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深秋(下)
作者:宇昆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623

指挥所内,夏云海面色铁青,盯着面前的沙盘一言不发。南边阵地上密集的枪炮声此起彼伏,清晰的传入耳中。我靠在弹药箱上,低头看了看手表,心里也暗暗焦急。现在北面防御阵地上的战斗已经持续近三个小时,打退了日军的四次进攻。可负责迂回包围任务的部队仍然没有到达指定地区,穿插到日军背后的一个加强团甚至没了消息!隔壁无线电通讯班的呼叫声一遍遍的重复着,整个指挥所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突然一个参谋跑进来说道:“司令,军长!鬼子放毒气了!”我连忙起身向南面的阵地望去,只见日军的炮弹落在挺进军的山头阵地上,腾起了阵阵淡淡的白雾。

“给我把阵地上没有装备防毒面具的部队撤下来!通知救护队立即组织救治伤员!”我抱起电话机,狠狠的摇了几下手柄,“重炮团么?我命令你们立即对敌人的炮兵阵地进行炮火覆盖!什么?日军的炮兵太分散?分散也要打!连同步兵一起打!同时对敌人的攻击部队进行拦阻射击,把他们消灭在我军阵地前沿!”

我摔下话筒,坐在空弹药箱上心里沮丧的想到,“看来这次围歼日军的计划是要泡汤了。”

此时的山头阵地上,滦四喜戴着连长交给自己的防毒面具,透过烟雾监视着猫腰向山上移动的鬼子。虽然阵地上只留下三十几位战士,但滦四喜手里握着刚刚得到的冲锋枪还是感到信心十足。全然忘记了暴露在外面的双手上正冒起一片片水泡。

端着步枪的日军士兵见山顶无人还击,凭借着以往使用毒气弹的信心,更加有持无恐。挺直腰板,向山顶走来。可劈头盖脸又是一阵弹雨倾泻而下,随后到来的是一阵炮弹的呼啸……

日军第四十旅团长高桥多贺二从望远镜中看到自己的士兵在炮火中成片倒下,气的哇哇大叫。转身对独立第十五旅团长南云亲一郎说道:“南云君,你把所有毒气弹都发射出去!我到前面组织攻击。我要亲手砍下那些支那士兵的脑袋!”

南云亲一郎叹气说道:“芥子气在10℃以下就会凝固,停止挥发。以现在这个季节,毒气弹实在是威力有限啊!”

这时一个参谋过来立正报告:“刚刚收到军部的电报,请将军过目!”

南云亲一郎接过电报,仔细的看了一遍。对已经双目通红的高桥多贺二说道:“空军部队在我军两翼发现正有大批支那军队向侧后移动,我军有被包围的危险。筱冢义男中将命令我们立即后撤到大同休整,以图再战。高桥君,这次战斗我军收复大同的目的已经达到,绥远的支那军队还是以后再消灭好了。”

高桥多贺二狠狠的注视着前面远处被烟雾笼罩的山坡,紧握住军刀的手微微颤抖,咬牙说道:“服从命令,撤退!”

我站在被日军丢弃的阵地上,环顾周围散落的武器零件和破碎的肢体。对通信员说道:“告诉夏军长不要追击了,收拢部队救治伤员。”低头用脚拨了拨一发被遗弃的炮弹,“通知部队把这些毒气弹收集一下,将来还给鬼子!”

一个通信员跑来说到:“报告司令,失踪的王团长回来了。一起过来的还有八路军的聂荣臻司令。”

我叹气说道:“在哪里?走吧,过去见见。”听说聂荣臻亲自过来,心里猜到了**分。

聂荣臻远远见我过来,赶紧高声喊道:“哎呀!是挺进军的朱司令吧。我来是专程向你赔礼来了!这次我们和贵军发生误会,错抓了贵军的王团长,可真是耽误了大事儿。回去我们对于主要责任人一定严肃处理,希望朱司令多多原谅呀。”

我勉强笑笑,说道:“这件事我们挺进军也有责任,事先没有和你们打好招呼。发生误会,情有可原么。以后咱们两军加强联系,相信就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了。至于处分什么人,我看就免了吧。只是这次没有全歼日军,大同还落在敌人手里。你们在晋北的日子就比较难啦。”

聂荣臻听我这么说,有些意外。但还是说道:“没什么,城市虽然被鬼子占了,可农村和山区仍然属于我们。我已经发动群众坚壁清野,日本人捞不到什么好处。只要放开手脚,发动群众,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现在正是处于关乎民族存亡的关头,贵军装备精良,朱司令又是年轻有为,正是国家、民族的栋梁。咱们可要团结一致,坚持抗日啊!”

我看到聂荣臻恳切的目光有些感动,心里的一丝怨怼也荡然无存,“放心吧,聂司令。你们在晋察冀的抗日斗争,挺进军一定支持。以后有什么事情,就直接联系我好了。”

聂荣臻听我这么说,大为高兴。道:“既然朱司令如此深明大义,我就放心了。现在我军正打算趁日军立足未稳,伏击其中一部。军务繁忙,请恕聂某不能久留了。”

送走了聂荣臻,我冲垂头站着的王健说道:“好啦,团部整个被人家捉了俘虏。说说怎么回事儿?”

听了王健的诉说,我忍住怒火说道:“敌后行军为什么两翼不派出尖兵?临时休息怎么没有部署防御?军校学的都到哪儿去啦?亏你还是个战斗英雄!回去后要作出深刻的反省。写一个检查交到我这里来!至于给你什么处分,得看你的检查写的怎么样。好了,立即去集合队伍,等待新的命令!”

看着王健垂头丧气的走了,我深深叹息,看来挺进军要想成为一支过硬的队伍,还差的远哪!

在驻东胜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军部内,傅作义深深环视围坐在会议桌边的师旅长们,打破了屋内的沉寂:“挺进军那边儿的意思我刚才已经讲清楚了。大家有什么意见,都说说看。”

李铭鼎首先站了起来,大声说道:“这事儿我赞成。不就是移防到第六战区去嘛,又不是投八路,更没有投降小日本儿。反正现在也没人管咱们,还不是想去哪里去哪里。”

安春山在一旁迟疑的道:“要是归挺进军管,他们不会把咱们的队伍改编了吧?咱们这么多年拉起这个队伍不容易,要是被吞掉可就太不上算了。”几个旅长听安春山这么说,纷纷点头符合。

这时郭景云脑筋一转道:“好歹咱们也是正规军,到了那边,还不得听咱们的?到那时谁吞掉谁还不一定呢。”

鲁英麟对郭景云的小算盘有些不屑,“你想的倒美。现在的挺进军不是以前了,十几万人马会让你吞掉?挺进军的战斗力你也不是没见到,没听军长说人家现在都已经自己造枪炮弹药了。还想着吞掉人家,你以为是到了瓦岗寨呀!”

坐在傅作义身边的董其武轻轻咳嗽一声,缓缓说道:“部队驻防绥远,起码粮弹军饷的补给问题解决了嘛。与挺进军合并,关键是三十五军的番号不能丢,队伍保留原建制不变。到时如果不如意,咱们可以再把队伍拉出来。唯一可虑的是没有军令部的命令擅自移防,恐怕对中央不好交代。”

傅作义叹了口气,点头说道:“我顾虑的也是这个呀。挺进军那边儿倒是不用太担心。朱江这个人没什么架子,也不像阎锡山用人总论个亲疏远近。咱们到了那边儿相信不会受什么委屈。只是对于中央方面,此事可大可小,谁知道有什么后果?”

突然一个副官报告进来说道:“军长!出事儿了。咱们押运补给的车队在回来的路上被八十六师给截住啦。师长高双成非要把咱们的弹药分给他们两车以作过路费。押车的弟兄们不干,两边交上了火儿,互有伤亡。官司打到了二十一军团司令部,没想到邓宝珊说是为了赔偿八十六师的损失,强行扣了咱们十大车的弹药物资。现在车队回来了,押车的弟兄伤了十一人,死了三个。”

傅作义一听,“腾”的一下站起身来,额头上的青筋直跳。伸手制止部下们的叫骂,沉声说道:“既然他们不仁,就休怪咱们不义了。……”

挺进军回撤至长城以北的第二天。我望着会议室内垂头不语的各级师、旅、团军官们,平静的说道:“我们召开这个战斗总结会,目的不是要追究哪个军官的责任,更不是要处分谁。仗打的不好,重要的是应该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只有我们改正了缺点,以后才能取得胜利!要说责任,首先我自己就有推卸不掉的责任。这次没有完成战斗目标,就是我脱离了目前队伍的实际情况,没有认识到以我们挺进军目前的能力,对敌人实行穿插分割,包围歼灭的战术,是不现实的。主力部队一下子从三旅扩充到三个师,我们的排长、连长一下子就升了营长、团长。手下的士兵多了,可指挥官的能力是否就提高了呢?我们以前打的都是伏击战,大一点儿的进攻战役也是先用大炮一阵猛轰,然后步兵跟在后面冲锋,毫无灵活性可言!胜仗倒是打了不少,可也掩盖了我们挺进军的不足。这就是我们的军官、士兵太依赖手中的先进武器!一遇到战斗,生怕自己带的子弹不够多,炮弹不够用。不仅口袋里子弹塞的满满的,背上背的、肩上扛的都是炮弹!这么大的负重怎么行军?哪里能不贻误战机?不错,我们的装备是比敌人的要好,但这并不能够成为我们骄傲的资本!过硬的军事指挥才能,灵活多变的战术才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指挥员所真正需要的。大家在军校里听到了‘穿插分割’、‘迂回进攻’、‘步炮协同’这些概念,但要想应用到实战中去,还得再下一番苦功!现在一师、二师每个步兵连装备六门迫击炮,三门无后座力炮和三挺重机枪,我看太多了,有必要削减一部分。我的意见是每个连三门迫击炮,一门无后座力炮,两挺重机枪。火箭炮营从旅一级单位分离出来,合并组成独立炮兵团,归师里直接指挥。以后这些重火力视战场需要灵活运用,不能再扛着炮筒到处跑啦!”

看到面前一师、二师的各位军官纷纷点头同意,我继续说道:“当然了,这次战斗我们虽然有很多失误,但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英雄事迹。在敌人的毒气进攻面前,我们的战士没有惊慌失措,更没有退缩,这种舍生忘死的精神就很值得发扬。特别是军医院的苏华副院长,亲自带领救护队上阵地救护伤员,以至自己光荣负伤。我建议这件事情要通报全军进行表彰。这次由于敌人使用了毒气,我们的作战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虽然很多军官、战士受伤,但没有因此死亡一个人。这说明敌人的毒气战并不是万能的,只要科学防御,我们可以战胜它!这一点有必要向广大士兵和根据地群众大力宣传。向大家讲解毒气的杀伤原因和科学防御的方法,彻底消除群众对毒气的恐惧。当然了,我已经通知后勤生产部门紧急采购氯丁橡胶,加快整体防护服的生产速度,计划半年之内装备一线部队。至于部队未来一段时间的计划,我看还是要加强学习训练。要求不论是野战军还是卫戍旅,所有排以上军官必须做到能够作战斗计划,写战后总结;能够辩识地图,为炮兵指示坐标;熟练掌握军事手语和战术指挥技能。士兵除了日常科目外还要学会使用两种以上的武器,并掌握防毒气和布雷技术。”我看着军官们愁眉苦脸的样子,心里不为所动。继续道:“所有的教育,培训将同时面向士兵,军官。一个月后进行全面考核!根据考核成绩,士兵可以提升为军官,军官也可以降职成为士兵!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再到军校学习一个月,实在不行就回地方上劳动去!……”

刚一散会,所有军官连忙跑到电话机旁,有的直接冲出了大门。一个幸运的抢到电话的旅长焦急的冲话筒说道:“军校教导大队吗?你们哪儿还有多少套教材?什么?没多少啦!老兄,帮帮忙吧。我们有多少要多少……”

夏云海在我耳边轻轻说道:“司令,一个月的时间是不是太紧了点儿?”我看着大家火烧屁股般的样子心里暗笑,但还是平静的说道:“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嘛。我会通知吴铭岩加紧印制军校的教材。再派一批教官到部队上组织教学。一个月后,可就要看你们的成绩。明天杜文轩就回来了,我得到归绥去,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你啦。”

细细的雪花被寒风吹着四处飘散,我和吴明岩站在归绥火车站的站台上,身后排了等待欢迎赴苏留学人员归来的人们。

我笑着对吴明岩说道:“老吴啊,几个月没见杜先生,你怎么摆出了这么大的阵仗来迎接他?”

吴明岩苦笑着答道:“那么多从苏联运来的机器没人会使,你说我能不急么!再说等老杜回来,这个摊子就还给他来管啦!别说是欢迎,就是让我去苏联接他回来,我也愿意!这一阵把我忙的,头发都掉了。”

当大家等的有些焦急的时候,火车终于缓缓驶入了站台。一时间车站内鼓乐喧天,大家迎到车厢边准备欢迎从远方归来的亲人。

突然从车窗内探出了一个个陌生的面孔,棕黄色的头发,棕色的眼睛,好奇的注视着站台上的人们。这下可把欢迎队伍吓了一跳,锣鼓家伙也停了下来,一个铜锣“咣铛”一下掉在地上,声音格外的响。

“杜文轩这么弄这么多‘老外’过来?”我心里充满疑问,向正下车的杜文轩迎了过去。

杜文轩一见到我,爽朗的笑道:“哎呀,怎么司令亲自来了!还有这么多人前来欢迎。实在是不敢当呀。”看到我疑惑的眼神,微微一愣,转而醒悟过来答道:“因为现在咱们的各个工厂实在是缺少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要是等咱们自己把技工培训好,实在是太慢了。这次到欧洲去,我看到大批的犹太族人由于纳粹的迫害在四处逃亡。因此就乘机招募了这些工程师和技工连同家属一起过来。虽然颇费了一番周折,还动用了咱们上百吨的钨金属矿石以打通关节。但我认为还是值得的。至于咱们派到苏联去的留学人员,再等两个月和马司令一起回来。”

听了杜文轩的诉说,我想起了犹太人在纳粹集中营里的惨况,心里大为同情。连忙说道:“太好了,杜先生。要知道你在电报里要的这几列车钨矿石是作这个用了,我就多发几车过去。”说着转身对旁边的吴明岩说道:“马上安排一下,做好这些外国工程师的安置工作。生活上一定要照顾好,也好尽快投入工作。”

我冲着站台上仍然呆立着的人群喊道:“都把锣鼓敲起来!咱们欢迎远方来的客人下车!”

此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转载请注明「转自明杨品书网http://www.pin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