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很多能征惯战的将领都在国家和军队最需要他们的时候离开了,是不得不黯然离开,他们空怀着报国的志愿却不得不眼睁睁看着昔日同袍血战而自己无法出一分力,他们的离开仅仅因为派系的斗争……摘自《我的抗战回忆——曹小民》
这一次东行,何嫣也是随员之一,她亲历了几次和日军的交手之后,亲身在几次部队的集结讲话后,她已经有了一种奇怪的心思:帮助曹小民完成他所想的一切
曹小民真的一心在抗战,他爱民如子,这些都是不容置疑的,何嫣亲眼看见过现在在何嫣心里,竟然有一种对曹小民的崇拜心理,这就是一个抗战的标杆式人物,不是宣传或者虚构出来的,他就是这样一个真实存在的人
何嫣非常希望四军能和曹小民达成合作,因为她始终不能接受自己的部队、自己的同志竟然是破坏抗战的人不是吗?她在这段时间知道了很多为了抗战去舍生忘死的同志,她宁愿相信他们是因为别的疏忽和错漏遭到纪律处罚而不是仅仅因为他们坚决主动和鬼子作战;她怎么也不能接受她的同志们会是实际上在破坏抗日的的一群……
“继续求实曹小民意思,随时报告,务必清楚曹小民对我军我党态度…….”何嫣刚刚接手电报接收工作的当班,在发出通讯安全时便马上收到了四军总部的消息……
曹小民却在另一处阅读着另一份密电:蒋介石再次催促他到武汉
虽然字里行间蒋介石说得很客气,大意是说知道曹小民无时无刻不在心系抗战他心里既感动又开心,但是抗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战争中提高自己也是一个抗战军人应该完成的自我修炼……其实说穿了,蒋介石就是让他立即起行
“看来,这一次要是再不起行,委员长那边很难说得过去……”曹小民召集了苏北的几大干将商议起来:“但是目前四军那边陈毅有意和我对话,却是一个一劳永逸解决他们的机会,我觉得就算我去了武汉,这边也必须进行……”
曹小民如此看重陈毅,虽然李添豪等人不打清楚这个对手,但也不敢轻视了
“司令这趟去武汉,说不定也是个好事……”李添豪道:“我苏北各军和共党部队那是水火不容的,我想那陈毅不一定会这么容易上当……我在想,万一我们的行动失败,倒是可以找一个借口,杀他是我李添豪的主意,哪天司令员回来了,说不定还有第二次机会……”
“添豪讲得对啊”老蔡是第一个赞成的:“毕竟如果我们做掉陈毅,这在百姓眼中始终是一个发起内战的罪人;如果长官不直接参与这事,有什么舆论上的东西也可以不受牵连一旦行动失败,我们就把一切推到添豪的身上,长官到时候再发出第二次友好表示,和陈毅的面对面谈判很可能会继续进行,我想他总不能在我们手里逃掉两次?……”
结果很快就商定了,曹小民马上启程到武汉,这里的事情就交给李添豪出面处理为了做铺垫也为了军队的实际需要,会由张景岳出面接触,传递信息给四军,让他们帮助立据,但是谁敢保证日本人自己不会造出来一份呢?只要和事实存在的情况完全吻合,日本人自己造出来一份拿去和其它地区的抵抗组织进行谈判,将是最有力的攻坚武器
幸亏在这件事上蒋介石把自己抽离了,曹小民在反复斟酌后还真是后怕不已,谁要是开这个默契头,说不定会被定性为千古汉奸
到了淮阴后韩德勤很快就证实了曹小民的猜想:他准备同意南京伪政权的条件
“这是得到委员长的默许的……因为出头的人忠,这一次苏北全面沦陷后,东北军就不再存在了……”韩德勤很平静地面对曹小民的激动,他继续道:“当然我们也不会真的放弃掉所有县城,南京那边也很清楚这点;所以我们会演一出戏,在各地县城沦陷后中央就会顺应民意解除掉于学忠的军权;而在日军全部撤离苏北后我们也会光复部分城市,像泰州以及盐城一带;伪军不会和我们作战,他们会让出来的……”
政治斗争太复杂了曹小民心中非常沉重,他倒是不怕日军退出后抢不回泰州、盐城等地,他就没把伪军放在眼里但是在这一刻他忽然感到内心隐隐作痛,为了于学忠
一个曾经和日军血战连场,把自己的精锐部队老弟兄打光了过半的将军,因为派系原因不得不提前结束戎马生涯;一个经验丰富,有着卓越军事才能的将领就此不得不离开保家卫国的火线……以后呢?在总部写写文档?在一些会议场合露露面?还有其他事情吗?这也许是一个铁血将领最悲哀的结果,比打败仗被撤职都要悲哀……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