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该怎么做
作者:孤单路上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283

邓伯说道:“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差学生以为考了高分就可以没有烦恼,贫穷的人以为有了钱就可以得到幸福。结果是,有烦恼的依旧难消烦恼,不幸福的仍然难得幸福。烦恼,永远是寻找幸福的人命中的劫数。”

“邓伯说得真好,又可以让我们学到些人生的经验了。”这时从楼梯传来一把悦耳的女声,跟着上来了三个年轻的护士姑娘,带头的正是珍珠。

邓伯笑着招呼她们:“人老了难免会罗嗦些,你们不怕闷到就好。来,大家先吃了早餐再说。”

等三位姑娘都坐了下来,邓伯才对刘龙道:“我们罗城诊所除了宝珠和珍珠这罗城双姝外,还有小娥和小莲也是漂亮的好女孩,全部都是姓邓的,在我们这可是被人合称四朵金花呢。这是小龙,你们几个以后可不能欺负他啊。”

刘龙心里暗汗,这邓伯也有点太恶搞了吧,他诊所里漂亮姑娘多就多嘛,也算是很漂亮,但这样子作介绍就好象有点推广她们似的,自己好歹还是个上学的小孩子呢,用得着这样吗,再说,这几个小女孩子还能欺负得了自己?但是出于礼貌,他还是微笑着和二女点点头。

小娥是位圆脸大眼的漂亮姑娘,她好奇的问邓伯:“邓伯,你不是说不想收徒弟的吗?为什么今天会带个徒弟回来?”

邓伯笑道:“呵呵~~~~~~,那是因为我以前没找到心目中的好徒弟,现在找到了肯定不能错过了。”看训出来邓伯今天的心情极好,笑容挂在面上,一直都没有断过。

三女齐声道:“那就恭喜邓伯你终于能找到传人,可以继续将我们罗城诊所的精神发扬光大了。”

“当然了,我们罗城诊所的人是~~~~~~”邓伯说到这里停了一停。

三女马上接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对了,哈哈哈~~~~~~”整个二楼都全是邓伯爽朗的笑声。

吃完早餐,趁着没人来,邓伯带着刘龙在诊所里转了一圈,十分详尽的为他介绍着罗城诊所的一切。刘龙这时才明白邓伯和诊所里的人是多么的让人感动,也难怪邓伯在这里会如此的受欢迎了。

原来邓伯以前曾救过一位富翁,跟着成为了好朋友,当富翁得知邓伯退休后没事做,又想发挥点余热为街坊点事,于是富翁便把罗城诊所送给了邓伯,还专门为罗城诊所设立了一个基金会,诊所不带盈利性质,诊所里的员工的工资都是由基金会发,在罗城诊所所有所有的一切都是义务的,街坊来这里看病都是不收钱的,加上邓伯的医术高明,对病人关怀备至,几年下来,罗城诊所在众街坊中已经成为了不能缺少的存在了。而邓伯也很自豪的告诉刘龙,罗城诊所的精神就是不但要医病,还要医人,这一点以后让刘龙多点过来自然会有体会。

刘龙边听邓伯介绍边感叹不已,想不到邓伯和富翁在这个时期已经有了立心为民的思想,比起后世中的那些医院和门诊不知要好上几千倍啊,在后世,就算以后的华夏已经解决了温饱,对于公共服务也加大了资金的投入,但可惜的是投入的钱越多,后世中的人就是越发看不起病,普通人家一个大病说不定一家人的多年积蓄就这样全送到医院去了。在刘龙后世的记忆中,各种各式借病发财或因病返穷的现象可是见得多了。

在后世,医药费用相对太贵,看一次小则几十,多则几百,上千,住院就几千,几万,老百姓一说起看病就是难啊,难啊,难啊,没钱啊,看病恐惧症在不少农村百姓中出现,谈看病色变,看一次小病,三月没肉吃,住一次院,三代人省一年。还有医疗广告太多,医托太多,一不小心就中招,花了大钱,还延误了病情,即使到了正确的医院却也找不到正确的地方看病,医院那么大,小老百姓一进去就晕头转向,看到了医生,医生说你的化验检查是外院的不行,要再做一次,与是开了化验,东跑西跑,找不到化验检查的地方,找到了又要排队等候,搞了半天,病看没看到,人家医院下班关门了,于是去吃了饭,等下午开门。更可笑的是政策与经济规律好奇怪,一心降药价,结果降一次,老百姓负担增加一次。那是因为忽略了医生生存问题,为了维持一天100元的收入的话,100%的利润,那么他只要开200元的药就够了,如果10%的利润,他今天必须开1000元的药,开1000开不起来那开个500还是要的,不然都回家喝西北风。那么一来,药价降10倍,老百姓负担至少增加5倍。药价越是叫降,百姓负担却是越增!

刘龙想不到重生后在这91年有时候就碰上了如此如世外桃源般的诊所,同事之间融洽相处,全心全意为病人设想,不为钱来不谋私,也受到任何的拘束,只要你能带着一颗为人着想的心就行了。如此的纯粹简单,但又是如此的难得。半个小时下来,刘龙已经完全喜欢上这诊所里的人和事了,就算没有了邓伯教他学医术,他知道了有罗城诊所这样的地方存在,他也会过来帮忙,不是说自己人格有多么的高尚,但是能尽一份力量去帮人总是件好事。生命是简单的,热爱和尊重生命,努力快乐,燃烧希望,温暖他人,掌握爱与被伤害的尺度,而无论何时,请带上感恩的微笑,懂得去珍惜和感激就会让生命活得更有意义。

十点钟左右,刘龙向邓伯和诊所里的众人道别,邓伯也没有多作挽留,只是给刘龙留了诊所的电话号码,让刘龙想好了和做好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后就打电话给他。这一个多小时的接触和交谈,对于刘龙这位准徒弟的各个方面都让老人家十分的满意,而刘龙也对这位医术高明,学识渊博,特别是一心为人的老人家十分的敬佩,心里也暗暗下了决定。

刘龙回到美味居,碰上了何曼妮也在找他,原来是找他商量着怎样把眼镜店的促销活动做得更好。两人就在美味居吃过饭,然后就匆匆赶过去曼妮眼镜店。

来到眼镜店,刘龙看到店里已经挂起了吊旗,店门上方还拉起了一条横幅,红底白字的在上面写着:“教师节优惠大酬宾”八个大字。店里已经有了不少的客人,双胞胎姐妹花和两个年轻的女孩子正在店里招呼着顾客。

门口好放了一张长方形的桌子,用红布盖了起来,桌子后边坐着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正在帮人修理着镜框,后面还有几个人在排队。虽然只有一天的准备时间,但看来何曼妮还有点手段,已经把广告打了出去,而且效果也算可以。

何曼妮问道:“这活动做得怎样?给点意见吧?”她已经完全不把刘龙当成小孩子了,还隐隐的以他为主。

刘龙点头道:“在一天之内能做到这样的宣传效果,何姐你还真是个做生意的材料呢。”

“那当然,我都在生意场上打滚了几年了,多多少少也学到点东西吧。”何曼妮略带自豪的说,不过看到刘龙微笑的样子,脸颊一红,马上又道:“不过和你这怪物相比肯定是要差一点的了。”

刘龙也没有怎么的和她客气,打量了几眼现场,再看着另一家眼镜店门可罗雀的情况,提醒她道:“你现在有了竞争对手,这些活动对手很容易就能模仿了,想要保持客流,就一定要做出你自己眼镜店的特色。力求有更多能帮你吸引顾客的卖点。”

何曼妮很干脆的道:“有你在这里我就懒得伤脑筋了,你就明说了吧,我该怎样做?”

刘龙想不到何曼妮会这么说,不过他也没说什么,想了想才说道:“随着以后行业的竞争加剧,眼镜产品外部形态高度同质化会越发严重,所以现在就要开始就应注重挖掘产品的内涵以突出自身优势和特点,也就是市场的卖点。使之成为区别竞争对手和占领市场的武器。眼镜作为一种消费品,到底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什么?慢慢的面对琳琅满目的眼镜产品,消费者会变得越来越理性,在追求外在时尚美观的同时,更看重产品的内在品质和眼睛的健康保健。其内在品质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便是验光配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所以,在品牌定位上应抓住和大张旗鼓地宣传专业这张王牌,并且这也应该是长期的诉求点。”

何曼妮毕竟是个有远见的人,听刘龙这样一说,她也能明白到这其中的关键,沉吟了一会才道:“每个行业都有潮起潮落,这是一般规律,那么怎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呢?”

刘龙淡淡一笑:“很简单,只要你能让消费者钟爱你的产品,你就胜出了。”

“那要怎样去做呢?”何曼妮连忙追问。

“消费者往往最关心的是产品与使用上的问题,包括售后服务的优良与内涵、产品的安全承诺、安全保障等等,这才是眼镜商创立自己名誉最重要的——这名誉就是品牌,而好的名誉就代表着销售量。”刘龙很耐心的说道,然后又加多了一句:“一切要以消费者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