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在中国历史上,被谩骂,嘲弄了几千年,一提商人人们就会自觉想到,无商不奸,不管是历来的朝廷和乡间的平民,地商人总是有一种轻蔑和歧视。是哦他们惟利是图,说他们见利忘义,说他们尖酸刻薄,说他们认钱不认人,几千来来,商人虽然很有钱,可社会地位是及其地下的,不管士大夫看不起他们,朝廷也没法惩治他们,打击他们,就连普通的百姓也看不他们,在自耕自农的封建社会里,国家靠农民的租税维系封建统治的大厦,似乎商人在社会上无足轻重,其实,在封建社会的后期,在资本主义萌生的初期,商人对国家也做着很大的贡献,但始终改变不了世人对商户人的态度。
在明清时期,商人对国家的支持,也出落端倪,朝廷外事吃紧,银库空亏,就会向铁商、盐商伸手,那时候,几乎没有完整的税法,只要政府开口,商人就要无条件的服从有,有的把大把大把的银子交给朝廷,就得会倾家荡产,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时期,朝廷的横征暴敛会压的商人喘不过气来,而商人也表现出非常的大度,全面服从于朝廷,把赚来的钱交给国家,以应付国事的突变,说起来,商人也是够苦的,辛辛苦苦赚银子,大把大把的捐献,又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
商人被世人轻蔑,嘲笑,歧视了几千年,人们把他们说的一塌糊涂,一无是处,可是,我们是否想到,在免除了农民的农业税之后,支撑国家经济大厦的力量又是谁,在我们批评商人,小贩无商不奸时,在查办他们缺斤短两时,是否看到了那大部分遵纪守法的商人,当然,有的商人在制造假冒伪劣,坑害消费者,但守法的毕竟是多数,在我们批评他们惟利是图时,是否想到商人利润的一部分归宿在哪里,在国库。他们在起早贪黑,在谋取生存的时候,客观上也贡献着社会,当人们领着工资,发着福利,领着人低保时,是否还记恨那些奸商。
人们都说商人奸、酸,唯利是图,但可恨的并不是他们,都说他们的形象不好,都说他们有了钱就会盛气凌人,高人一等,但他们有时候大把的捐钱,向社会贡献爱心,盛气凌人的并不是他们,最令人害怕的不是奸商,而是监管,在现金社会里,一个工商户有几个管理者,也就是市场监管者,他们披着政府给予的合法外衣,干着监管的行当,令奸商们无所适从,一个商户的管理者不下十几家,他们每天要从这里收钱,并在这里找毛病,监管一来,流动上访撒腿就跑,固定商贩也胆颤心惊,收费的、收税的、市容的、街道的、卫生的、安全的等等,都说商户奸,但在监管面前就像群猫面前的一只老鼠,有时候商人辛辛苦苦干一年,会被一家监管罚干罚净,商人不是强者,而是弱者,他们为了生计,在忍受着各种训斥和嘲骂,他们是社会底层的一部分。
此时,在一群监管者面前,被世人嘲弄了几千年的奸商们显得多么可怜,此时,在他们向监管们点头哈腰求情时,其形象还那么可恼吗,我们给予的应该是同情和怜悯,而他们的克星,市场的监管者才是真正的牛气,真正的威风,奸商们站在监管者面前又是多么的渺小与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