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出家之因
作者:勇气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301

派人送走了药王,想起还有一个神僧在等我,没办法,劳碌命,我还得费一番口舌。

回书房,上香茶,礼让一番,我尽快进入主题。

“玄奘大师,其实请你前来,是有一事相商。”

“殿下请讲,贫僧猜测殿下恐怕不是信佛之人,请贫僧前来,一定不是听贫僧说法的。”

“大师法眼不差,我确实不信佛教。”我也没打算隐瞒这一点,“我再有数月便将出任观察使,统领一道,我想请大师助我。”

“贫僧只懂烧香念佛,如何帮得殿下?”

“大师过谦了,就只辩才而言,就让我佩服不已,大师若在春秋战国时代,定是一代说客。”

玄奘显然没想到我会把他看成一个说客,不由楞住了。

“我观大师在庙中定是受人排挤,何不出来另起炉灶?与其在寺中受气,不如助我管理百姓,荣华富贵也是指日可待。”我第一次以利诱人,语气有些生硬。

“殿下是要我为官?”玄奘眼睛都瞪大了,估计劝和尚做官我是第一个。

看他吃惊的样子,就知道说服他很难,我使劲考虑怎么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可以让他发挥优势。

“不错,”我说道,“我并非要为难大师,只要大师愿意,一切都好商量……”

“不用说了,”玄奘打断了我的话,“贫僧……我愿意还俗襄助殿下。”

这回轮到我愣住了,不可置信的望着眼前的和尚,结结巴巴的说道:“大师,我……我没听错吧?”

“唉……”玄奘叹了口气,说道,“其实贫僧出家乃是为了一个赌约啊。”

“赌约?”难道唐僧不是父母双亡,从小被老和尚收养的吗?

“不错,正是一个赌约。”和尚露出一副回忆往事的样子,“时间真快,一晃已经五年了。”

“当年贫僧二十有二,寒窗苦读十载,得了解试首名,踌躇满志上京参加省试。年少张狂,到处找人比试,一月内所幸未逢高手,一时口出狂言。如今想来,真是惭愧。”玄奘合十念了一句佛,接着道,“一日,便有一老僧寻上门来,说是与我打赌,赌我不能在一年之内找出佛经中的错误。”

“那位老僧想必定是大师的师父了。”

“殿下一猜即中,那真是我师元空大师,也是万佛寺的上任方丈,去年已经坐化了。阿弥陀佛。我师那时提出若我胜了,则拜我为师,若我败了,则收我为徒,至少在寺中待满三年。元空大师乃是德高望众之人,提出这等条件何等的让人心动。我不知天高地厚,便随他去了寺中,遍查佛经,以期查出自相矛盾之处,可以立刻名扬天下。”

“那大师你定是输了,不过三年之期早满,元空大师坐化,师兄对你不好,为何仍留在寺中?”

“元空大师任我将寺中典籍一一翻遍,我有不明之处,他还详细说与我听。我初时以为定可早日找到谬处,折辱一下大师,但时间越久就越是心惊。我素来爱书,一看竟不能罢手,一年间遍阅近五百册佛经,竟未能找到错处,偶尔几个问题也被大师随口解答。我也愿赌服输,出家当了和尚。三年间更是看了千册藏经,论起佛法禅理,已是不让几位入门数十载的师兄。”

“我知道了,定是你几位师兄嫉妒于你,所以才排挤你,想来元空大师原本想培养你继承衣钵的吧?”我想起似曾相识的老套电影情节。

玄奘没有正面回答,却道:“师父在时,万佛寺亦没有今日之辉煌,师兄比我可是适合方丈的位子多了。我只想继承师父的遗志,找出佛经上的漏洞。”

“啊?如此说来,元空大师并不相信佛教?”我彷佛听了世界上最奇怪的笑话。这元空大师乃是当朝有数的高僧之一,特别是论禅,好像还没有出其右的,没想到……

“这是师父与贫僧的秘密,请殿下替为守秘,师父他老人家原是先皇时省试第二名出身,曾上表述说佛教之不利我朝,皇上大怒,革其功名,师父出家为僧便是为了找到佛经的错误,欲以此再次说服皇上。可惜一生未果,郁郁而终。”玄奘提起往事,留下了两行清泪。

天哪,竟然是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工作者,这又一次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只能胡乱安慰道:“大师放心,我一定会为元空大师平反的。”

“多谢殿下好意,不过不必麻烦了。我师父早已视虚名如粪土,他只是将数十年研究的心得传授与我,希望我可以学以致用。现在殿下命贫僧相助,正好完成了师父的心愿。只是做了五年和尚,一时有点改不过来。”说罢,拿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看上去很旧,显是被翻了不知多少遍。

“改不过来可以慢慢改甚至不改。”我也担心玄奘突然还俗会引起老头子的不快,所以赶紧先劝住他。接过小册子,大概看看,原来是关于佛学的理论结构。最后一页则是感慨穷一生之力还是不能扳倒佛教,言语间不胜唏嘘。

我突然觉得让和尚去研究哲学肯定不错,凭着他满腹佛家和儒家的学说,要是再参考道家等诸子百家的学说,应该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基本道理和思想方法。我一直学理,对于哲学这种纯文科的东西几乎毫无涉猎。我仅仅从政治课上听说过一些“辩证”、“唯心”、“唯物”等字眼,要把哲学发展成能够指导其他科学发展的学说,面前这个和尚正是绝佳人选。

赶紧找出一本我手写的《哲学》天书,这是所有书里最薄的一本,仅仅三页纸,几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我只希望能给和尚一点参考,可以早日有所突破。

我和他谈了很久,决定再开一院,名为人文院,主要研究社会、历史、哲学、宗教等科学,当然院长就是玄奘和尚了。又和他约好,先不还俗,借元空大师关门弟子的名声,很多事都会简单不少。

忙碌的一天终于过去了,眼看求知坊的规模越来越大,门类也有越来越齐全,我心里很有满足感。附近的人才应该招收的差不多了吧,是时候建府了。一切好像都上了轨道,不过我还是有点寝食难安。我心中的人儿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到我的身边来呢?

睡在床上我打定了主意,明天就去找孙思邈挑明这件事。我一遍又一遍地想象着可能发生的情形以及应对之策,慢慢的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