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宣传
陈峰拿着合同回到雷放房间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可他的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做外贸这些年,他也赚了点钱,不过这次投了十万,并不是他钱多得发慌;他投资的是雷放这个人,而今,才短短一个礼拜,特别是今天拿到采购合同,他知道,自己的投资值了;他甚至有种预感,这次投资,将改变他的人生。
刘琦凯对商业不大在意,不过他对今天客串的这个配角兴趣颇浓:
“雷子,咱继续上北京忽悠?”
“北京是肯定要去,不过不是今天,也不是和你们。”雷放回答:“凯哥,玩两天够了,你得回部队了吧?”
第二天,刘琦凯悻悻的开着借来的车,赶回部队;雷放与陈峰继续采购征程。后面的“演出”,雷放让陈峰唱的主角;有了前面的热身,特别是多了汉中制药合同的示范效用,采购进行得很顺利;拿着近两千万的采购合同,陈峰神采飞扬:“天下英雄,唯峰与雷子尔。”
陈峰甚至提出干脆辞职专心做药品;在外贸,依靠国家给予的独特权力,虽然也是商业,甚至是跨国生意,但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这几天,在众多药厂之间驰骋纵横,他强烈的感受到,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充满了**;对,以前缺少的,就是**!
雷放却告诉他:“别急,外贸这条线得留着,以后有大用处。反正你这个纨绔子弟,去不去,你们单位都没人管你。如果有机会,你也可以把药品卖到国外去啊。”
陈峰顿悟。抓住基础和重点,整合资源,开阔思路:“生意原来还可以这样做?生意本来就应该这样做!”
回到宁阳,已近国庆。采购的信息早已经通过传呼通知了大家;雷英这一向忙得晕天黑地,丈夫李劲心疼她,请了一个月的假来帮忙,专门盯药店的装修。
.雷放把江清芸、雷英约到了家里。最近,《解放军报》的新闻已经发出来了,刘浩、何满生都很高兴,对药房的关注越来越多,因为记者说了,开业的时候还要来做后续报道。
电视台和报纸也陆续做了两期访谈,讨论药价到底是高还是低;单从辩论效果看,似乎医药系统的论断占上风,他们认为现行价格政策偏低,对此,江清芸不无担忧。
雷放没有在意:“没关系,我们需要的是老百姓的关注,引来关注就是成功,至于结论,现在一切都是纸上谈兵;等我们药房开业,我们用事实来说话,这些担心就迎刃而解了。”
雷放停了一下:“我估计装修还有十来天就差不多完工了,目前的重点可以放到宣传这一块来。”
“不是已经宣传了吗?”江清芸问道。
“前期的宣传都是宏观的,那属于造势。我们军民大药房的名字一直没有出现。现在要做的宣传是微观范畴的。”雷放解释说:“就是把宣传的目标人群集中在中老年人,点对点的宣传。姐,把来应聘的人员都撒出去发传单,作为试用期的一项考核目标,要是以后没被录用的,可以按天计酬。”
“另外,美人鱼还有一个任务。。。”
“以后不许叫我美人鱼。”江清芸突然打断他。
雷放一愣:“也是,美人鱼都不穿衣服的。开玩笑的,别打人啊。。。我以后叫你清芸姐还不行吗?”
江清芸比雷放大几岁,在他的记忆里,江清芸当几年记者后就出国了,从此音信杳无。
“清芸姐,现在可以考虑广告了,这方面你人头熟,还是得靠你。”
“弟弟,已经没钱打广告了,我这预算都快爆了。”雷英最担心的就是钱,她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像现在这样缺钱过。
“这批采购清单里面,我预定了一批保健品,拿这些保健品抵广告费应该可行。”
“嗯,应该没问题。”江清芸比较熟悉这个做法。
“我们就定在十月十五号开业!开业前三天,在《湖东都市报》连续做三天的整版广告,电视广告暂时可以考虑投放在宁阳电视台,核心广告词就是—平价风暴!”
从国庆开始,宁阳的大街小巷开始出现一批身披红色绶带的宣传员,绶带上写着“军民大药房”;她们的任务就是向路人发放宣传单并做出解释。
九十年代初,这种宣传方式还是初现宁阳;人们都很好奇。
宣传单的内容不复杂:
军民大药房;十月十五日开业;将平价进行到底;平均药价低于市场40%;后面有几个药品名称和价格,再就是地址,还有到军民大药房可以搭乘的公交线路。
询问宣传员的人很多,特别是老年人:药店是谁开的?药品是什么厂生产的?是不是只有几天优惠低价?这么低的价格会不会亏本?不一而足。。。
有人去药店对比过,宣传单上那几个药品价格只有其他药店的一半。
而后,电视台也出现了广告,这是一个三维动画广告:
一名军人致礼--为人民服务!然后是金色白底几个字--平价风暴!再推出一排字—军民大药房!然后是地址电话。
这个广告每天滚动播出,早上三条,中午三条,晚上十条;雷放很是感叹,幸亏现在广告便宜啊!那时候,3D-A刚刚进入国内,一般广告都是平面的,立体三维的动画非常吸引人,连肖妈妈都说,这个广告有点艺术。
不过肖妈妈暂时没机会去欣赏广告了,她得去北京。
陪肖妈妈去北京的是雷放和林可乔。
肖妈妈这次去的任务是--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