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冬季攻势(4)
作者:宇昆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442

王国章因为昨夜的惊吓,直到凌晨才在“防卫”严密的这个什么招待所里迷糊了一会儿。早上吃过饭,同机来得那些人除了冯克昌和哪个飞行员被自称是朱司令的人开车接走外,除了自己都被带着说是去一个叫土木尔台的地方。王国章看到就留下自己一个人,心里的恐惧就更加强烈了。“这些人竟敢绑架政府官员!不会是要把自己灭口了吧?”想到家里的妻儿老小,王国章不禁悲伤起来。

王国章正冒着冷汗等待对自己的“处理”。一个身穿灰色中山装的年轻人急匆匆的跑进来道:“王博士吗?对不起,对不起!我迟到了。今天早晨才接到通知,说您要来。所长派我来接您。我叫顾一衡,叫我小顾就行。就这么多行李吗?不过没关系,我们那儿什么都有!走,我们这就出发吧!”

王国章随顾一衡出了招待所,一眼看见门口停着一个底下装了四个轮子的“长方铁箱子”,两个持枪的卫兵坐在后面。顾一衡把王国章的皮箱往后面一放,接着拿出一件羊皮大衣道:“您从南方过来,在这儿很不习惯吧?等车跑起来会更冷,把这个裹上。”王国章披上厚重的大衣,学着顾一衡的样子,跨进去坐好。王国章知道这是辆汽车,可这汽车也太“简陋”了呀!除了必要的设备,连车门、顶棚都没有。顾一衡一边发动车子,一边笑着说道:“这车是我们汽车厂的第一批试制品,反送回研究院做质量、性能鉴定的。还不错,看来很快就能批量生产啦!”

“哦!绥察政府可以生产汽车了么?”这可让王国章没有想到。知道车竟然是“国产”的,立即所有的“缺点”在王国章的眼里都不存在了。听发动机的声音,王国章知道这车性能相当不错。可这么小的汽车用的着安装一个大马力的发动机么,有点儿浪费吧?

顾一衡一边开车,一边说道:“听说王博士是同济大学的高才生,还在德国留学?说起来咱们还是校友呢!不过我只在同济大学念了两年。日本人打过来,没毕业。”

“大学不是内牵了么,怎么不读下去啦?”王国章一面研究着汽车的细微之处,一面随口问道,原来这车厢是用几块5mm薄钢板冷轧成型之后焊接而成的,看来是设计者有意简化工艺以求大量生产,又使汽车有了一定的防弹能力。

顾一衡笑笑说道:“在研究院里以前的教授很多,随时可以得到指点。尤其是新鲜学问太多啦!很多老教授和我们一起边研究,边实践。这里对搞技术的人简直就是天堂!我还回同济大学干什么?”听顾一衡这么说,王国章觉得有些夸张了,暗自笑笑没有出声。

等汽车拐上了山间的简易公路,王国章立即被这辆汽车神奇的越野能力所震撼了。虽然非常颠簸,但王国章还从来没见过有那种外国汽车在如此路况下以这样的速度行驶!顾一衡得意的说道:“这种车是以四轮驱动,比这再陡的坡也能爬上去。不过我在火炮研究所工作,详细的情况就得问汽车研究所的那些人了。”

王国章惊讶的说道:“如此说来,这个研究院里的部门很多喽?”

“哪当然!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我来都快半年了,究竟有多少个部门单位至今也搞不清楚。不过总有几千人吧?连外国人都有!”

经过了两个检查站,汽车终于来到了顾一衡所说的“研究院”,王国章本来以为会见到校舍一样的建筑,可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栋栋依山而建的厂房!一辆和自己所乘坐的汽车样式差不多,但大上许多的六轮小卡车迎面驶过。顾一衡和车上的几个年轻人打了声招呼,过去了。转头对王国章道:“这几个就是汽车研究所的人啦!嗨,等会儿就得把车还给他们,真是舍不得呀!”

汽车在一栋厂房前停下,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领着十几个年轻人迎了出来。“这就是我们的张所长。”顾一衡介绍道。等王国章抬着被颠的生疼的屁股下了车,张所长握着王国章的手道:“欢迎啊!王博士。有您这样的火炮专家过来,这帮年轻人的疑问就容易解决啦!不向我是‘半路出家’,以前在清华搞的是冶金材料研究,有些地方还不如他们呢。”说着把王国章领进厂房。

王国章笑着想刚想谦虚几句,可一眼望到面前停放的整整一排大小各式火炮,愣愣的呆住了。

( 王国章不知道的是当天在重庆的报纸上刊登着这样一条消息:西南民用航空运输公司班机飞赴西安途中因迷失航向,不幸于昨夜在绥南地区失事。机上乘员全部遇难。西南民用航空运输公司承诺负责离难者家属全部赴绥费用 …… )

草原的蓝天,碧空万里,飞机平稳的在空中翱翔。我透过舷窗看着为自己这架C—47护航的苏军战斗机心里一阵难受。坐在对面的杜文轩好象看穿了我的心思,道:“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已经在尼维尔• 巴尔泽里厂长的指导下以德国DB601A引擎为蓝本仿制出了咱们的第一台十二缸液冷发动机。由于采用更为先进的电力燃油喷射系统,使输出功率达到了一千二百马力。另外光电仪器研究所也成功制成了投影式光学射击瞄准仪。我们自己生产飞机的日子不远啦!”

我并没有因杜文轩的乐观而觉得安慰。对于可以预见的喷气式飞机时代的即将到来,研究院的全部力量还放在生产活塞式发动机上。这不能不使人感到忧虑。但我也深深知道,仅凭几本科普杂志上的介绍和图片是不可能生产出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我勉强笑笑道:“对于航空发动机,研究院还是要大力改进。据说英国罗尔斯• 罗伊斯公司生产的梅林63型发动机功率可达一千七百马力,看来我们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对了,尼维尔• 巴尔泽里所带来的那本笔记杜先生看了没有?都写了些什么?”

杜文轩想了想答道:“是一些飞机结构材料数据。还有关于镁铝合金、钛合金材料的加工技术。最后提到了钛合金材料在一种涡轮式高温、高压压气机中的应用。怎么,对这些司令很感兴趣么?”

“哦?”听杜文轩这么说,我兴奋起来,“关于镁铝合金,钛合金的生产加工技术我们要尽快掌握。根据地有储量巨大的稀土金属资源,这为我们建立先进的金属加工产业提供了资源基础。笔记里提到的这种压气机,我建议研究院先抽调少部分力量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仿制出来。杜先生,回头我给你看一些资料,你就知道这个压气机是干什么用的啦!”

正说着,冯克昌从驾驶室里出来,“司令,下面就是锡林啦!”我从舷窗往外望去,茫茫平原上错落着一片片苏军的兵营。“这就是锡林么?简直就是个大兵营!”我无奈的叹道,早晚一定要把这些苏军赶回老家去!我暗下决心,但现在就只好忍忍啦。上次苏联提出要取得金属矿物的贸易优先权,不得已只好答应下来。可这些家伙的贪婪我是早已知道的,这次到锡林,不知又要什么!

我下了飞机,与前来迎接的苏联远东第一军区司令朱可夫拥抱了一下。朱可夫笑着说道:“亲爱的朱江同志!这次邀请阁下前来,是因为我国对外贸易委员米高扬同志希望能与阁下进行一次更为深入的会谈。这也是我国最高统帅斯大林元帅的意思。事先没有提前通知,不会给阁下带来什么不便吧?”

我强笑着说道:“哪里,哪里!我也正盼望着这个机会与伟大的苏联政府建立更为深厚的友谊。这可是我们加强合作的难得机遇呀!”

朱可夫听我这么说大为放心。高兴的请我上车,车队向苏军驻锡林司令部驶去。

经过一阵热闹的拥抱、寒暄,大家坐了下来。苏联对外贸易委员米高扬显然对面前的这个年轻人没有看在眼里,“我这次前来,是受苏维埃最高委员会的委托通知贵方,原来双方协议中规定的贷款偿还时间提前一年,即从今年开始,绥察抗日民主政府需以所出产的煤、铁、锰、钨、稀土等矿物以易货方式分批进行偿还。”

我气的当即起身道:“协议已经签字生效,怎么能说变就变呢?这是非常不友好的表现!我方也完全有理由拒绝!”

身边担任翻译的杜文轩也不满的说道:“协议中答应的坦克生产厂被换成了拖拉机生产厂,而且尚未交付。按照价格统计,目前所提供给我们的物资也还没有达到两亿卢布。怎么就急着让我们偿还贷款呢?”

看到我们这么回答,弄的米高扬一愣。只好换了一种语气道:“朱司令,你不要急嘛。之所以这么决定,是因为由于贵方利用我们提供的大笔贷款进口了太多的采矿和先进工业设备,这已经给我们国内的生产建设带来了压力。而现在你们又利用欧洲爆发战争,战略物资紧缺之机提高矿产品价格,这种做法也是非常不友好的!你们现在只有我国一个贸易伙伴,矿石价格怎么能够以国际价格来计算呢?如果你们对这个的决定拒绝的话,我国也将拒绝与你们进行贸易!这个后果,请朱司令考虑一下吧。不过我还有一项提议。如果你们没有能力偿还贷款的话,我建议将绥远北部地区矿业股权的一半转让给我国,这样一来司令阁下就不用为还贷的事情发愁啦。”

立即,我本来已经揪紧的心疼痛起来。原来是看上了白云颚博的矿山!这我是坚决不能答应的!我靠在椅子上无力的说到:“好吧,我们一定会还清贵国所提供的贷款。但贵方答应援助给我们的重型拖拉机生产设备也要尽快运抵。同时希望贵国能够完全兑现两亿援助贷款,向我方再提供一批大型采矿设备和一个轮胎生产厂的设备,剩余贷款就向贵国购买T—26型坦克坦克吧。”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双方达成协议:从西元1940年6月起,绥察政府以矿石或工业原料分批偿还所欠之贷款,矿石价格以目前国际价格的一半计算。苏联政府向绥察政府提供整套履带式重型拖拉机生产厂的全部设备,价值六百万卢布的矿山采掘及选矿设备,一座橡胶提炼厂和一个轮胎生产厂并出售T—26型坦克一百辆及配件以兑现全部贷款,所有物资于西元1940年3月前交付完毕。同时以废钢铁价格向绥察政府出售缴获的日本九五式坦克轻型七十五辆,九七式“奇哈”坦克四十辆。协议至签定之日即一九三九年(民国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立即生效。

好不容易谈好了这件事,米高扬见虽然没有达到全部目的,自己还是取得了非常丰厚的利益的。终于高兴的起身说道:“看来朱司令虽然是军人,但很会做生意呀!来让我们为了共同的友谊干一杯!”

等出了苏军的司令部,仍然是朱可夫送我们回机场。朱可夫笑着道:“本来我认为这次的协议很难达成。不过我还是非常高兴的看到贵方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哦,顺便通知您一声,从贵国东北地区撤出约两千人的抗日游击武装已经进入我国境内,领头的人听说叫周保中。统帅部命令把这些人转移到锡林地区接受改编。不知朱司令有什么建议?”

一听东北抗联要进来,我立即想到:“这事情要是叫傅作义知道了,会是什么态度。”连忙道:“既然是我方抗日武装,我建议还是由绥察抗日政府来管理好了。”

朱可夫笑着摇了摇头道:“我方既然已经接手,就不能把人交给你们。现在我军的东部防线兵力也很不足,就把这支小部队留在锡林吧。哈!哈!”

我终于意识到原来苏联人是另有目的!只好勉强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请司令阁下好好约束他们。万一这支武装违反了绥察政府的法律,将会极大的伤害到贵国驻军的声誉。如果与我方军队发生摩擦,后果将不堪设想。希望不要给日军以可乘之机才好呀!对了,明天是圣诞节,那我就在这里提前予祝司令阁下圣诞愉快。当地政府明天会把慰问品送到贵军驻地,还望将军阁下不要拒绝才好。哈!哈!”

当我重新走进机舱,全身虚脱似的倒在坐椅上时。杜文轩奇怪的问我:“既然咱们要自己生产坦克,还去买日本人打剩下的破烂儿干什么?”

“这些东西咱们要不买下来,你说这些俄国佬会自己用么?肯定是要装备蒙古的乔巴山!这可是我最不希望看到的!对了,杜先生。你对苏军的T—34型坦克了解多少?”

“司令,你所描绘的那种坦克,我去苏联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见到总设计师科什金时,还只是没有完成的设计图纸哪!不过好象和司令给我们自己画的坦克图样很相似。现在我们还有十几个学生在那里学习坦克制造。将来我们的坦克,一定比他们的强!”

“好!回去就您所掌握的这些资料,画出一份T—34的设计图来,并做出性能评估。完成之后拿给我看看。”由于刚才的挫折,我的内心里不觉冒出了一个恶毒的计划……

昏黄的月光下,一师的士兵们悄悄绕过日军的岗楼,消失在夜幕之中。夏云海握了握谢长久的手道:“这次任务一师没有重炮支援,要想全歼敌人的一个师团,有些困难啊!如事不可为,不要硬拼。主要是锻炼队伍!”

谢长久笑着说道:“这一师是你的心尖儿,又何尝不是我的命根子?我一定把一师完好无损的带回来,军长你就放心吧!”说着向夏云海敬了个军礼,转身随着队伍离去。

夏云海默默的看着谢长久模糊的背影在树林中消失,才出声对身边的参谋们问道:“马鸿宾的骑兵目前到了什么位置?”

“一小时前接到报告,说是先头部队已经到打黄河西岸,但主力部队需要明天下午才能抵达渡口。”

夏云海点了点头,“好吧,命令二师五旅掩护工程营架设浮桥。等八十一军到了,就赶快让他们过去!告诉马鸿宾,马可以先给他,但军火物资要等他从晋西回来再拿!”对于让这次战斗扯上马鸿宾的骑兵,夏云海心里非常不以为然。好端端和这帮“土匪”打什么交道?这帮回回杀起汉人来可是从不手软的。潜意识里夏云海甚至有些希望这个八十一军一个不好,叫鬼子干掉,也就省下这些枪支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