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牢记 ) ( 请牢记 ) (……十万青年并不该特指某些部队的年轻人们,实际上在抗战时每一寸战场上,每一支不同派系的军队中都充斥着自愿上战场的热血学生兵;如果说广大农民组成的士兵层是我们强壮的肌肉,这些稚嫩的学生兵就是我军的神经,纤细但却坚强无比……摘自《我的抗战回忆——曹小民》)
“彭司令来电询问我军进展……”“司令部来电催促我军尽快突破敌阵……”一道道电报把李添豪催得心急如焚:谁都没想到装备最低劣的八路军从太岳突出来的本部主力和从太行杀出来的一一运动等文化基础推广。
原本没有资历和作战经验的文化青年从文化教员开始,从一开始就在部队老兵当中树立起了一定威信——中国人传统的尊师重道和对于知识的敬畏,让很多老兵也不自禁对那些小青年称呼起“先生”来。
在经历了一段作战技能训练后这些知识青年士兵的进步自然比一般不认得字的士兵要快得多,然后就是实战锻炼加上在实战中的战功积累和刻意提拔,现在三十的士兵终于迎来了一场大决战,而且是攻坚战!
军官还是稚嫩的,装备他们也不如二十六集团军,但是三十五军却有一个二十六集团军无法比拟的优势,士兵多是山西人!目睹了家乡血沃千里、万民如豚狗般被日伪军如此残害,那些士兵早就满腔悲愤一直在等机会拼命了!
“大家记住要散开,不要聚在一起,我们用的是黑炸药,只要吃上一颗子弹就会爆炸……”戴着一副空军挡风镜改装的“作战眼镜”的排长还是像教书先生一样把每一个细节都向士兵们交带得清清楚楚:“这次上去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看看身边,看到自己的弟兄就意味着距离太近……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孤军作战,但大家记住,弟兄们其实都在一起,死了在黄泉路上也还在一起!”
所有官兵都含着泪,不是那种无奈被推上去对生命眷恋的泪水而是由于胸中憋着的激动,由于一种使命感!
没有冲锋号,晋军士兵们像水流一样无声无息沿着各种缺口视障开始向着敌人的防线渗透……“哒哒哒哒哒哒……”日军的机枪开始扫射了,用生命探出比较安全途径的尖兵们有的人停了下来向后边招呼那些带着炸药包的敢死队员,有的人已经继续深入了……
一大群爆破敢死队员动作整齐地把背上的炸药包转移到胸腹间抱着猫着腰前进:他们还没到冲锋的时候,还不要用身体给炸药包挡子弹,而且在掩体间穿行背上的炸药包更容易受弹,他们就将炸药包转移到了身前抱着弯着腰顺着探明的途径向敌人阵地摸上去……
敌人的火力点都在疯狂射击,红热的子弹在战场上交织出一幅幅火网,**阵地上也开始还击了,坦克第四师的一些坦克没有退下去,依然在战场上充当战防炮向敌人开火掩护着死士们,三十五军配属的轻重火力也开始全力压制,才刚刚因为换防停歇了几个小时的恶战瞬间就达到了交火的最高强度……
战斗机可以从空中打击地面工事,但是日本人有那么多的地堡,这些全都要靠战士们顶着炸药包去摧毁!
“轰隆!……”巨大的爆炸把携带着药包的弟兄炸得尸骨全无,已经摸上去的晋军弟兄开始亡命破袭了,从第一声爆炸开始,短短十几分钟内整个战场上都开始炸起冲天的黑泥烟柱,无数的官兵粉身碎骨,一座座地堡被炸塌掀飞。
刚刚把炸药包背着跑上去的士兵找不到炸药包支点,他们转过身子用双腿蹬地顶着炸药包往地堡壁上贴紧拉了引线,他们的眼睛看着后边的弟兄流下了最后的热泪;抱着炸药包摸上去的弟兄看着怀里的引线不断在火苗子追逐下缩短,他们的泪水落在了身下的热土,生养他们的热土……
爆炸声响成一片,诺大的战场望不到边的全是被黑炸药炸起的尘障,黑乎乎的硝烟扬尘瞬间便把无数投入到战场的生命和青春吞噬净尽……(未完待续)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