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闽粤风云(中)
作者:无影之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812

4月4日,南京。“广东省主席陈济棠已经表示欢迎中央军入粤,并全力配合中央军作战,并愿意马上派第48军481师入闽增援363师,并暂时接受36军的指挥。”陈诚说。“广东能打仗的部队大多调给中央整训、换装,剩下的也戍守广州一带,这481师的战斗力可能不及363师的三分之一,不能希望太高啊。他们倒是能在3天左右到达金厦一带,只是能起多大作用还不好说。”白崇禧补充。“我认为无论怎样,要派大部队南下作战是肯定的,我建议从江西调叶挺的第7军、李品仙的第24军,分别由赣州入汕尾、由鹰潭入福州;廖耀湘第19军入都均、孙立人第20军入衡阳,如此12个中央师的力量,加上当地友军的配合,可以把日寇的登陆部队压缩在临海的狭小区域,无法伸展,无处迂回。并立即逮捕汤恩伯,暂时由363师的方师长代军长,一旦日寇登陆,即率36军剩余的部队尾追敌寇,把福建防务交与李品仙部。不能留给敌人超过一个港口补给。”**激动地说。这条建议得到与会者的认可,只是何应钦及其他少数人对立即逮捕汤恩伯表示异议,认为临阵换将动摇军心会引起军心动荡。“乱世用重典,在民族危难之时,不能容忍有山头主义的存在,对汤恩伯的处理,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就不要再犹豫了!”剩下的看我发狠话了,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我本还还以为有人要与我理论,准备了一大套说词,真是可惜了,有时我也在思考,是不是我也有独裁的趋势了……

厦门,在日寇白天大规模的轰炸加上舰炮的压制,日寇登陆部队在鼓浪屿一带开辟了一块不大的登陆场。入夜,方先觉密调漳州两个团连夜火速南下,同时派了2个营对登陆场进行反冲锋登陆上来的4个连日军拼死反抗,海上军舰及鼓浪屿日军配合,发射了大量的照明弹,黑夜如同白昼,并提供火炮支持,我方虽然英勇冲锋,有一个排甚至一度深入敌核心阵地,但因为日寇火炮猛烈,后续部队伤亡过大未能跟上,整个排全部阵亡。反击部队也由于伤亡惨重,不得不撤回休整,整个行动宣告失败。

4月5日,日寇又加强了空袭的力度,在巩固登陆场的同时,后续部队源源不断上岸,我军由于炮弹用尽,只能用轻武器继续抗击。虽然增援上来两个团,但与日军向比依然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日寇登陆场扩大得很快,已经有近3个师团登陆厦门了。由于厦门的大多数居民并没有撤退,所以方先觉决定放弃巷战,退守高崎,准备堵住厦门入闽的道路。但这个设想马上就破灭了,因为日寇已经成功地在厦门两翼登陆,随时可以迂回身后。当方先觉准备北撤时,第481师赶到漳州,方先觉马上改变主意,准备收缩兵力,固守漳州、龙海,封锁九龙江一线,切断南闽的交通,并把争取把日寇吸引在漳州一带,为友军部队的合围创造有利条件。日寇南方方面军司令宫本武藏,得到中**队退守漳州,并在漳州一带发现援军约1个师后,立即命令已在厦门登陆的近11个旅团,立刻尾随支那军队,趁九龙江防线还未完全建立,援军立足未稳,一鼓作气冲过江去之后迂回牛崎头,经过南靖,攻占平和,与侧翼部队会师。由于481师刚到达漳州一带,还未建立起有效的防御体系,甚至驻守牛崎山的部队还在与481师交换防务,所以日寇成功迂回在杭州后方,达到预设目的。而无法跟上主力的日寇撤回了金门。至此,日寇总共有超过四个师团成功登陆。方先觉得到战场形势汇报后,非常恼火也无可奈何,只能说基层指挥官实战经验不足,而自己也没有详细安排。既然事已至此,只能命令361、362师赶快南下与军部会合,再图歼敌。

而汤恩伯在得到撤职查办的命令后,畏罪潜逃,在亲信人员的掩护下失踪,下落不明,而后遭到全国通缉。并最终于一年以后,在上海被我特工人员发现该,当场击毙。

此时的广东,一片惊慌,居民纷纷外逃,陈济棠请求中央军火速入粤,安定民心。这主要是近1、2年中央军战果辉煌,地方军阀却屡战屡败,不堪一击,所以国内民众普遍信任中央军加上军纪严明,中央军所到之处万人空巷涌上街头欢迎,不过这也带来一个坏处,日特务组织可以轻易得到我军的调动情报。叶挺的部队由于整编整训正进入尾声,所以得到紧急命令之后耽搁了一天,正从驻向广东汕尾方向急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