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去逛夜市
作者:孤单路上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91

刘龙连忙道:“不怕闷的,我最喜欢听故事了,而且能让自己学到些东西,怎么会闷呢,邓伯你就说吧,我真的想听听。.”

邓伯很满意刘龙这一份好学的态度,清清了自己的嗓子,然后才道:“这和式太极拳是由清朝时期温县赵堡镇一个叫和兆元的武林人士在杨氏太极拳的基础上所创的。这和兆元据说是赵堡太极名师陈清平的入室弟子。年轻时进京供职,曾统领皇宫大内侍卫。因屡有功绩被皇室封为‘武信郎’。在京期间,他广交武林同道,切磋交流,集思广益,反复实践,提出了由外带内,周身顺遂浑圆,由内达外,阴阳变易莫测的理论。制定出一套集拳架、推手、散手为一体,三者互为检验印证,寓技击、修身、养身于一道,既保持赵堡镇原传太极拳传统又独具特色的新型太极拳理拳法。和兆元晚年归里,处世低调,除传子和润芝、和敬芝、孙和庆喜、苗彦升外,好长一段时间里只在赵堡镇附近传播。

“到了后来和润芝长子和庆喜,就是以后的和式太极拳第三代宗师。他自幼随父习拳,又深得祖父真传。和庆喜为人和善,德高望重,在他晚年起开山收徒,视学者年龄、体质、文化不同施以不同教法,教学有方。一时间赵堡镇及周围各地习拳之风盛行,从学者如流,在短短数年内,教出了一大批各怀绝技之门徒,这些传人成为日后传播和式太极拳的中坚力量,慢慢的就传播到了华夏各地了。我在年轻的时候是在首都学医的,有幸拜在了一位和式太极拳师傅的门下,学到了为一套完整的和式太极内家拳,由于几十年坚持修习,这副老骨头倒也还算争气。”看得出来邓伯的气功练得也算有些成就了,这么滔滔不绝的一番长篇大论说下来,还是脸不红气不喘,中气十足,精神奕奕。

刘龙由衷的道:“不会吧?邓伯你这精神状态就是一般的小伙子也比不上啊。这还叫算是争气?邓伯你也未免太谦虚了吧?”

邓伯笑道:“我这点雕虫小技和那些真正的高手比起来那可真的是笑话死别人了,小龙你就别赞我了。”

刘龙听邓伯这样一说,便知道邓伯一定是见过了什么武林高手也说不定,这可是他重生之后第一次知道这些事,虽然他心里也明白这些武林高手可能根本就不能和修习了混沌诀的自己相比,但能从别人身上学点经验和长点见识始终是件好事来的。但是刘龙知道如果自己总是追着问这些事一定会让邓伯有所怀疑。刘龙可以绝对肯定邓伯不是什么坏人,但为了避免让自己暴露而引起惊世骇俗,他没有再和邓伯去说这些话题,而是聊到了别的方面。

这样一来,刘龙这两个月所看的书学的知识,还有他前世的经历便起了极大的作用,上至天文地理,下到生活百科,刘龙都能和邓伯聊得十分投机,让邓伯谈兴大发,开怀不已,大有和刘龙相见恨晚,要结为忘年之交的架势。

就在两人相谈正欢之时,一道人影向两人的方向跑了过来,人还没到一把清脆的声音已经响了起来:“爷爷爷爷,强子哥哥又和别人打架了,还流了好多的血,你快点回去看看。”

邓伯一听连忙站了起来,对刘龙道:“小龙,对不起了,我要回去看一下,下次有时间我们再好好的聊聊。”

刘龙对邓伯道:“邓伯你有事就去忙吧,以后聊天的话来日方长。”

这时那人影已经站在了两人面前,公园里灯光虽然是有点昏暗,但对于刘龙这个变态来说视力根本就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他看得清清楚楚这是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细而直的秀气柳眉,长而翘的乌黑睫毛,梦幻般动人的大眼睛满溢着灵秀清纯之气,挺直娇俏的小瑶鼻,红润的小嘴,再配上线条柔和流畅的桃腮,年纪是有点小,但是已经是美人胚子一个了,不过刘龙在好的眉心似乎看到了有点黑气,但想再看时却又发现没有了。

就算是刘龙在前世见过了不少的美女明星,在心里也不禁暗暗的赞叹,这位姑奶奶长大了之后绝对是个不得了的超级大美女,搞不好还是个祸国殃民的主啊。当然这话刘龙也只能是在自己心里嘀咕一下而已。

邓伯指了指小姑娘替刘龙介绍道:“这是我的小孙女玉珍,小龙,我就先走了,下次有时间再聊好了。”

刘龙对邓伯道:“邓伯你赶时间就先走吧。”

邓伯也没有和刘龙客气,拉起他孙女的手就匆匆忙忙的走了。

刘龙再坐了一会也起身往美味居而去,回到美味居已经是晚上的九点多了,但是店里三分之二的座位上都坐了人,都是一对对的年轻男女情侣居多。两杯果汁,一份小吃,干净舒适的座位加上悠扬悦耳的音乐,置身于这样的环境当中谁的心情都会好得很了。

小丽已经下了班,不过也没有出去,只是换了一身衣服坐在一个角落里看书,看到刘龙回来了便马上站起来对刘龙招了招手。看到她这个样子,刘龙便知道她可能有话和自己说了,便走了过去。

小丽等他走了过去,才低声对他说:“小师父,何姐刚才打电话过来说,她今天晚可能没空过来了,要你今天晚上把帐对了。还有她问你晚上是在这边睡还是去眼镜店那边睡,如果是回眼镜店睡的话就要你对好帐了再打电话给她,她到时过来接你。”

“知道了。”刘龙微笑着对她点了点头。

小丽突然将俏面伸到他面前,对他道:“小师父,我们出去逛夜市好不好,我来了这县城这么久,还从来没有晚上出去逛过呢。而且何姐说了,你很厉害的,有你在身边肯定不怕有什么事。”

刘龙看着小丽那满带期望的眼神,而店里现在也不算忙,便点头答应了她。

“耶!小师父你真好。你先稍等一会,我这就回去拿钱包。”看到刘龙答应了,小丽很开心的小跑着回房间。

走在夜市的街道上,小丽兴致勃勃的东张西望,对很多东西都很感兴趣,虽然只是光看不买,但却是十分的开心,看得出来她还真的是没有逛过夜市。对于刘龙这见惯了后世繁华大都市的人来说,这罗县的夜市当然是不值一提,不过他看到小丽如此开心,倒也不觉得闷了。一个女孩子,背井离乡的出来打工,在陌生的地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只是为了多挣点钱回家好让自己家里过得好些,让自己的弟弟妹妹能够好好读书,就是这份情操就足以让刘龙对她十分欣赏了。

相比之下,那些十几年后娇生惯养的新生一代,那些稍遇挫折就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的年轻人,早就不知道把这种精神丢到什么角落里去了。在刘龙的前世记忆中,还有一个特别让他有印象的事,一个世界500强的台资代工企业,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居然发生了十宗跳楼自杀的个案,虽然看起来每一个不幸者,都各有各的不幸。那些选择轻生的人,有的是劳作压力大、生活寂寞、乏味且无助所导致,有的是婚恋和情感上遇到挫折,有的是家庭出现变故、情绪低落而造成悲剧。

因为长期对生活的负向解读所引发的愤怒、焦虑和抑郁等所致,长期缺乏安全感和社会归属感、对人生目标失去信心或对生活产生过多的灰色评价等等,种种不良情绪和认知的累积,逐渐催生人的自杀意向,削弱人的生存信心和意志,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但归根结底还是自我人格的缺失,心灵过于脆弱,经受不起打击和挫折,看着一个个年轻亮丽的生命选择了如此的一种方式地去逃避人生,又怎能不让人们感慨万端呢。

刘龙再想起后世社会上的那些病态的情绪,象连续发生的学校、幼儿园杀人事件,好象这种事情都带有强烈的感染力,在第一起杀人事件产生后,这种情绪就在媒体的作用下发酵,一旦有易感染者就会发病,于是就连续出现了后来的一系列校园杀人事件。情绪的传递、行为的感染是客观存在的,尤其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这种传染更是明显。而台资“连跳”同样是一种不良情绪的结果,接连发生的跳楼事件也会影响那些有着同样负面情绪的人,从而“激活”他们潜意识中自我“解脱”的郁积心理,最终导致那些轻生者盲目的从众模仿行为。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放在什么时候都值得让人好好思考的问题。生命该何去何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只要你相信不管怎样卑微、纤弱的生命,都有它自身的价值,你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生命中的喜悦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