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徐晨之论
作者:3舟轻扬3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57

"啊!”刚刚渡过黄河的孙权军大帐中,周瑜被梦中可怕的情景惊了起来。.

“怎么了公瑾兄?”一旁正在研究地图的孙权关心道:“你这几天想尽办法避过途中黄巾军可能的伏击拦截,就没睡过好觉。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冀州你就去好好睡一觉吧。”

周瑜喘着粗气还没有从刚才的恶梦中完全脱离出来:“我,我刚才梦到,梦到主公和伯符被杀了!”

孙权闻言一愣,眼中杀机一闪而过,犹被恶梦惊得心魂不定的周瑜却没有发现。“这怎么可能?如今我军新定江东得到无数地盘队军谋士猛将,实力正盛,而且黄巾军在江东的实力极为薄弱,谁又能在这个时候攻打我军?就算被人进攻也更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就被击败吧?更不用说我父亲和大哥武艺绝顶天下间根本无人能奈何得了他们了。公瑾,你多虑了。”

周瑜点点头表示同意,旋又摇头道:“这次全取江东的确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实力,但不知为何我总觉得此次取得江东太过容易了。我们周氏在江东也是多少年的名门世家了,张涧在江东的影响力确是惊人,但我们怎么一直没发现竟可达到这种地步,仅凭其三寸不烂之舌王朗便乖乖投降,严白虎的部下就肯杀主来投?”

孙权不露声乐地笑道拍拍周瑜的肩膀:“行了行了公瑾兄,我知道你一向心思谨计谋多,就不用在这里卖弄了,影响力这东西哪里有人能说得准,再说难道张世叔会通过把江东全都替我们拿下这手段来害我们?你真是想得太多了!”

“罢了罢了”周瑜也觉得自己太疑神疑鬼了,不就做了个恶梦吗?“两日后我们即可到达邺城。依主公之策此次北上我们要广泛结交好友,为我们彻底稳定江东争取时间,同时暗中扯袁术军的后腿绝不可令其在这次大战中立下过大的功勋。到时候一定要牢记这些事情。”

孙权听得袁术之名面容阴冷地道:“当年讨董之战袁术背后断我军粮草致使父亲大败差点身死,我就算互也不会忘记这个仇!这两年为了避免被两面夹击父亲一直对袁术委以虚蛇受尽了委屈。哼!待歼灭张角之后下一个就轮到他了!”

“不要意气用事!”虽然孙权是二公子,但因着周瑜的特殊身份仍然可以以兄长的身份训斥他:“不要对袁术一方流露出明显的敌意,真要对付他们也需要在暗中进行,要成大事必须学会克制自己,明白吗?”

孙权欣然道:“放心吧,我懂得分寸的。看吧,公瑾还是多关心一下我们的任务吧。不过既然我们已经将目标定在了袁术身上,那刘备军方面……”

周瑜迟疑道:“依我看来刘备既然已经掌控荆北那么在拿下袁术之后便立即会成为我们的最大劲敌。所以曾向主公建言不必与刘备过从太密其此次北上仅派千人之众必会得罪江北各路诸侯,我们正可暗中予以挑拨表面上只要过得去令我们不会成为其首要的进攻目标以免影响我们对付袁术——实际上这种可能性也不大,刘备军不会不知道我们的实力。不过主公却并不赞同。唉,主公却太过英雄主义,一心要待得将来与刘备军战场上决胜负。”

说到这里周瑜不由苦笑一下:“刘备确也算得上英雄,但这哪里是英雄惜英雄的时候?正英雄刘备乃一代英雄所以才不好对付。待我们千辛万苦击败刘备之时,袁绍或者曹操恐怕已经统一北方多时了,那只会让他们坐收渔人之利而已。更何况我们跟刘备军讲英雄但他们会不会耍阴招谁又知道呢?”

“既是如此,公瑾兄便以你的想法去做好了啊。”

“这……”周瑜惊奇地看着面前这一直行事低调的孙权,没想到了竟也这么有自己的主见。“仲谋便不怕主公责怪么?”

孙权耸耸肩道:“我们一心为势力着想父亲如何会深怪呢?再说了挑拨的事情都是暗中进行你我不说父亲又如何会知道?”

周瑜大喜道:“好!以前为兄倒一直小看了仲谋,想不到仲谋到是如此有担当。好!今次在冀州便让我们大干一场!”

“哎呀哎呀!”刚刚到达自己的大营接受瘳琴徐晨等人的热烈欢迎,已经醉得不省人事的赵云立马就清醒了过来,“本来还以为已经轻松应付过去了,没想到还是有人有放过我啊。”瘳琴等人都没听明白是怎么回事,只见赵云转过头向着寨外高声叫道:“六姑娘当时席是不是颇替我们说了几句好话吗?怎么现在却又跟踪赵某至此呢?”

瘳琴等顺着赵云的目光看出去,大门哨兵更是大吃一惊,有人接近他们却未发觉可是严重的失职呢!

赵云话音刚落果然便见众人的视线死角里蹿出一名紫袍女子慢慢走近大寨。士卒正要包围上去,赵云挥手下令放行。待其走近一看,果然是袁家六姑娘袁杏。

瘳琴已是大为不悦地道:“袁姑娘,虽然我们都是友军,但姑娘如此跟踪我军主帅,只怕非是光明正大的行为吧?姑娘便不怕引起大家的误会吗?此事一旦传了出去,只怕其他势力也会怀疑贵军的诚意吧?”

袁杏微微一笑拱手道:“杏儿举动却有失礼之处,不过我相信子龙将军乃是胸怀大度之人不会与我这小女子一般见识吧?”

赵云笑道:“六姑娘说哪里话来。只要贵军不介意我们兵少力弱帮不上大忙,我们便谢天谢地了,怎么敢与六姑娘见识什么呢?”

说到这里袁杏立即拉下脸来:“此正为杏儿想请教赵将军的最重要问题!当时在席间虽不方便直接质问贵军,但杏儿仍不能放怀为什么玄德公仅派赵将军领千人北上!袁刘两军一向交好,曹军多次兵压新野之时我军也多次在北方进行牵制。现在我父号召天下团结一致对付黄巾军,各路诸侯莫不积极响应。但我们一直倚为盟友的玄德公却当着天下人的面给了我们一记耳光!这便是盟友所为吗!”

“袁姑娘此言是否过分了呢?”袁杏闻言看去,竟然是那个“小花痴”。完全没有上次的花痴模样,此刻的徐晨竟对着袁杏横眉相对,别说,还真有那么点帅气。“没想到六姑娘也与那些人一样一味斥责我军兵少我军兵少!但袁姑娘可曾想过我们派来五六千兵马又会如何呢?”

“这里只有袁姑娘一人我们也就不必顾忌了。如今我军新得荆北蔡氏残余势力仍极为庞大,黄祖等将其心未定,我们必须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压制他们。是!我们的确与黄巾军许多部队关系不错,而一旦我们真的派出大军北上那么他们必须感到被背叛而倾力来攻,那里我们内外交困如何能守得住荆北?到时荆北三郡全部沦于黄巾军之手难道便是六姑娘愿意看到的结果?”

“再说此次联军围剿张角。你们都说我们仅派千人北上根本出不上什么力,只是来应付而已。那么徐晨倒要请教!欲平定黄巾之乱难道凭成千上万的大军便足够了吗?徐晨敢问六姑娘,自上次黄巾之乱后,朝庭早已经推行新政稳定流民分以土地,之后董卓之乱各路诸侯分掌各地仍然都继续推行此策,为何时至今日黄巾军仍有如此可怕的声势?”

袁杏闻言不由俏脸一红。她当然清楚因着新政的措施虽可稳定流民但却是严重地损害了以他们袁阀为首的大门阀的利益,因此她父亲在施行之时只是做做样子。因为如果真要执行起来他们袁家便会首当其冲,而如果袁阀不做表率又如何能令其他门阀心服,故此最后也只能一拖再拖不了了之。

“新政不行则流民不定,流民不定则黄巾不可平。张角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今天我们剿杀了张角明天又会出现吴角孙角王角林角之辈。袁姑娘,我家主公在新野之时推行的政策想必袁姑娘早有耳闻,其效果如何天下人也都有目共睹。敢问六姑娘,到底是谁在尽心竭力地想平定黄巾之乱呢?是我军还是袁军曹军又或其他势力!”

看着慨然而谈的徐晨,袁杏乃至赵云瘳琴等都不由刮目相看,此子如此年纪竟有这等见识,将来成就何人可以相媲!

(本来今天去外公家,以为又更不了了,没想到最后还是码出来了,呵呵,马上来上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