后来被人们叫做马克沁机枪的武器!
在随后的1385年,帝**队就装备了这种水冷方式的马克沁重机枪,5年之后,马克沁机枪被广泛的装备大陆各**队!而这时的马克沁已经成立了自己的马克沁工业集团公司,并且,专门以生产各种自动方式的战场火力支援武器为主!
十几年之后,马克沁却突然发现,自己的水冷机枪突然不再受帝**队欢迎了,详细追问之下得到了与答案,原因在于:帝**队有一次在严重缺水的沙漠地带与数倍于自己的敌人作战时,携带的机枪冷却用水用完了,但是四下里却又找不到水源,部队一下子失去了火力支援……结果可想而知,这一次帝**队败的很惨!自此以后,帝**队开始寻求一种不用水做冷却的新式机枪!
马克沁听说这个事情以后,马上又开始着手研制利用空气做冷却材料的气冷机枪,终于,1412年,世界上第一种气冷机枪——拳手式重机枪面世!这是第一种利用机枪射击时从枪口抽进来的空气做冷却的机枪,经管它的射速比水冷机枪的600发/分还要低,只达到了500发/分,但是帝**队却以极大的热情装备了这种机枪,并且逐渐拿它代替了马克沁水冷机枪。后来,马克沁又在拳手机枪的基础上做了改进,枪管由原来的不可迅速更换式,改为可在极短时间内迅速更换式。由于枪管可以迅速更换,所以把射速提高到了800发/分,并且,还一口气在一个枪架上装上了两挺,这就是后来成为帝**队标准制式机枪的的拳王重机枪!
但是,在巨大的成绩面前,马克沁并没有止步不前,1435年,已经85岁高龄的马克沁设计了他一生当中的最后一种机枪——一种多跟枪管呈圆圈排列,射击时依次发射枪弹的转轮机枪!创造这种结构设想的是一个叫做加特林的迦南人,所以,马克沁把这种机枪叫做加特林机枪!但是在马克沁死后,这种加特林机枪就石沉大海,遥无音信。
后来的1440年,他的儿子马鸿逵偶然看到了还完全停留在图纸上的机枪,并且对这种奇怪的机枪顿时产生了兴趣,在经过一年的改进之后,1442年,马克沁工业集团公司又推出了这种奇怪的转轮机枪!但是,它却并没有引起帝**队太大的兴趣,因为它太重了,比原来的马克沁水冷机枪还重一倍多!在日益重视步兵机动能力的今天,装备这种机枪会严重影响部队的机动能力!结果,这种机枪没有获得一份定单!但是,马鸿逵却没有死心,他依然执着的对这种机枪做的改进。
同时,马鸿逵又研制出了一种全新的武器:一种每分钟发射几百发小口径榴弹的机枪!而,这种武器的面世是和TNT炸药公司同年研制出的30mm的小型榴弹是有直接关系的!它发射出去的30mm榴弹杀伤半径可达47米,加上每分几百发的发射速度,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火力极强的弹幕!
这种火力强大的机枪首先在1463年被皇家近卫军的帝国华击团所装备,又在1465年装备了第74自由枪骑兵别动团。而这时,几经改进的加特林转轮机枪,因为重量、火力、精度和可靠性等方面都达到了完全的平衡,因为也被帝国近卫军当作新锐武器而装备!
从以上不难看出,塞尔达人过于注重步兵部队支援火力的发展,从单发步枪到突击步枪,从水冷机枪到气冷机枪……而在同一时期,由卡尔巴狄亚和莫古里亚长期争霸战中发展而来的另外一种新武器——坦克!却没有引起帝国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