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再三,郝梦龄觉得还是把这个意思当自己的建议向**表达一下比较好。于是,便以细节不清找到**,同时又以战士思想不能接受为由,委婉提出了能不能多守几天?**早就考虑到罗卓英不会放弃“固守重要城市”的作战方针,之所以提出24~36小时撤退,只是漫天开价,就的还价的资本而已,让罗卓英觉得自己的话还是有些分量的。“郝军长,这个时间问题只是表面的,究其原因是要由我方掌握战略主动,想打就打、想撤就撤,让敌人疲于应付。我提出的时间,只是考虑到你们的部队不要让日寇缠住,可以在必要时撤退,至于实际作战你可以不受时间约束,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让鬼子缠住!”郝梦龄听了这番话,如释重负,连称“明白、明白。”,之后就告退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中央日报再次发表重大新闻,宣称我军经过整训、改编,战斗力大大提高,并援引我的话说“集中30个师(解放军12个师,国防军18个师,90天内消灭6个日军师团是没有问题的。”此话一出,舆论大哗,有的人盲目乐观,说消灭6个师团太少,至少能消灭18个师团。不过大多数人认为这只是一种宣传,能消灭6个旅团以上就不错了。国际舆论对此不置可否,某报还登了一篇叫“蒋介石是不是在说大话?”。日本也对此大肆反驳,说要在90天内消灭我中央军24个师,270天内迫使支那接受“停战协定”,云云。而我国驻外的特工,在当地华侨的帮助下,很多地方都开设了地下赌局,由我国提供了一定经费,把中国不能够达到目地赔率拉得很高,加上我军前期略有胜利,结果很多人在我国的宣传攻势下,认定我军能达到既定目标。这下日本人不干了,总部认为这有损皇军的声望,加上财政部认为大举投入资金既能提高皇军威望,获胜后又有能有一笔不小的额外收入,于是积极表示国家应该乘机在资金上有所投入。内阁同意了这项计划,于是3天之内,中国能够达到目地的赔率被拉了上来。宋子文拿着汇报,整天屁颠屁颠地跑来在屋里跑来跑去,嘴里念叨着:“这下经费不愁了,这下经费不愁了。”同时,在东北的日军常备师团,又调拨了8个师团准备随时西进,寻找我军主力决战。
苏联人得知了这一消息,马上找到我军事装备采购团,表示虽然目前自己国内的军事装备也很紧张,但是为了中国好邻居,万一到了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达不到既定目的,甚至是日本人达到了目的。),还是可以提供一笔贷款,及一些比较先进的武器。希特勒更是亲自约见戴季陶,在询问了一番后说:“只要中国能够达到既定目的,为了中德‘传统’友谊,德国将向中国廉价出口一批先进武器包括飞机和潜艇。并愿意帮助中国实现伟大的复兴,把日本鬼子赶出大陆,并且夺回被红色强盗占为己有的领土。”罗斯福更绝,说“美国人民一向是富裕的中国人民的友好伙伴,可靠盟友,无论何时,只要中国人民需要,都可以买到‘价廉物美’的装备(估计是淘汰的)……”(靠,都是些什么人?)我把这些报告转给各个内阁成员,人人哭笑不得,第一个是杯水车薪,第二个是锦上添花,第三个是见钱眼开,就是没个雪中送炭的,真感谢老祖宗创造了那么多成语。
**可没那么轻松,如何在消灭敌人的前提下保存自己,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他大把大把抽着烟,凝视着地图,要把敌人引进来,还要不让敌人走出去,总部指定了先壶(口)再万(家寨)的计划,但是当中间隔的时间需要由前线指挥官提前24小时提出……
6月2日,曲沃日军经过休整、补给,来到并攻占了闻喜。3日,12师团担当主攻,首先对运城北方门户――水头展开进攻,守军一个营在敌人优势炮火的压制下,英勇抵抗,打退了日寇8次冲锋后,撤出了水头外围防线,正当日寇冲进城时,夏县守军派出的2个营赶到战场,威胁日寇侧翼。由于不清楚我军的实际兵力,日军暂时停止进攻,但是已进城的1个小队撤退不及,被我军切断了与大部队的联系,不久被我军全歼。当日寇去行我军没有更多援兵后,除了留出一个团警戒夏县方向,再度向我军发起进攻。而守军在得到友军支援后,士气、实力得到显著加强,又打退了敌人5次更大规模的冲锋后,天黑了。旅长让他们乘天黑撤退到运城,同时夏县的一个营也撤回来,只留了一个连在水头掩护,3小时后再撤。6月5日,日军经过精心准备,开始进攻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