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冬季攻势(1)
作者:宇昆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399

绥察抗日民主银行行长奥利姆• 罗夫侧身让过正在走廊外布设电话线的通信兵,走进临时作为司令部的病房。有点儿夸张的说道:“哦!司令官阁下,对于您的负伤,我感到非常难过!”

我放下手里的文件,笑着指了指病床边的椅子,“罗夫行长,请过来坐。只是轻伤,很快就会好的。”

奥利姆• 罗夫从公文包里取出几张崭新的纸币,兴奋的抖动着花白的胡须道:“第一批纸币已经印刷完成,很快就可以发行。哈、哈,这些纸币的质量真是没的说呀。以目前政府的经济实力,我对于这种货币的发行非常乐观!”

对于货币的设计,我和吴明岩曾经花过一番工夫。除了请绥察抗日大学的美术教授设计图案外,还采用水印等多种防伪工艺,特地找了几个犹太技师来进行印刷。今天终于见到成品当然高兴。我接过罗夫行长递过来的纸币,拿起一张为五十圆的最大面额纸币仔细看了看正面工、农、牧、学、兵头像和由蒙、汉、回、希伯莱四种文字书写的绥察抗日民主银行几个大字,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我们要立即抛掉目前持有的其它货币,建立我们自己货币的坚挺地位,彻底打跨日军在占领区内所发行的‘军票’。日军在中国实行以战养战的策略,进行疯狂的掠夺。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

奥利姆• 罗夫等明白了我的话,有些为难的说道:“凡是独立发行流通货币,各国大多以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储备为基础以稳定币值。但目前绥察政府还没有建立黄金储备,要想建立独立的货币体系,以什么为基准确定汇率呢?”

我想了想道:“中国目前还是个农业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嘛。自从绥察政府建立就大力加强粮食储备,今后仍然是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就以粮食储备为货币基础,对外宣布一圆绥察抗日民主政府货币可以从政府粮店购买一斤粮食。如此一来在群众中我们发行的纸币将会有非常大的号召力。”

奥利姆• 罗夫有点惊讶的说道:“哦!这真是一个新奇的想法。看来我要马上回去询问一下政府的农业生产规模和粮食储备。各地分行也要和粮店开在一起啦!”

看着奥利姆• 罗夫急匆匆走了,我心里也不禁苦笑,“绥察抗日政府发行的纸币是不是也要改称‘粮票’呢?”

正想的出神,吴铭岩和郭尔本敲门进来。看我没什么大碍,郭尔本微笑着说道:“杜文轩正闷头忙着搞工厂建设,所以我俩就代表他过来看看。司令你就放心在这里养伤吧,现在各牧区的过冬饲草已经准备妥当,政府还从五原调集了大批牲畜饲料到锡林。各旗县已经作了动员,保证今年冬季牲畜不受损失。”

我高兴的点了点头,但看到吴铭岩有些心事重重,奇怪的问道:“吴先生有什么事情吗?即使想法不太成熟,也可以大家讨论一下嘛。”

吴铭岩想了想说道:“我觉得目前政府的生产建设计划有很大的缺陷!现在各个部门提倡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虽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军队给养和群众生活问题,可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业发展。绥察两省土地贫瘠,粮食、物资要从外面进口,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虽然现在药品的生产和经营为政府换取了大量物资和经费,但毕竟市场有限。现在不论是中央控制区和沦陷区,西药价格已经有所下降了。因此必须考虑推出新的商品以求换取我们所需物资。现在什么商品最赚钱呢?当然是军火!可杜文轩现在将军工生产力量全部集中在先进武器的生产上去,这些武器如果落在敌人的手中,凭借其强大的仿制生产能力很快就会拉近甚至超过我们。挺进军的技术优势将荡然无存!显然先进武器是要严格对外保密的,即使挺进军自己也应该慎重使用。因此我建议限制先进武器的生产数量,抽调出部分武器弹药生产力量专门针对市场生产有利于出售的军火。同时鼓励发展民营工厂,只要是没有被列入保密范围的技术,研究院可以向外界出售。只有将根据地建设成为北方甚至全国的工业商品生产基地,我们才能够有实力扩大军队,与日军抗衡!”

听了吴明岩这番话,我意识到以前的想法确实欠妥。点头说道:“吴先生的意见有道理,片面追求武器的先进性确实脱离了目前根据地的实际情况。这说明军队、政府和工业科研单位之间的工作应该统一起来,加强协调。军工厂不仅要生产确实符合目前军队作战任务的武器也应该满足商业发展的需要。这样吧,尽快召集各部门领导集中讨论一下工业发展计划,同时听取一线作战部队的意见。我们的领导工作方式也要改进,为了避免各部门各自为政,我建议成立一个军政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军事、政府工作。”

吴铭岩见自己的意见得到如此重视,高兴的说道:“本来我还担心自己的想法有些消极,这样也好,大家商量一下具体的方案。”

送走了吴铭岩和郭尔本,副院长苏华走进屋来来。看着胡乱摆放着的文件摇头苦笑:“司令,医院的病房都快成了你的司令部啦!”说着整理起散落在四处的文件来。

经过这两天的接触,我对苏华也熟悉了。点头说道:“本来司令部就是老房子,供暖不好,如今窗子又被打烂了。医院条件这么好,当然赖着不走啦!不过确实给你添麻烦了呀。既然我也没什么大碍,就由我带个头吧,明天出院!”

苏华一听,心里有些失望。手里拿着整理好的文件,注视着我预言又止。

“苏院长,挺进军计划调你到政府主持医疗卫生工作,不知你的意见如何?日军既然已经毫无顾忌的使用了毒气,我担心也会丧心病狂的使用细菌武器。因此必须尽快建立覆盖整个根据地的医疗机构及疾病监测网络。但绥察两省仍然按照游牧方式生活的牧民很多,工作难度很大呀!”

苏华点了点头说道:“我服从组织上的安排。只是鬼子可能用散播细菌的方式进行作战吗?这一点朱司令如何得知?”

我笑笑没有回答,只是说道:“我会尽快把关于日军细菌武器的一些资料给你。如何进行防御,我希望集中医药卫生方面的专家共同研究一下。”

苏华平静的说道:“好的,我会尽快交代好医院的工作,到政府报到。”说着转身出了病房。

第二天下午在刚刚修缮一新的司令部会议室里,傅作义、夏云海、张宝堂、杜文轩、吴铭岩、郭尔本这几个主要领导的讨论却有些“热烈”的过分。

杜文轩刚一听完吴铭岩的意见就不满的说道:“什么?哪有放着先进武器不生产,而去拣落后装备的道理!现在根据地已经拥有自动步枪生产线六条;子弹生产线十一条;三个炮弹生产厂,一个迫击炮生产厂;发电厂两座、钢厂一座、水泥厂四座,机器工具制造厂一座;化工厂两座;炸药生产厂两座;玻璃厂一座,望远镜、瞄准镜加工厂一座;大小四十几座矿山。如果加上建设中的飞机制造厂、坦克制造厂、仪表厂、汽车厂、电子器件厂、石油裂化厂、人工橡胶合成厂。如此工业规模比起满洲国都不差。怎么能为了担心泄露一些轻武器上的秘密而因噎废食?”

这时张宝堂在一边儿问道:“杜先生,新成立的警察部队急需短枪,是不是也生产一些?”

傅作义也说道:“三十五军何时能够换装?钢盔等其它装具的补给呢?”

我看到杜文轩有点儿尴尬。连忙说道:“新式步枪的生产我看还是不要放弃。不过今后一年,部队将进行一系列的外线袭击作战,计划以营连规模的小部队为主。时机有利时动用旅级单位对敌开展游击作战。如果不能利用敌人的弹药补给自己,未免可惜。我认为抽调出一半的轻武器生产力量制造一些适合于敌后特种作战,发射日军制式弹药的武器还是非常必要的。以前我们改装敌人的机枪和步枪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我们有了生产能力,就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来批量生产这些武器,弹药。同时加大力量研制生产配套装备,例如工兵器材,单兵装具等等。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也不要成天猫在屋里搞研究,多到部队,尤其是特种大队走走嘛。小到匕首,工兵铲,大到机械化桥梁,需要我们钻研改进的装备还很多,这些东西在战场上往往比起枪械来更能决定战士的命运!”

说着,我取出一叠从兵器杂志上剪下来的各种装备图片介绍发给大家。“军事工业生产涉及到方方面面,以目前我们的工业实力。还差的远呀!而生产出既节约原料,又能够充分发挥效力的装备,是我们目前非常迫切的任务。”此时面前的几个人已经被手中的图片深深吸引住了。

被风沙遮盖成一片昏黄的天幕下,挺进军骑兵第二师的马队踏着刚刚铺就的沙土,迅速通过结冰的河面。师长丁超群看了看手中的怀表,有些暗自着急。据前哨部队侦察,驻磴口的马鸿宾八十一军已经沿黄河向北运动。如果天黑之前骑二师主力不能抢占临河以南地域并建立防线的话,挺进军控制整个河套地区的计划将很难实现。

丁超群见幕新亚牵马过来,立即问到:“电报发出去了么?”

副师长幕新亚点了点头,“情况是汇报上去了,可司令部还没有作出指示。师长,对八十一军,咱们的力量还是有些不够啊。”

丁超群深深叹了口气,“队伍到了临河,立即构筑防御阵地!那马回回不动手还好,真要是动起手来,咱们也不能吃亏。命令队伍加速前进!等到里临河再休息吧。”说着翻身上马,两腿一夹向南驰去。

收到骑二师的电报,我走到墙上挂着的地图前,生气的说道:“这个丁超群,这么远的路我怎么支援他?”想到河套平原对挺进军的重要性,不由得焦急起来。

傅作义也皱着眉头说道:“马鸿宾是以抗日的名义被调出甘肃的。如果我们真是和八十一军打起来,弄不好要落个破坏抗战的罪名。不过要是想办法让将中央把八十一军调给咱们战区指挥,哪怕是名义上的。事情就好办多啦。可是以什么借口去向重庆那边儿说呢?”

经傅作义这么一说,我立即脑筋一转,高兴的说道:“咱们立即拟一份电报,向重庆申请进行一次进攻作战,以求牵制日军兵力,配合南方中央军发动的冬季攻势。电报同时说明需要其它部队的配合。我看陕西的部队,中央是不会动的,能调动的就只剩下马鸿宾的八十一军了。只要两边儿努一努力,成功的希望很大。自从咱们占领了绥察地区,不论中央还是各战区,向咱们伸手要马匹、毛皮的电报就没断过。只要中央有求于咱们,事情就好办了。至于对骑二师的支援嘛,我看就再派一批武装工作队过去。发动群众,把民兵自卫队组织起来,加快当地政权的建设速度。”

在座的几位听说又要和日军开战,都有些兴奋。夏云海疑惑的问道:“咱们要是进攻大同,那马鸿宾的骑兵好象也用不上呀?”

“现在大同方向的日军对我们深怀戒心,不仅兵力集中还修建了很多防御工事。进攻依城据守的敌人,我们太不合算啦。我打算在托克托建立一个新的补给基地,部队在浑河以南集结,自西向东对日军发起进攻。”说着我指了指身后的地图,“我们的目标是消灭同蒲路北段的日军第二十师团!宜生兄,这个作战计划就请你来组织拟订,然后以战区司令部的名义发到重庆去。”

散会之后,傅作义独自走到我的身边,说到:“司令,现在三十五军正进行大规模整训,新三军刚刚开始建立。我们可以调动的部队不多呀。消灭日军一个师团,实在是太困难了。搞不好把晋中地区的一零八师团吸引过来,绥南地区将十分危险!”

我笑着说道:“这个目标是写给重庆的军事委员会看的,我们并不一定非得实现呀?现在日军第二十师团主力逐渐向北集中,很有可能向我们发动进攻,但也因此造成了晋西北地区的兵力空虚。一旦我们以一支骑兵部队突入晋西北地区,甚至只是摆出东进的态势。一定可以把北进的二十师团拉回来。我觉得只有在敌人部队运动的过程当中才是最脆弱的,对于攻击的一方也最有利。如果我们事先埋伏好一支精锐部队,在日军南调的途中对其进行袭击,即使不能包围全歼,也能使之受到较大杀伤。彻底粉碎敌人对绥察政府进攻的企图!当然,派一支部队深入敌后是有很大风险的。因此事先必须严格保密,中央方面就不要让他们知道了,挺进军内部也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傅作义点头道:“这个计划好是好,不过我怕马鸿宾不会那么痛快就听咱们的呀。”

“哈!要是在托克托有一堆武器弹药和给养等着他的话,我看他会比谁跑的都快。”

连夜我和夏云海赶到一师师部。把谢长久和几个旅、团长从被窝儿里“揪”了出来。看着大家迷惑的眼神,我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都知道一师一直是挺进军主力中的主力。私下里都叫作‘铁血一师’!为什么呢?资格最老、装备最好、打过的仗最多。挺进军里很多军官都是从一师出来的。我承认对一师有些偏心。但对一师来说,也担负了更为艰巨的使命!我已经命令驻扎在绥远的特种兵一大队归属一师建制。同时五百名军校专业学员和二十位教官也会在明天上午十点抵达一师驻地,他们将和一大队共同组成侦察兵教导营,以新的标准领导一师各连队的训练工作。我命令!明天上午七时整,一师进入一级战备。明晚十一时出发,秘密前往清水河(地名,好象也是浑河一条支流)一带山区集结。开始战前集训,同时等待进一步的命令。”说着走到谢长久跟前说道:“一师现在的防地将由安春山的三十一师接管。如此一来,今后一师就成了一个特种作战师。艰苦的训练和艰巨的战斗将从明天开始,大家有信心没有?”

“有!”谢长久挺胸大声回答。此时他已经为这突如其来的任命而感到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