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年(西元1941年)七月一日,推迟半年举行的绥察宁抗日民主联合政府第二届军民代表扩大会议在银川召开。此次会议的一个内容就是成立绥察宁新四省联合参议会。与此时其它省份的参议会不同,联合参议会是作为四省最高权利机关而特别设立,享有立法,监督甚至罢免所辖各省最高军政首长的权利。与此同时,除了朱江、马占山、傅作义、邓宝珊、杜文轩、夏云海、郭尔本、吴铭岩、崔载之等人外,以袁涤庵、范旭东为首的民族资本家与代表犹太族裔利益的果尔达• 梅厄和奥利姆• 罗夫等人也当选联合参议会常委会委员,正式进入领导核心。此时科民盟已发展成为拥有九万会员的“秘密”组织,俨然成为继国民党、**之后的第三大政治力量。(鉴于不少科民盟会员具有国民党党员及**党员的多重身份,此时的科民盟在国内还是作为国民党的一个派别存在)
七月四日联合参议会常委讨论会上,由于四省抗日民主联合政府西近政策的胜利实施,各位代表此时都是喜形于色,相互之间的讨论尤为热烈:如今已是宁夏化工行业巨头的范旭东和拥有四十二家大小工厂的袁涤庵一左一右缠住杜文轩,俩人为了争夺军队采购订单已经快“反目成仇”了;奥利姆• 罗夫则操一口生疏的汉语给郭尔本介绍着草原牧场化经营的诸多优势;而卢作孚干脆直接用英语和果尔达• 梅厄交谈……只有吴铭岩的表现与此时的气氛格格不入——独自坐在一边默默出神,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
着见大家都已落座,被邓宝珊拉住大谈“生意经”的朱江转头说道:“傅司令明天就从迪化回来了,随行的还有欧杰阳克、杜重远和**方面的代表陈谭秋、毛泽民。在这之前我先和大家通通气,虽然此次进疆,我军收编新疆省军四个师,成功进驻迪化、哈密、库尔勒、阿克苏等地。但我们要认识到,要想控制整个新疆并站稳脚跟,依照我们目前的实力还是相当困难的。且不说驻扎在哈密以北的苏军‘红八团’,单就伊犁、塔城、喀什这些地区,民族分裂势力还是异常强大的。加之其背后苏联方面的支持使我们不得不有所顾忌。”
“听说目前苏联战场上的局势很不乐观呀。敌人的电台里甚至说苏联快要投降了。”此时范旭东虽然有些幸灾乐祸,但苏德战况实在出人意料。
“放心,战争还会持续下去,没有个三四年结束不了。当然!如何把握其中的机会就得靠我们的努力啦。而建设发展新疆正是我们四省联合政府崛起的第一步!”朱江习惯性的起身说道,“新疆土地辽阔,大量未开垦的土地加上适宜的气候条件,正好可以成为我们的粮食、棉花、油料、甜菜农业生产基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也为我们下一步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最可贵的是,随着贸易壁垒的打破,新疆必将成为宁夏工业产品的倾销市场……”朱江扫视一眼有些洋洋得意的奥利姆• 罗夫及袁涤庵、范旭东等人,“不过为了达到此一目标,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交通运输问题。虽然铁道兵一师正在抓紧修筑甘肃柳园至哈密的铁路,但这远远不够!我的计划是修建一条从哈密经吐鲁番、迪化、库尔勒、阿克苏至喀什——横贯整个新疆的铁路运输干线!不仅新组建的铁道兵第二、三师要尽快进疆,而且改编的原新疆省军部队也要转为铁道兵第四、第五师。等秋收过后,我们还可以从甘肃、宁夏甚至四川、河南等省再招募十到二十万民工。至于资金方面嘛,我建议发行第二期铁路建设债券。实在不行,可以把新疆的土地和矿业开采权卖出一部分。当然啦,只限于联合政府内的投资者可以购买。”最后一句明显是对邓宝珊、奥利姆• 罗夫和袁涤庵、范旭东说的。
朱江这个“修路狂”又在推销那套铁路发展理论了——杜文轩、郭尔本等人脸上露出了然的神情。而邓宝珊则不无担心的说道:“我军在新疆尚立足未稳,地方各县政府还未建立。如此仓促将力量转移到修筑铁路上,恐易生变呀……”
“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把欧杰阳克、陈谭秋、毛泽民这些人请到绥远来。新疆紧靠苏联,**在那里发展了好几年。虽然进一两年盛世才暗中培养私人势力,但如今新疆仍有不少政府职位是由**员来担任。而在学校师生中间,**言论更是颇具影响。反观我们呢?进疆还不到一个月,新疆的大部分地区还未占领。我们在老百姓眼里还是‘外来者’,要想由客人变成主人,还差的远呐!把**和亲苏势力用坦克飞机赶走吗?显然,这必将耗费极大的气力和时间,而我们也没有足够的人员和精力。既然‘对立’并不能让我们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那就选择‘合作’!有人可能要担心了——好不容易到手的地盘万一丢了怎么办?我看这大可不必。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奋发图强的爱国热情,这‘煮熟了的鸭子就飞不了’!联合政府扶持以杜重远为代表的新疆本地知识分子成立新疆临时政府,此举已经使我们在即将与**方面进行的合作中占有优势。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绥(远)宁(夏)工业产品占领整个新疆商品市场,使绥宁工商业资本在整个新疆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
听到这里,大家纷纷点头。过去一年间,由于宁夏轻工业的迅猛发展,甘肃省内的本土手工业者已经基本破产,纷纷沦落到“宁夏打工族”的行列之中了。而兰州、天水乃至西安的“百货商店”之内更是几乎找不到非宁夏出产的商品。如今将此种“经济侵略”行为用在新疆,自是不足为奇。
朱江又接着说道:“进疆部队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明年春季开荒耕地八十万亩。后勤生产各部门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农机、种子、化肥。到明年,所有进疆部队不仅要实现粮食自给,还要争取向绥宁输出一部分。如今咱们是‘数着米粒’过日子,手中有多少余粮,直接关系到我们发展的速度。”
朱江话音刚落,果尔达• 梅厄立即接口说道:“朱长官阁下!”冲朱江嫣然一笑,“随着大型农机具投入农业生产,甘肃北部犹太人定居点已经出现了生产力过剩的趋势。既然那些来自波兰的同胞有着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何不允许他们在新疆经营一些农场?”年初临时安置在肃北党河流域的犹太难民近十万。与新疆相比,肃北可算不上是个好地方。
虽然知道此举可能会在新疆本已复杂异常的民族问题上又增添一层不确定因素,但朱江还是点头同意了这个要求,“好吧……可以把迪化以西的石河子及玛衲斯河流域一带划给你们。不过所需建设资金方面嘛,就要麻烦梅厄夫人啦。我的意思是您还需要去美国一次,把新疆的情况向我们在美国的商界朋友们介绍一下。你看,新疆煤铁资源储量丰富,托里地区蕴藏有铬铁矿;还有阿尔泰山地区和哈密地区的岩浆岩型硫化铜镍矿也极具开采价值。如果能够从美国争取到投资的话,整个新疆地区的经济状况在短时间内就会有所改变……”见果尔达• 梅厄仍就不为所动,朱江只好自己接下去,“等到迪化至喀什的铁路完工以后,我们就可以继续向南——经过英属印度的北部(巴基斯坦)获得出海口;或是经阿富汗打开通向中东地区的陆路通道。目前由犹太人组成的三个师有两个已经进入新疆,倘若这些部队出现在中东地区的话,对整个犹太民族的意义如何,就不用我再明说了吧?”
“此事我将尽力而为。”果尔达• 梅厄此时仍旧半信半疑,“不过以朱将军的判断,我军有进入英属殖民地及其势力范围的可能么?”
“如果有轴心**队进入中东,我们就不是可能,而是必须要进军中东!梅厄夫人,请您在美国务必留意苏德战场方面的消息。一旦德军打到了高加索地区,就到了您起程回来的时候了……”虽然嘴上这么说,朱江心里却在嘀咕:老子可把‘宝’压在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的那些纳粹特务身上啦,可千万不要血本无归才好……
次日,由新疆迪化起飞的专机顺利抵达银川。因为有苏联驻新疆总领事欧杰阳克这个俄国人,朱江不得不亲自前往机场迎接。在傅作义的介绍下,除了故作姿态与欧杰阳克拥抱外,朱江与杜重远、陈谭秋、毛泽民等人一一握手。
对于陈谭秋这位著名的**领导人记忆里本没有多少印象,因此朱江仅是客气的寒暄。反倒对**的弟弟毛泽民,朱江显得格外的关心——除了有副双眼皮,好象长的没有一处像**。“毛先生在新疆是负责经济工作的吧?今后还望先生继续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多多出力呀!……”
照相机镁光灯的闪光打断的朱江的话头,这是几位随飞机同来的新闻记者。朱江不得不在脸上堆起笑容,“傅作义挥师进疆,**这是急着要我在公众面前表态呀。”
果然,一位金发碧眼的记者说道:“我是苏联塔斯社的记者。请问朱江将军阁下,贵军此次进入新疆,是否得到了中国中央政府的命令?”
“我是新华社的记者。请问司令长官,在现今举国抗战之际,将军视察哈尔再次沦陷于不顾,却派遣大军进入新疆。有舆论谴责将军扩充势力,消极抗日,对此长官有何解释?”
“首先,像盛世才这种反革命份子阴谋家,人人得而诛之!我军进入新疆粉碎其分裂国家的无耻阴谋,事实证明这是得民心的正义之举!”这些话朱江早已想好,此时连表情动作都表演的十分到位,“说到消极抗日,我倒要问问,当鄙人转战绥察热晋四省之地,大小数百战歼灭日寇数万余的时候,他盛世才在干什么?他向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开过一枪么?盛世才坐拥一省之地,非但不为抗日救国事业贡献一粮一弹反而对外逮捕诬陷友邦人士,对内镇压抗日同胞。此种种叛国投敌的恶行已经极大的威胁到了我军后方安全!挥军进入新疆,我军是万不得已而为之。此次邀请苏联欧杰阳克总领事先生和杜重远、陈谭秋、毛泽民诸位新疆代表来银川,就体现了我方保持新疆稳定发展的殷切诚意。盛世才提出了‘反帝、亲苏、和平、民主、清廉、建设’的六大政策,可这仅仅是挂在嘴边的幌子!我现在就可以保证,虽然盛世才这个阴谋家垮台了,但‘六大政策’将会在新疆得到真正的贯彻实行!我们将会在新疆成立一个有各方代表共同组成的民主联合政府,在坚持国家统一的前提下维护人身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无论信仰何种主义,都可以到新疆来,为新疆经济发展共同出力!”
“倘若如此,朱将军是希望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疆还是建设一个资本主义的新疆呢?”
“这就取决于今后新疆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了。我们保护私有财产但反对贫富分化、提倡共同富裕;我们鼓励消费但反对腐化堕落、铺张浪费!政治上联合政府倡导民主允许争论,但坚决镇压一切投降言论和汉奸份子!经济上嘛,我个人提倡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举。毕竟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并非各自为社会主义或是资本主义所独有。”
显然朱江的此番言论,并未让面前记者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既然朱将军倡导联合,但为何此种政策并未在绥远、宁夏等地实行,而单单限于新疆一省?”
“采取何种制度完全取决于当地的具体状况。中国幅原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为了发展生产,我们不搞‘一刀切’!究竟那种制度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未来,我们不能排除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同时存在的可能。”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朱江顺嘴溜出的这番话,顿时令身边的欧杰阳克、陈谭秋、毛泽民等人惊讶的目瞪口呆……
此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转载请注明「转自明杨品书网http://www.pin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