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战前准备(中)
作者:无影之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929

“能不能听蒋某解释一下?”“请赐教!”“以润之所见,生存与公平孰轻孰重?当生存与生命发生冲突,你会选择什么?现在国家内忧外患,财政吃紧,还要大量购买军火、药品,为了保持金融稳定,又不能滥发货币,实在是抽不出钱来支付他们应得的工资。现在,这些应聘的劳工,都是一些四没人员啊,若是不去修建工事,到处乞讨,不但自身性命堪忧,还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现在外敌当前,保持社会稳定,可是头等大事啊。他们来修建长城防御工事(即黄河分流水利工程),虽然没有收入,但起码能保证一家老小的吃饭问题,并且能得到一些最基本保障,这是国家所能提供的最高保障了。而且,华北北部的坚壁清野,没什么财产的或财产不多的,一般也就迁开了,只有一些大地主,会与政府的政策相抵触,而我们的泄洪政策是不变的,所以这些大地主大多数会‘为国捐躯’,从而为土地均分政策扫清障碍,所以说,他们的损失是暂时的,最终政府是一定会补偿的。”“这样啊,是我错怪委员长了,看来我还得督促下面,加强动员啊。”“那你就忙去吧,现在听说军队士气很高啊,这都是你们的功劳啊!等着你的好消息。”

之后,我秘密召见了梁实秋,让他带一批建筑学家,对华北地区有文化价值的建筑进行秘密测绘,然后再到东南亚及印度对当地有价值的建筑如泰姬陵吴哥窟进行测绘或者留影,整个行动不要太张扬。之后到情报部专程拜访了戴笠和李克农,让他们注意对日本、俄国、美国的情报搜集,贿赂德国国会,务必避免让里宾特洛夫出任外交部长。并派人前往东南亚组织当地华人,指导当地华人从政,开办中文免费学校,让当地人学习中文及中国文化,并走私些武器过去武装当代华人,以备不时之需。

第二天,周恩来带来好消息:德国同意接受我国士兵赴德学习空军、海军,并继续派遣陆军高级将领到我国担任顾问,而且同意向我国出售64门88MM高射炮。我让周恩来带信给海空军,务必派出最优秀的人去接受培训。“那万一德国翻脸呢?我们不就损失了吗?”“何尝不是呢?但是,要不是我们取得绥中、张家口大捷,连派人去德国学习的机会都没有,所以说,我们只有赌一把,只要在抗日战争中能与日寇平等相持,他们就不会为难我们的留学人员。而这批人未来可是我们海空力量的中坚啊!”“我这就去通知。”一段时间后,最终决定由高志航等一行46人首批赴德学习,时间2~3年。

陈明仁发来电报:上海外围的防御体系已经全部构建,军队训练成果显著,目前士气高涨,补给充足。初步估算,以目前兵力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可以抵挡日寇8~10个师团的正面进攻;杭州湾防御体系已经初步构建,预计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可以抵挡1个主力师团的登陆行动。八大路军的汇报称,战士们求战心切,情况良好。在德国顾问的建议下,我把军队里的装甲车集中编制组建成第一轻装甲营,装备pzkpfw1-a轻型坦克,由邱清泉上校指挥,调拨陈明仁部,进驻湖州。

南方,由于地方军阀的坚持,中央军仅仅进驻湖南江西福建一带待命,两广及云南由当地军阀部队驻守。四川刘湘倒是派出了10个简(缺)编师愿意与中央军协同作战,但是装备素质差得没法看,万幸的是保家卫国的热情很高,这样的部队只能先进行换装与整训,由于是军阀部队,整编暂时不搞,要是在半年内作战,就是去送死啊。其他军阀不管怎样,也多多少少派出了些部队,滇系、桂系派出了2个师,粤系派出了1个师,加上原来在中央军整训的,在20万左右。而就凭他们剩下那些部队的战斗力,加上兵力有限还防着中央军夺权,就只好请老天保佑小鬼子不要从雷州半岛登陆了。

这段时间,日军也没闲着,中国派遣军已经完全成建制,共约40个师团,70万人,其中包括朝鲜人和台湾省人正在各地紧张训练,各个兵工厂也开足马力生产装备,连慰安妇也组织就绪了,开始工作了。特高科在各地搜集情报,收买我方人员,绘制我国内地的精细的图,对我国经济命脉进行渗透。军政府在各地宣传大东亚圣战,全国青少年从6岁开始接受军事训练,全日本陷入一种可悲的狂热。石油限制、食品限制、铜制品限制、布料限制、用电限制,基本上全国没有一样不被限制的,还有一句口号家叫“一切为了圣战”。日本驻华大使倒一改往日傲慢的态度,宣传起中日亲善来了。

转眼间,到了19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