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节 血色肤施(五)
作者:染血的羽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757

让步兵和骑兵赛跑,显然是不明智的选择。那么,既然跑不掉,那就只有战了。

此时,显然那边冲过来的匈奴骑兵也看到摆开阵势准备迎敌的秦军。匈奴骑兵在距离秦兵阵有足足五百

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大队的骑兵搅起漫天的扬尘,空气里弥漫着尘土的气息。战马不安的踏着前蹄,马

背上的战士面色肃杀的注视着前方,手中的弓弦上此时早已经搭好了狼牙箭。与秦军的青铜弩矢形成针尖

麦芒的对峙。

等待尘土散尽,这边的秦兵终于看清了这些匈奴人的面貌。这些匈奴人和秦人以及原先六国的人样貌

极为的相似。只是身上的穿着有些不同。秦人一般都是布衣,这是取决于他们所属的耕织文明,也称作农

耕文明。而匈奴人则主要是皮衣,这是因为他们是草原上的游牧部落,也就是游牧文明。

这些匈奴人体格矮小,但是却短小精悍,皮肤黝黑,透出隐隐的爆发力。眼睛基本都很小,但是那双

眼睛里却有着他们的精悍和霸道。一身的皮衣,背上背着革质的箭囊,里面插着雁翎做的羽箭。头发千奇

百怪,梳着各种各样的头型,有的甚至是短小的辫子,而更有一些把头发完全的剃光,留着满脸的络腮胡

子。

而在这些匈奴人之间,更是可以看到不少此时还光着膀子,要知道现在虽然是四月,但是北地苦寒,

这些匈奴人却完全不在乎,可以看出他们身体的强壮。

“这些人刚经过杀阵,你看,他们此时的眼睛里都充满着血色。显然长时间没有休息。而那几个,更是

身体有伤,在看那匹马,马腹上还挂有狼牙的箭矢,还有那个战士,他的右边眼睛应该是被匈奴的马刀砍

出的伤口。”看到这些匈奴人停在了那里,赵奎仔细的向这些匈奴人看去,却看到了这些微小的细节。但

是,就是这些细节,让赵奎不得不注意。这些匈奴人刚刚经过战争,而看他们身上的伤口,这场战争发生

的地点,应该不是这里,而是匈奴,他们是在和匈奴人战争之后来到的这里。难道,匈奴发生了内讧,或

者,这些匈奴人在佯装着内讧。可是,佯装说不过去,因为他们没有在秦军面前装出内讧的必要。

赵构听到自己的太子赵奎这么说,就顺着赵奎的指点看去,果然看到赵奎所说的几道伤口,明显的是

匈奴的兵器和箭矢所为。

不过,此时,可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要知道,匈奴和秦国本来就是势不两立,蒙恬更是带着三十万

的秦军,北击匈奴七百里。匈奴和秦朝的关系,早就势同水火,此时,自己的军队和匈奴相遇,显然是有

一场硬仗要打。

就在赵构准备迎击匈奴骑兵的冲锋的时候,却看到对面匈奴的骑兵从中间分开,让出了一条小路。从

那条小路之中走出了一骑。这样的场面自然让赵构想到,出来的应该是这队匈奴骑兵的首脑人物。

不错,走出来的确实是匈奴的首脑人物,不过,这个人走出来的时候,却让赵奎和赵构都是吃了一惊

。因为,这个人不是一个男人,而是一个女子,不但是一个女子,而且看对方的年纪,应该是不到二十岁

的样子。这队匈奴骑兵的首领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孩子,这不得不让赵构和赵奎吃惊。

只见出来的女子一身都穿着红色的动物皮毛做的衣服,皮衣的样式短小紧缩,隐隐有盔甲的形状,透

出匈奴少女姣好的身材。她的腰间系着一把宝剑,剑柄也是红色的木质,而剑鞘却不是一般的木质剑鞘,

也不是金属剑鞘,却也是红色动物皮毛所做。宝剑明显不是匈奴的兵器,也不是秦国的样式。她的身后背

着一个箭囊,看样子做工也比普通人背的箭囊精巧细致了许多,而箭囊里插着的几根羽箭,全部是一色的

白羽。她的脚上也是一双短小的红色皮靴,上面毫尘不染,一点也不像是风尘仆仆,御马赶来的样子。赵

奎和赵构都分不清她身上是什么动物的皮毛,也辨别不出他背上箭囊里的羽箭到底是什么飞鸟的鸟毛。而

她的身后还披着一条白色的皮氅,护住了大半的身子,那件皮氅赵奎倒是认识,那是用草原上的雪狐皮做

的,雪狐的皮毛在草原上也是极为珍贵的东西,这个女子能用雪狐皮做成大氅,显然,这个女子在匈奴的

地位绝不会低。

当两人注意那个女子的面貌时,却被眼前的女子面貌深深吸引了。那是一张多么纯美的脸庞呀!那种

美,丝毫没有粗犷的草原情节,倒是像极了岭南的青山绿水,极为的干净和清秀,朱唇皓齿,玉秀琼鼻,

黛眉微蹙,白玉无瑕。尤其是一双眼睛,像是被云雾遮住的两潭碧水,又像是星云缭绕的璀璨星辰,亦或

者清清碧水下掩藏的两颗灿烂晶钻。

那是一双带着忧伤的眼睛,那种掩藏在美丽之中的忧伤。也带着淡淡的困顿,而这困顿恰到好处,透

出点点的疏懒。

她的头上顶着一顶红色的皮质帽子,帽子下是如同黑色瀑布一般的长发,只是此时这些长发梳理成细

小的辫子,在北风中随意的飘散。

她从人群里出来,站在整个匈奴骑兵阵列的最前面,向着前面的秦军军阵看了一眼。

在那一刻,似乎整个秦军军阵里的人都可以看出这个女子的哀伤,他看着带头的两个秦将,一只如同

羊脂白玉般的手握在了剑柄之上,宝剑抽出一分,剑锋之上,却像是冻结了万年的寒冰,散发出冰冷的寒

芒。

“你们谁是扶苏?”那个匈奴的女子此时却用秦朝的语言向着这边问话,她说这句话的时候,丝毫没有

任何的生疏感,显然,极为的精通秦语。

这个女子问话,此时的赵奎和赵构才从注视中醒转过来。听着这如同天籁一般的声音,却也感觉到这

声音里的冰冷,像是一把近乎完美的冰冷的刀。

“你若是找扶苏,你就找错人了。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扶苏在哪里。”赵奎强制性的稳住了自己的心神

。他当然可以感受到那个匈奴女子问话中的杀意,那种令人感觉冰寒彻骨的杀意。赵奎自然想到了,这个

女子之所以带着这上万的匈奴骑兵,自然是找扶苏麻烦的,也不知道扶苏怎么得罪了这么一位女子。

“那你快说,扶苏在哪里?”女子的声音依然冰冷,但是手中的剑却已经归鞘。

“肤施城南,你们沿着去肤施的路一直往北,自然可以找到他。”赵奎向这个匈奴女子答道。

那个匈奴女子听赵奎这么说,一甩马缰,身下的战马已经奋蹄向北,这队匈奴骑兵如同天边的云团一

般,向着肤施城的方向席卷而去。

等匈奴骑兵全部转北,这将近四万的秦军才从紧张的对阵中松弛下来。

本来还以为有一场血战的赵构和赵奎,却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两人都不禁松了口气。他们来这

里,本来就不是与匈奴交战的,当然是能避免和匈奴接触就避免和匈奴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