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就说说吧
作者:孤单路上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535

邓伯这次得意的笑了笑,没有和王永宜抬杠,而是问他道:“那你说说这中西文化有那些分别?反正这路上也没事,你这大学者大校长就让我老邓长长见识也好。.”

王永宜看了他一眼,眼光再从刘龙身上掠过,笑道:“什么时候你这大国手也变得这么好学了?我看不是你想学,而是别有用心,想让小龙学多点东西吧。”

邓伯毫不在意的道:“那说不说就随便你喽,我现在可是给你个机会让你显摆一下,你自己看着办好了。”

刘龙连忙诚挚的道:“王伯伯肯指教的话,小子洗耳恭听!”对于能学习,能充实自己的机会,刘龙是从来不会放过的。

“好,小龙这能这么好学,那我就说说吧,不过这只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而已,也不一定很全面和公正,因为这中西文化之说实在是包含太多了,中西文化观念差异是比较大的。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观念,往往带来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实在是不好说啊!”王永宜叹了口气,便略为感慨的接着说:“要说起文化的差异,我觉得应该先从饮食文化说起,因为民以食为天,它能够反映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世界上有三大美食:中、法和意,我们看看这方面最基本的差异。在我们国家很注重形式,讲究色、香、味,所以烹调菜肴的样式千变万化,具体到每一道菜又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而欧洲人很讲实际,在菜的花色变化上从不下什么工夫,更讲究其营养搭配和保护,注重菜的内在质量。这是中餐和西餐的主要差异。”

“再看餐具的差别,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邓伯有点皱眉的问:“那照你这样说,那不是说我们东方的比不上西方的吗?”

王永宜沉重的点点头道:“从历史的辉煌来说,我们的国家不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要差,甚至说要超越任何世界上一个文明,但是从传承和发展来说,很惭愧,我们这二三百年和一些国家相比真的是太不堪了。”

邓伯和刘龙都不说话了,因为王永宜说的是事实,满清时期的国家实在是太无能,太让每一个龙的传人心痛了。

王永宜叹道:“就算是在教育上,我们和西方的差距也很大。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家长从不帮助孩子辅导功课,他们认为:如果家长是老师,那孩子学校的老师做什么?如果孩子做作业出了错,他们也不给孩子正确答案,会让孩子再思考,他们认为,人哪有不犯错误的,不出错,怎么提高?他们很注重孩子的自信心,从来不打击孩子,不说小孩怎么笨,总是不断地夸奖.他们也不会让孩子牺牲周末玩耍的时间去学习。在我们国家,父母之间总以子女的学习成绩为荣耀。在西方,父母之间谈孩子的学业不多,孩子的成绩更是自家的事,别人管不着。”

邓伯不太理解的问:“望子成龙这是我们的传统来的,这也很正常啊,没什么不对吧?”

王永宜苦笑着摇了摇头,说了一大番说话:“就是这个望子成龙,我们现时的教育总是对孩子期望过高。小孩子被支配、被指责得太多,会变得脆弱,他们最怕犯错误,最怕失败,所以为了避免错误,反而放弃了提出问题的机会,放弃了在失败中学习的过程。长大后,孩子不仅失去了创造和想象的能力,而且会变得患得患失。因为被强压后学习到的知识、思维、逻辑和推理,是被动的。在当今竞争如此无情激烈的世界里,唯有强者方能出成就。我们的教育体系不是塑造一个真实的孩子,总要把孩子变成自己所希望的样子。没有给孩子一个想成为自己的空间,而是别人怎么做你也要怎么做的盲从产物。兴趣对于大人和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让一个人去做不想做的事,只会事倍功半。尊重孩子,把他看作一个平等的人,与你享受平等的说话权利,批评权利,反抗权利,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更不一定会有出息。我们很多人一再强调自己的基础教育有多么扎实,别国孩子的数理化有多么差劲。但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人家这些被我们认为差劲的国家,却是处在世界科技的前沿。”

邓伯和刘龙都沉默了,他们都不是普通人,眼光和见识也不差,自然明白王永宜说的虽然让人有点痛心,却也是无奈的事实。邓伯过了一会才抬起头来对王永宜道:“难怪你当初回来这里做校长要和县府的那些人说好条件了。”

“是的,我当初就和他们说好了,如果让我来做罗中的校长,只要是对学生好的事情,就必须按我的想法和要求去办学校。否则的话我马上走人!”王永宜眼神中闪过几丝欣慰,目光坚定的说道。

“这些年来罗中在你手里是办得有声有色,走出去了不少的人才,放心吧,你的愿望也会慢慢实现的。”邓伯安慰起王永宜来。

“这条路还任重而道远啊!不过,能认识到你才让我身体有继续革命的本钱,要不然十几年前我就去见阎罗王了。”王永宜有点唏嘘的说。

“这个也是我们两个老不死的缘份吧,要不然我也没机会认识你这位大校长了。哈哈哈~~~~~~”说起过去,邓伯开心的大笑起来。

“你小少在这挖苦我吧,我这个校长在别人眼里可能是很了不起,但相对比你所医疗过的一些病人却简直是微不足道了,你这老头子手中掌握的能量其他的人可能会不知道,但绝对别想瞒得过我。”王永宜瞪了邓伯一眼道。

“呵呵~~~,别说这些了,我现在只是个去你家蹭饭吃的老家伙而已,其他的什么都不是。”邓伯赔着笑面说。

王永宜见邓伯绕过这话题,他也没有再说什么了。

刘龙在一边听了王永宜这么一番关于中西差异的长篇大论,心中却是感触良多,他当初开美味居一个原因就是想着到时把快餐企业做大了,让华夏的数千年饮食文明可以发扬光大,能和洋快餐一争高下,甚至走出国门,可发走向世界!而他所掌握的那些知识只是自己前世的记忆和咨讯,还有就是依靠着一颗开发得比别人好的大脑,看书加上自已领悟回来,他还从来没有接触过象王永宜这样对文化有深入研究的专业人士,所以今天王永宜所说的对于他来说实在是获益非浅啊。

刘龙很认真的问王永宜道:“那么王伯伯,这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又都有哪些呢?”

“怎么?小龙你对这个也有兴趣?”王永宜不解的问道。

“能有机会学多点东西来充实自己是好事嘛!”刘龙笑着道。

“好!小龙你这种态度很好!那我就说说吧。”王永宜很满意刘龙的表现,停了一下继续说下去:“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方饮食习俗,不论在其观念、性质,还是在其方式、对象等诸多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是非常鲜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