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这章前,发现掉了一个收藏,心情很郁闷……】泪求鼓励!
——————————
不出一个月,淮南的雨季便到来了。.
时常有连绵六七日的细雨,润泽大地,便见乡间有农人戴笠出耕,辛勤劳作。
又间或有滂沱暴雨袭来,却不足半日即止,县城里道路上也少见积水,原来降水顺流纳入路旁暗沟,最终导向城外河道。
如此淮南,虽为鱼米之乡,百姓生活安康,但平静的生活终究还是要被这动荡的时代所打破。
刘子扬骑在一匹三岁的黄鬃马上,在后山一处平整过的训练场里漫步巡行。周泰身着玄甲,手握三尺长的环首刀,护卫在刘子扬的马旁。
这马儿是匹小马,个头虽不高,样貌却好,脚程也快,因而刘家买进时,竟耗资三万钱。不过东汉时,中原马少,战马价格居高不下,就是最便宜的也要近两万钱。
训练场地当中,一百多条青壮汉子,整齐的排出队列,在号令兵的指引下,操练战阵。主持训练的将官,是个面色黝黑,气色阴郁的中年人,却是周泰的父亲,刘家的老仆周宁。
当日,刘普要两个儿子选择操练步卒,或新建弓箭兵,长子刘涣一如既往的唯唯不争,次子刘晔却自称年幼,恐无力承担。最后,刘普自己拍板,令刘涣操练步卒,以家将刘彭为辅;又令刘晔组建新军,以老仆周宁为辅,周泰为刘晔侍卫,护其安全。
其实,刘普自然知道,自己两个儿子年纪都不大,并且没有军事经验。所以,其实两个任务的执行,实际将由刘彭和周宁完成。但是,带兵经验正是在带兵的过程中得来的,若不给他们锻炼,永远也不能获得。
刘彭出身刘家旁系,今正值壮年,力大骁勇,武艺精熟,是员猛将。周宁比刘普还要年长五岁,原是阜陵王**中一军司马之子。那军司马当年因犯重律,当获死刑。当时的阜陵王刘代怜其才华,把他收为家仆,是以免于获罪。
刘代死后,护卫其幼子刘普,迁来成悳的便有周宁之父。周宁得其父亲传,武功、兵法都颇为不凡,但性格阴翳,和其子周泰也不大相同。刘普建私兵时,便曾得到周宁的协助,但周宁不愿掌兵,只愿在刘宅后园里,照顾刘涣、刘晔兄弟。此次,刘普要从两个儿子中选其一,来新建射声屯,也是为借机让周宁出山。
汉军编制中,弓箭兵隶属步兵,称射声士,其统领可称为射声校尉。这个官名,是汉武帝所置,原是护卫长安的八校尉之一,待诏射声,秩比二千石。
射声者,闻声而射也。是指在黑暗中也可以闻声而射,形容射艺高超。自古汉人重视射艺,列入六艺之中,是天下士人的必修课。
射艺,有两个难点:一是准,二是远。前者可以多练习,后者必须力大才行。所以,选拨射声士通常是看能开几钧弓。汉武帝时,选拨射声士的标准是开四钧弓。四钧即为一石,折合后世的市制一百二十斤。
初时,刘子扬依周宁的建议,在刘家的青壮家仆中选拔,虽然选拔的范围近千人,但能开四钧弓的只有三十四人。刘子扬打算在县里贴出告示,招募能开四钧弓者,但周宁却提出反对意见。
周宁以为如此征兵,会为郡国官署所忌,有可能招惹祸端,不如私底下寻找大力者。即使凑不齐一屯百人,也可先行操练,以宁僭毋滥为原则。
“宁僭不滥”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若不幸而过,宁僭不滥”。从这个词的使用上,刘子扬再次感受到了周宁的才学,奴仆之中尚有此等人才,大汉天下,不知埋藏了多少英雄。
周宁的意见,立即被刘子扬采纳。他是历史系毕业的,当然清楚古代官家对民间武装的态度。原本那发榜纳贤的主意,也是一时头脑冲动。未来乱世兴起,诸侯林立时,当然可以公开征兵。现在,还是不要明目张胆的好。
刘子扬被刘普点名建新军,自然也考虑了刘普的心意。新建私兵的难度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尽管即使建成也不过一屯百人,还比不了交给刘涣的两百精兵,但他还是觉得刘普在对自己有意栽培。因而刘子扬不愿意失败,不想去对刘普说:“父亲,钱粮我给您省下了一半,因为我招不满人。”
正当他忧虑之中,周泰却来禀报,蒋钦和他的属下回寿县了,听说周泰做了刘晔的侍从,想讨个机会晋见刘晔。
刘晔大喜,他早想见见这位历史名人,但因听周泰说,蒋钦带人去鄱阳湖办事未归,才作罢。当下便立刻请了蒋钦来。
蒋钦是时年二十,身高七尺七,在淮南算是中等身高,当然比此时的刘晔与周泰都高出很多。蒋钦来时,身穿灰色粗布的褥衣,青巾包头,衣装俭朴,人却精神抖擞。他两眼不大,但颇有神采,上唇蓄一字胡,下颌有三寸黑须,看起来很成熟。
刘子扬很亲密同他招呼:“久闻蒋头领义气豪勇,今荣幸得见。”
蒋钦却恭敬拜礼道:“不敢当晔公子盛赞。钦素知晔公子高才,月前听闻公子诛杀佞人,更知公子信勇有德,遂心生仰慕。如钦有幸,愿求公子接纳,奔走左右,如犬随行。”
这席话,听得刘子扬头脑发懵。原本周泰不是说,这蒋钦只是想学武经兵法么?怎么会提出投靠自己的意图?
蒋钦见刘晔不应声,更是一揖拜倒,更加诚恳道:“钦虽无才,却知淮南之安,或为一时,黄巾之乱,久难消弭。刘公乃天家贵胄,阜陵王裔,安居成悳,素惠百姓。晔公子德才兼备,天下之英华,当可护卫乡土,安定淮南,钦愿携九九虎狼之士相从,但求公子不弃。”
九九八十一。刘子扬心底算计的清楚,这蒋钦还带来八十一人,无论他投靠自己是否诚心,这些人可得留下,或许可凑齐新建射声屯的缺员。
如此,刘子扬当然是扶起蒋钦一阵夸谢,又命他带来那八十一名属下,接受周宁的考核。这结果却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蒋钦手下的八十一员好汉,足有六十八人能开得四钧弓,一并编入射声屯,得射声之士一百零二人,遂建制圆满。而其余的十三人仍由蒋钦带领,依照步兵操练,做为刘子扬的卫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