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花家聚议
作者:梦回石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797

汉元两千三百六十一年,三月初十,初已三刻。

七闽村落,古镇村,花家后堂,屋外丝雨飘飞。

五本灰色的书此刻正静静地并躺在大堂中央的桌子上,兆丰、兆挺、李有才、王海,王翠云和欧阳雪等六人围坐在桌子边,各自盯着桌面,谁也没有讲话,厅堂里静悄悄,只有屋外的春雨顺着屋檐的角瓦一滴一滴落在地上,似乎在默默地计算着时间的流失。

“咳,咳。。。”年纪最大的兆丰几声干咳打破了一直沉闷的气氛,兆丰拿起一本书,随意地翻了翻,便道:“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这书来自何人之手?二是赠书的目的何在?三是为啥一赠就是同时五个人?四是这书真实性有多少?五是这书能不能修练?这五个问题大伙儿说说看各自的想法。”

“很明显,这书肯定是来自三清观了某个自称‘无为’的道长。这个人到底是谁我们也不知道,一直以来也没听说过三清观有个‘无为’的道长。前年我家进儿和孩子们去三清观偷桃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所以这‘偷桃五小鬼’明显是指他们了。或许是这个叫‘无为’的道长临终前想收个徒弟,可是又不能明着外传,恰好看上了这五个人;也可能是他看上了其中之一,但又担心一个徒弟不一定能修炼有成,干脆就五个人一起传。对于江湖上普通修炼,我和翠云妹妹倒也略懂一二,这大家也是知道的。我和翠云妹妹都觉得这书里的三清修炼诀十有**是真的。但是这毕竟是修行法诀,我们也陌生的很,不敢妄下定论。”欧阳雪说到这里,顿了顿,喝了口茶,便接着说道,“至于最后这能不能修炼的问题,说句心里话,很想让进儿修炼修炼,但又很担心那自古以来的说法。。。”

“我觉的嫂子的话分析得差不多。来这之前,我和父亲也去其他村民家里走访了几户,并没有发现其他可疑家庭。”兆挺接过了欧阳雪的话,看着众人,又道,“具体到底是谁,我看一时半会也不会有个结果的。倒是现在,外面并不太平,如果能让他们暗地里修炼,也许说不定以后对他们大有益处。至于那个传说,我们也管不着,至少这是个机缘啊。我们整个七闽族,虽然也有不少练武之人,但大都是泛泛之辈。就是那些道观寺庙,据说也存在了千年之久,我们却一直都不清楚他们来这里的目的何在。先是传出说是为了这里比较僻静有益修行,后又传出是为了守护七龙山。我看很可能都不是,倒有可能是七龙树,那树也太奇怪了,可能树上有啥东西。”

“大木,七龙树的事情我们普通人也没法子知道。倒是以往我们就是想送孩子去修行,人家都不要,为啥这次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李有才听兆挺说起了七龙树的事情,赶紧接过话,回到正题上去。

“或许是三清观近来人才凋零,这位‘无为’的高人不得已而为之的吧。”一直没有说话的王海插口道。

“说起七龙树啊,我突然想起夫君临走前曾经说过一句话。”旁边的王翠云突然想到了什么又插了一句。

“什么?”大伙儿都被王翠云突然提起兴趣,关于花满天,他们也陌生的很,也就只是花满天初来古镇时有过几次见面,但互相聊得很少。

“夫君曾说过,七龙树不同寻常,百年必有异变。”王翠云看着大伙儿惊讶的眼睛,出口道。

“百年内必有异变?这?变化是好还是坏?”兆丰开口问道。

“这个谁也不知道,夫君当时也只是说会有异变而已。”王翠云摇了摇头。

“咳,咳。。。”旁边一直默默听着的兆丰干咳了几下,众人忙停下对七龙树的议论。兆丰见状,于是开口道:“大伙儿就暂时先不讨论七龙树了,这百年异变是好是坏,我们这些人百年之后还会有人在吗,就是那些娃娃们,他们还会有人在吗?今天现在最要紧的事情是赶紧把这书商议好,夜长梦多啊。”

“对对,大伙儿赶紧先把这事给定了。七龙树的事情啊,兆老爷子说的没错,我们现在可管不着了。”李有才觉得兆丰说的有道理,就接着兆丰的话便应道。

“老爷子,你老见多识广,你看这书怎么处理才好?”王海看着兆丰,诚恳地问道。

“是啊,还是老爷子你拿个注意吧。”其他人见状也纷纷开口说道。

“我觉得这事情既然是个难得的机缘,还是让娃娃们修练吧,且宜早不宜迟。但是要绝对对外人保密,特别是明年的比赛,到时那些道士也在,可千万别漏了马脚。如果真的像传说的那样,万一他们发觉了,估计他们也不会声张什么。只要我们不对外人泄露,这事估计双方都会有个容忍度的。对于如何修练,我们这些大佬爷们反而啥都不懂,以后就都拜托两位多费心了。”兆丰讲完话,又开始喝茶了,上了年纪的兆丰看起来非常沉着老练,处事不惊。

兆丰的话一讲完,大厅顿时沉默起来,各自都在沉思。不一会儿,大伙儿互相看了看,各自都点下了头,表示一致同样兆丰刚才的建议。

兆丰看大家都商量完毕,抬头看了看王翠云,突然又问道:

“花夫人,花满天到底去了哪来,这么多年,也没见过他回来一次?”

兆丰这一开口,其他人都纷纷看着王翠云。他们也都是奇怪的很,就是平常走的最近的欧阳雪也是满头雾水,这时听见兆老爷子竟然开口问起这事,大家也都非常感兴趣,也想解开多年来的心中疑惑。

“这。。。”王翠云听见兆老爷子的问话,顿时非常尴尬,心里想了想,还是开口回道,“其实我也不清楚。”

“这?不会吧?”大伙儿一听更是惊讶无比。

“大家也知道,我和夫君是江湖中人,因为一次意外我和夫君误闯七闽村落,后来经大家收留,才定居此处。定居后,我们一家再也没迈出七闽村半步。”王翠云一边越说着越伤感,一边叹了一口气,又接着说道,“就在木兰出生三天后,他突然武功猛进,竟然像是再次突破了,而后就突然失踪了。他失踪时一片白光,并不刺眼,却非常朦胧。一直到白光消失,他也就不见了。所以我也并不清楚他到底去了哪里。唉。。。”王翠云想起往事,满脸伤怀,情绪激动不已。

欧阳雪见状轻轻地拉着王翠云的手,默默地安慰着。欧阳雪丈夫古逢时常年在外奔波,欧阳雪都时常觉得心情低落,那心中孤独与惆怅的滋味她也深有体会。而王翠云在女儿刚出生后不久就不见了丈夫,并一直孤身养育着女儿花木兰,母子俩独自生活这么多年,这其中的辛酸苦辣,也是当母亲的欧阳雪心里非常明白。

其他人听到王翠云的话后,也都不免心里唏嘘感伤,厅里顿时一片黯然。

“唉,真是辛苦你了,花夫人。”还是兆丰第一个开口安慰道,其他人也都投去安慰的眼神,有的轻语安慰,有的点头示意,

就这样,这次花家的聚会,众人最终有了决定,而这个决定也恰恰影响了五个小孩的终身命运。

三月十六,七闽村落的狩猎活动又开始了。

这次的狩猎活动,兆挺的队伍居然又碰到了大虫,幸好是一只年迈的独眼虎。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兆挺的队伍最终猎杀了大虫。这也成为了这次狩猎活动的最大收获,但也付出了惨痛代价。李云飞由于躲闪不及,整条左小腿竟然被作困兽之斗的大虫扯断了。而七闽族其他队伍也多少各有收获,但这次倒没啥重伤的人。

四月二十,花家后院,密室内。

花木兰,古进,兆瑞,李大壮和王涛分别端坐在床坑上,双手的少商穴呈互叠交放,双腿盘坐,两眼微闭,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心观丹田。众人正静静地按照刚才欧阳雪和王翠云教导的三清修练心法运转着。

经过一个多月的研究,欧阳雪和王翠云终于逐渐明白这三清修练诀的运转方法,今天才开始让五个孩子一起正式修练。而在这一个多月中,五个孩子也在王海那里学习了人体穴位经络以及各种奇经八脉的常识,对于这方面,王涛则也成为了其他四个孩子的半个老师。

经过研究后发觉,这三清修练诀修练非常困难,必须一层一层过关。而这每一层的真气运转其实就是对身体各个穴位和经络的疏通过程,逐渐汇集头上百会,然后再次回归丹田,叫做真气冲天,气沉大海。别说是真气冲击各个穴位的痛苦,就是单纯真气疏通身体经络也是一路艰辛异常,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冲破经络,轻则吐血,重则重伤,甚至瘫痪。而一旦冲击穴位走岔,更是会轻则入魔成狂,重则重伤身亡。

欧阳雪和王翠云也是江湖练武之人,深知其中厉害。虽然若是修练有成则皆大欢喜,但要是稍微出错,便不可挽回。此刻,两人在密室里也各自静坐守护在旁,两人并没有参与修练,但似乎别孩子们还紧张。她们时刻观察着每个孩子的变化,防止有任何意外。

单纯从修炼上区分的话,这三清修练诀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为前三层,是整个修练诀的基础阶段,修练此阶段后,人体开始出现体质和各种感官上的变化,三层分别是气冲龙门,气游八荒,气沉丹田。第二阶段为四至六层,是进入修练诀的核心阶段,分别是真气出窍,意到气到,意气相随。只有进入此阶段才可以顺利利用真气施展各种奇招妙术,而体质和各种感官更是突飞猛进。最后一阶段只有两层,进入最后第三阶段后,不管是身体还是感官都有了质的变化,分别是意气如一,天人合一。

五个孩子此刻修练的正是三清修练诀的第一层气冲龙门的前期预备。所谓气冲龙门就是不断积累真气,当体内真气积累到足够多的时候,便可以冲击人体的气海穴,若是冲击成功变可以主动控制着真气将其运转周身经络,进而逐渐疏通经络八脉,再逐个逐个冲击各个身体穴位。要是把这些做完了,便可以进入第二层气游八荒。但是气冲龙门并不简单,首先要积累真气。这真气修练不是说有就有,而是通过三清修练口诀运转方法,不断吐气纳气,然后将产生的真气逐渐积累到气海穴下方。书中有云‘气海,盖人体之元气所生也’。古亦有云‘气海乃人体生气之海,具有海纳百川,培育滋养之奇效’。武林中人对此亦非常讲究,气海一旦被废,轻则武功尽失,重则身亡。一般人要通过一两年的功夫积累才可能冲击成功,而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无法冲击成功,这也是为啥修真之人如此稀少的缘故。不像众多的普通江湖练武之人,是将真气直接运转周身来疏通经络八脉,通过真气对身体的滋养,不断增强体质和改善各种感官能力,再通过各种招式成为江湖中武林豪杰。当然在众多江湖武林中,也有许多奇门奇法。通过各种特殊的修练法门,也可以出现许多非常厉害的武林英才,甚至个别奇才能和当今修真高手平起平坐。

花家,直到夜深人静时,五个孩子才逐一起身结束了当天修练。第一天只是熟悉三清修练诀的运转心法,让大家心里有个初步的修练认识,并无什么特别事情发生。

就这样,众人上午上学堂,下午训练各种体术、弓箭、角抵等日常备训,而晚上则全部修练三清修练诀。由于五户家庭互相分离不远,花家周围都是农田,左边农田前方则是通七龙树方向,右边农田的隔壁就是李有才家。花家门口有一条村里支道,正对面便是古家,而古家的左边是通往学堂的主村道,主村道则与支道交叉,主村道的对面隔着古翔宅院后便是兆家宅院。王家和兆家同在一弄里,但王家在更里面的巷子里。

所以上午在学堂上完课,孩子们就直接去王海家吃午饭,下午在王家训练,各自回家吃晚饭后,五个小孩子便一起去花家。为了避免过于显眼,有时是先各自回家再去花家;有时则先同去李家或古家,再去花家。后来花家有时也会传出琴声笛声等,会让人误以为这群孩子在学习其他技艺。

时间就这样匆匆而过,一晃就到了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