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疲劳战法
作者:封陵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399

下首走出一员二十左右的千夫长。.因为他那些老将们已经拿不出对策来了,所以这次章邯召开的了全军会议,千人以上的包括千夫长都在此列,这位正是代职千夫长熊宁。他原先是失手刺死同庄的村民,县尉念在其还未行冠礼,又是自行投案,按秦律免去死罪,发到骊山。扶苏登基大赦后,他从军。并以优异的成绩夺得了千夫长,但秦军有军纪,未获得战功以前,各级军官都属代职。

熊宁挤出队列,看看周围众将,欲言又止,转身欲回到人群中。却正巧被章邯看到,章邯唤住千夫长熊宁问道:“你有良策?”

熊宁停下脚步,转身面对着章邯羞涩的说道:“不知算不算良策。”

章邯诧然,但此时已没有人能说出好对策,听一听这千夫长所说,也许会有收获:“你且说来听听。”

小将暗暗打起,紧张的说道:“末将以,以为要速攻的话,用疲劳战法最好。”

“哦,继续说下去。”

“疲劳战法,就是把大军分成多队,轮流佯攻,但一定要做到逼真,不过后续每次都要在士气上做相当的减少。从早上开始,连续一天,到黄昏时,估计敌人就会麻木了,到时再一鼓作气攻下一门。”

听完熊宁的解说,章邯两眼发亮,不禁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以前读过兵书?”

熊宁躬身说道:“回将军话,我叫熊宁,以前是骊山刑徒,逢陛下大赦,这才得以重生,只是在家时读过几本书,没读过什么兵书。”

“哦,那本帅就再给你两千人队,第一此和最后一击都交与你如何。”章邯眼含笑意盯看着熊宁,不住的点头“嗯,是个可造之才,缺少的只是经验,如若我再指点一二,相信他一定能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样大秦岂不又多了员虎将。”

闻言熊宁心内一热,连忙双膝跪地,大声说道:“万死不辞。”

章邯立时起身,拔出一枚将令:“熊宁,卫周,马佑,邓炳,马宝,元义方。”

“末将在”

“明日辰时初,各领军三千,分次攻击南门,每次下来间隔半个时辰,直到酉时熊宁部做最后一击,其余各部严围邯郸。”

“嗨。”

次日,章邯以熊宁所说的疲劳战法,打击张耳。

鼓号响起,熊宁带领着两千人肩扛云梯急急贴上城墙,众人高吼着,扶着云梯就往上爬。为首士兵手中的盾牌刚举过城垛,城墙上就呼呼啦啦落下大片碎石,滚木,接着几架云梯被掀翻,在丢下了几十具尸体后,熊宁率领大队后撤。半个时辰后卫周又是以同样的方法丢下几十具尸体后撤。

张耳起初每次听到呐喊声都是急急冲上城墙指挥应战,可起初三次秦军还丢下点尸体,之后就是攻城的云梯刚架设好,城墙上的石头正欲待发时,秦军又呼呼拉拉退了回去。前后几次的虚攻,张耳就有点疲惫了,感觉这是迷惑自己,也许章邯还有后手,“难道是虚攻我,主力却去截我的后路?”想到这里不禁后怕,忙派出精锐斥候杀出重围向巨鹿郡的陈余求救,但前后几支人马都被秦军杀回,这更让张耳担心,连连派出小队三处杀出。

可这边第六次的攻城又开始了,张耳看着城下涌来的秦军,以为又是虚攻,就没做计较,竟自顾自的回府中去喝酒去了。可当他漫步悠悠的走下城墙后,还听见身后有呐喊声,忙回头看看,却正遇南门退下来的士兵,张耳看着这些争先恐后向回跑的赵军,拔出长剑边砍边吼着,让他们重回南门,又唤副将去别处调兵回来防守。

可为时已经晚矣,他们这些未经多少战阵,又没有接受过训练的农民,怎能抵挡住已经训练月余的刑徒们,此时的刑徒个个奋勇向前,都想洗脱这身罪名,最好能再博个功爵。熊宁带领所部挥着新制大刀冲在最前面,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一到城墙下,就直奔城门,城外等候已久的轮流攻城的将士们,争先恐后的涌入城内。

看着秦军杀人不眨眼的秦军,黑色的军甲,压得农民军喘不过气来,先是一人大吼着向回跑,接着越来越多的赵军朝城内拥挤,就连刚上来援军,也被人流冲的七零八落。

秦军杀入城内,方站稳脚步,就大队三分,朝东门,西门,邯郸府杀去。张耳几次欲率队突围,却都被自家队伍给挤回来,等他梳理好秩序时,四门已全部陷落。张耳不甘心,又带着为数不多的亲兵朝北门杀去,却在半途被所谓的亲兵们给砍下了脑袋,至此邯郸城内六万赵军,除被杀,践踏而死,逃入民宅的,投降的还有三万多人。

这场仗打的干脆漂亮,己方以伤亡不到三千,就攻下了坚城邯郸,斩杀叛军两万余人。自从出函谷关以来,这还是章邯第一次打得如此轻松漂亮的仗。心情高兴到极点,不顾邯郸城尚未稳固,就大设宴席犒赏军队。席间鉴于熊宁作战英勇,特向三世请爵赐封,并自授熊宁为裨将。对于这次刑徒们的表现,章邯很是惊讶,心里不得不佩服三世的眼光,亡命之徒组建的军队,战力是比不上秦军主力,但他相信也许要不了多久,这又会是一支主力军。

在邯郸休息两日后,大军直扑巨鹿郡。巨鹿郡现在是北方最大的叛军地,城内有军八万余人,不过大半都是新进的百姓村夫,就连兵器还不能做到人手一把。战力不用去想如何。可巨鹿郡守将陈余并非无能之辈,大主意不行,可鬼点子还是有的。

在章邯大军到来之际,就沿着章水河支流玉井河拆除所有桥梁,并一边派飞马探子向张楚王陈胜厚着脸皮求援,又派出城内四万精锐沿着宽两百米的河岸驻防。既然陈余有了准备,沿途的桥梁又都被拆毁,剩下唯一的办法,就是休整渡水木筏。大军就在玉井河岸驻扎,章邯命士兵们砍伐树木制作木筏。

而陈余又派出两队人马,一队由两千骑兵组成,只是村民组成的骑兵和普通骑马的没多大区别。唯一多的就是身有甲胄,腰胯长剑,这些可都是陈余的看家之宝,随张耳征战也就攒下了这点保命的家当。另一队则是几十名士兵赶着马车,两队人马争先恐后的往上游赶去。

辛苦了大半天总算做好了可同时供万人过河的木筏,章邯大令一挥,开始强渡玉井河。章邯只顾自的下达命令,却未了解士兵的情况,导致第一次强渡以失败而归。

(这两天要修改前面三万字的章节,预计三天修改完毕,有点久哈,只是白天要上班,晚上不能太晚咯,在这三天内可能先做每日一更。也就是八点的一更吧,从四号开始。手里是有存稿,但每章都是要改后再传,就这前面好多章节在十万字申请的时候还是要改的,情节不会动,只是会增加些细节描述和动态感,不喜欢重复的朋友也可以略过前面的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