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章. 大烟大炮
作者:无忧小轩主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403

现在婆罗洲的事情布鲁克就雇不了了,兰芳军队和归化的土著达雅武士对于不肯归化的达雅和其它族群,接连几次大规模清剿,兰芳势力范围迅速扩充,种植园、矿山一个接一个的圈建。.近乎野蛮的圈建,以山歌式开拓的名义,将兰芳实际控制范围扩大了几倍。

通过横行南洋的船队带来的中国移民,可以说成群结队,不说兰芳,连布鲁克统治下的沙捞越地区的人口,也增加迅速,就是深入岛内的新种植园、矿山就已经有了上万人。种植园和各个矿山工厂都组成了护卫队,若干个护卫队组成联合防卫队,几个联防队组成防卫总队。兵民一体以就是兰芳适龄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会开枪就是战士,能干活就是士兵。保卫自己的饭碗,就是一手拿镐一手拿枪,最简单的理由。矿工、农工是兰芳国民军的主力。

大清国也不消停,这年5月,清军程学启部攻菎山,慕王援军失利,昆山失守。李鸿章三路派兵进窥苏州。北路以同知李鹤年从常期进攻无锡,南路以总兵李朝斌率水师进攻吴江,中路以总兵程学启从昆山出发直接进攻苏州。

忠王李秀成以苏州危急,往来于天京与苏州之间,布置防守事宜。苏州城防实际由慕王谭绍光坐镇指挥。清军首先占据苏州附近各要点,切断交通线,孤立苏州。

自7月29日起,清军连下吴江、震泽,攻破太湖洞、东山等处长毛营垒,收复江阴县,占据苏州南部宝带桥。

10月9日,忠王李秀成率纳王郜永宽、祥王黄隆芸、来王陆顺德、趋王黄桂章、纪王黄金爱及忠二殿下李士贵等与清军大战于无锡大桥角。稍后,太平军与清军再度激战于无锡、苏州郊区一带。

11月27日,戈登率常胜军步兵与炮兵夜袭娄门栅寨,清军程学启部数千人协同作战。四十六门大炮,猛轰栅寨。

清军和常胜军的强大攻势,使得忠王李秀成主张放弃苏州和天京,将全部太平军转移至广西。慕王谭绍光反对此种意见,主张坚守苏州,奋战到底。

但有不想打的,太平军的纳王郜永宽等人与戈登约降,准备杀掉慕王谭绍光,集体向清军投降。

12月4日,谭绍光于苏州慕王府会议厅召集纳王郜永宽、康王汪安钧、比王伍贵文、宁王周文佳、天将汪有为、范起发、张大洲、汪怀武等聚会,会议当中,康王乘机抽出匕首刺杀慕王,然后献城投降。

戈登得知很是高兴,自己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降苏州,这不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一人能当百万兵嘛。马上入城与纳王等诸王会谈,劝这些人去见李鸿章正式进行投降仪式。

要说戈登还是老实,就以郜永宽等人提出的条件,不剃头、不改编、不缴械,就这条件还叫投降?还别说李鸿章不答应,换谁也不答应呀,不是诈降,绝不是,简直就是不降。不把他们杀了才怪。郜永宽等八个也缺心眼,这样的条件能接受,还单叫他们几个过去,能没乍?他们还就去了,当场被拿下砍了头。唉,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刘玉辉听了大笑:“哈!李大人这招真毒,有背信弃义之嫌不说,他一点也不顾及戈登死活,他可仍在苏州城内纳王叔父家作客呐。”

江四水说道:“是呀,当时苏州城内还有不少武装的太平军士兵,在诸王消息未被证实前,几百名人就围了戈登。幸亏戈登身边陪同的中国翻译有智,对太平军士兵讲情,表示只要留戈登一命,可以保证他们这些人的生命安全。经过一番周折,戈登终于脱险。”

“要不说傻人有傻福呢?”

“嘿!戈登回来,得知几个降王被集体处决,气愤至极,发狂一样寻找李大人,想和对方决斗。”

“哈哈!李鸿章老奸巨猾,还能让他找到?戈登回到常胜军大营,要解散洋枪队。但英国公使命令他继续留任,哈哈!连家里都不向着他,这倒哪说理去?哈哈哈!”贺公子原本知道这事,但现在听起来,还是有意思。

“李鸿章认定洋人个个爱钱,上奏皇帝,赏赐戈登本人黄马褂一件,纯金奖牌一大面,白银一万两。”

“好呀!值了!”郑老大拍了巴掌。

“那是你,人家戈登拒绝受奖,在英国公使劝说半天,最终只勉强接受了奖章和黄马褂。”

“意气用事,谁跟钱有仇?英国人还在乎什么道义之类的事?”

“嘻嘻!他也不是为了李中堂杀降,我看是为了差点丢了他的小命。李中堂和李泰国谈判时都不怕两边拉出来打一仗,还在乎一个戈登?杀了八个降王,苏州城里就是一盘散沙,就是死了戈登,清兵也可以把苏州屠干净了。”

“没错没错。”

……

这事之后,戈登和常胜军高层军官对于满清政府和官员,越发不信任。也是兰芳在其中的作用,洋枪队对于这个负责后勤事务的小帮闲,越来越感兴趣,对于兰芳在大清遭遇到的种种不公平,表现出极大的不理解,继而转为愤慨。看到兰芳对于根本不肯接纳的清国,如此“尽忠”,深为感动。

尤其是美**官,甚至鼓动兰芳自立为国,“独立”与满清。他们哪里知道兰芳的最终目标。不少的军官因此还把自己的私人物品托付商行保管。

在兰芳的诱导下,高级军官们已经开始将所管辖的物资,转移到兰芳控制下的仓库和货栈,并且不再将战利品移交清国地方,直接存进了兰芳管辖的码头货栈,或者直接交给兰芳,或者低价买给兰芳。

不久前,兰方船队阻止了白齐文的劫船行动,就让戈登很是感谢,如果白齐文得逞,对于常胜军在李鸿章和满清朝野官吏眼中的形象大有损伤。现在这样的结果,兰芳船队可以看作是常胜军的辎重队,夺回了船只,击毙发匪和叛党,反倒可以作为他戈登治军有方,临危不乱之举。

戈登也感觉到这个打着欧洲信仰的宗教,谋求一己私利的残暴的野蛮团体——太平天国的时日不多,而洋枪队这支不土不洋的“准军事”军队继续存在的可能性,也就日趋减弱。所以在攻陷苏州后,原本想将3000多长毛俘虏充作猪仔,用兵轮装到海外圭亚那等处英国殖民地当苦工,现在正好送给兰芳做人情。

兰芳对于这样的“礼物”很是高兴。丧失了所谓天国梦想的愚夫愚妇们,倒是干活的好手。

离山口洋不远的小岛,装载着战俘的货船靠了临时码头,蓬头垢面,衣不蔽体,戴着脚镣,用锁链链成一串串的太平军俘虏,步履蹒跚的从闷热低矮的底舱走出来。一个个瞪着惊恐的眼神,环视着这个陌生的地方,也有个别梗着脖颈子不服气,无奈连日囚禁和海上颠簸,已经让涣散了斗志。

“还行,养几天就缓过来了。下田挖矿打石头都行。”刘玉辉笑着对手下说:“好好检查,别有病。洗干净,卸了链子,先喝两顿粥,稀点!别撑死了。”

“那些是女的?”

“是,一共三百七十名。”

“单独关起来,看严点儿,不许胡来!那些没家没业的弟兄还等着呢?”

“是!”下面答应的那叫一个痛快。

不过一年多时间,以兰芳在广东、上海商行或船厂的名义开始在欧洲申报的专利,欧洲人开始有点惊异的看到,原本欧洲的技术在中国或者兰国人手里,开始变得更便捷宜用,由此产生出的改型进比较原型设计要好得多。不久,开始有欧洲人购买兰芳船厂附属的机械厂所生产的零配件。

当签下第一笔法国的零配件定制合同,机械厂经理高兴的跑来向商行报喜,商行也对于这第一笔合同很重视,调来了外籍技师把关。

过了几周,验货的法国人挑剔的眼光暗淡了,对于长着木讷的黄脸的中国工人的技术,不得不佩服。

这以后,欧洲公司定货量快速增加,便宜?是比欧洲的便宜点,质量绝对不比欧洲的差,交货还快。

这工业产品的价钱和利润可就不是农产品可以比得了的了,马上在南洋周边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力,洋人的东西远呐,等你晃悠到好望角,我早就交完货了。就是将来苏伊士运河通了,也比从欧洲运来快多了,少了运费保险费,价钱上当然就更好说了。

枪作早已经扩大为枪械厂了,前期研制的费用,想必欧洲人来说少得惊人,对于兰反复来说已是多的惊人,现在生产能力大大增加,可除了自用之外,销往文莱、詹卑国的数量都不很大,那些小国家,一次千八百支已经不少,就是有心要也得等凑够了钱才行呀。常胜军的一部分武器订单,已经转给了兰芳,但毕竟是用来打中国人,所以总是不乐意。

嘿!忠王李秀成和慕王谭绍光来了信,要求做买卖,搞军火生意,明白表示:“我朝系与清朝争疆土,与外邦毫无嫌怨。”我靠!我成了外邦了?

洋商洋行为了获利,同时将大量军火卖给清朝和太平军这交战的双方,这是经常的。这好事不能让外国人揽了,也是因白齐文事件,让忠王李秀成和慕王谭绍光对兰芳船队另眼相看。

是外国人,又是华人血统,不能让他们帮助清妖。忠王李秀成和慕王谭绍光先后派密使访问船队。反复言明,只杀清妖,并不予他们为敌。这倒是没什么说的,井水和水两不犯。进一步希望他们帮助购买武器弹药,好呀!这不难,把为常胜军订购的武器数量增加一点就可以了。

二十几天后,兰芳一支秘密船队和长毛船队交接,步枪2000支,小口径火炮200尊,火药300桶,子弹12000余发。哈!前装步枪一支三十几两白银算便宜的,这2000支步枪,可就能赚小10万两白银。200尊小火炮那又是好几万两,还有火药、子弹……小发一笔。

随后,发匪、清妖都暗地向兰芳订货,地方民团练勇也送来大把的银子,所有的枪械厂都接满了合同。为了抢着拿到货,不少订单都是先放款再等货。

这两边赚钱的日子还真不错。从欧洲回来的刘玉振乐的直捶叶根生:“你小子真行,咱什么时候能造大炮呀?那价钱可更好呀。”

叶根生说:“我也想,现在的这种旧式小炮,也就是卖给太平军呀、民团练勇之类还行,要和常胜军较量都差行市,装在船上的大炮还在试验,贺公子说快了。”

“不过,我怎么在港口西边看见一艘怡和洋行的飞剪船呢?”刘玉振拉了一下叶根生的衣角,沉下声音问。

“不会是……”

“还真是,这些天已经有不少报告了。”

“啊!你们……我去找总长……”

“小声点!你别急,我和四水他们碰过几次,已经有了主意。就等你回来了。晚上总长为你接风,完了事去你家商量。”

“好!他奶奶的,我不能看着卖大炮挣来的钱都换了大烟。”

鸦片并不仅仅是像茶叶这样道德中立的普通商品,它的威害是一个显见的事实。它是中国近代走向经济破产和政治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形象。殖民列强先是将鸦片输入中国,随后却又认为吸食鸦片是一种中国传来的恶习,舶来品竟成了中国文化的负面象征。

近代日本人态度的转变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典型:明治时期的日本人起初同情邻国的痛苦遭遇,后来却逐渐公开对中国人沉迷鸦片表示鄙视,由此滋生出一种敌意和轻蔑,以及想从中渔利的渴望。

在晚清之际,中国政府对鸦片控制不力被列强视为中国人种上的劣根性,这种观点深深地刺痛了许多中国人的心灵。基督教传教士以及士绅精英都反对鸦片,并最终促成终结鸦片贸易。

病去如抽丝,根除鸦片远非易事——它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一大堆固有习惯和既定利益。兰芳也不可避免的面临到这一严酷的问题。

刚刚踏进总厅大门的刘玉振还没来得及提起鸦片的事,就被一脸坏笑的贺公子和紧锁眉头的陈雨霖,还有摩拳擦掌的江四水按住了,一件天大的馅饼就要掉下来了。贺公子喜的是有戏啦!陈雨霖愁的是没钱啦!江四水嘛,只要是好东西,多少钱都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