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血之友谊
作者:无影之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210

针对有网友认为上一张战斗写得较乱,我在本章开始前先简要介绍一下上一章双方的战略战术目的:中方,东进集团总指挥罗卓英,佯攻锦州吸引日军主力。之后奇袭赤峰,进军林西,目的是以林西、赤峰为支点,形成一个突出部,并以此为切入点,把周围日寇网格化包围,一口一口吃掉。在不长的时间内,把日寇压缩到盘锦、彰武一线以西;日方,“闪电”计划总指挥香月清司,妄图在海、空军的支持下,打通已被切断的与承德日军的联系,而后迂回第四路军后方,围歼我关外部队。

日寇为了一扫前次会战的晦气,扭转不利战局,下决心要切断我突出部与后方的联系,命令承德日军一个师团又一个旅团伙同1万伪军,死守待援。同时又调集了8、11、18三个常设师团西进葫芦岛、独立第10、15、24旅团西援林西,缠住我第四路军。

3月11日,61军伤亡过重,向山海关撤退。此时,香月清司改变原来迂回北京计划,日寇5个主力师团直逼建昌,妄图打通与承德的联系,而后切断第四路军的后路,同时两个师团西出朝阳,向63军施加压力,使其无力增援建昌,因为这样较有把握一些。

鉴于敌情的巨大变化,统帅部从安阳调遣关麟征的第九路军从安阳北上,接替第八路军的预备队角色,而第八路军抽身北援建昌。而在建昌第六路军司令部,王耀武叫苦不迭。日寇五个主力师团已经突破了第一道甘家沟防线,而自己的623师在刀尔登、沟门子正在抵御日寇一个旅团及伪军一个师的进攻、622师在甘家沟损失了4个团,63军无暇救援,连自己也不知道能守多久,而据总部消息派来救援的82、83军还在滦县一带,至少还要2天才能赶到,但是建昌得失关系到整个战役的胜败,即使剩下他王耀武一个人也要继续抵抗下去……

滦县,八路军司令部。朱德、彭德怀等人眉头紧锁,仅从形式上看建昌城随时可能失守,而在古北口,杜聿明面对1个师团据险死守,一筹莫展,兵力无法展开、又没有足够的重火力,开战至今进展甚微。七老图山大雪封山,432师举步维艰、进展缓慢,在3天之内几乎无法对承德形成实质性威胁。而八路军主力到建昌至少有2天的路程,当中还要翻越大青山,路上充满变数,前景殊难预料。最终决定,为了赶时间,派遣杨成武率教导团放下长枪只带短枪,一人一颗手榴弹,带最少的干粮,竭尽全力轻装驰援建昌。

在克什克腾旗,罗卓英的司令部,这位东进兵团总司令,心中七上八下,形势已经到了最险要的时刻,守住建昌大功告成,丢失建昌全盘皆输,即使是自己的第四路军也未免能够全身而退。林西日寇又异常顽固,久攻不下,最近还得到了增援,总兵力达到了3个师团,无奈长叹:茫茫草原,片片硝烟,日本鬼子阴魂不散,大好河山今安在?凄凄建昌,滚滚热血,中华男儿至死不渝,保家卫国终无憾。建昌,在苦苦支撑了1天以后,以伤亡近万人的代价,终于守住了建昌城的外围防线。3月12日中午,日寇又出动了27架轰炸机,在9架战斗机的护航下,对我军阵地进行轮番轰炸,而日寇依仗人多势众,实施车轮战,而我军只能24小时连续作战,换弹开枪已经成为一种本能。傍晚,我空军趁日寇最后一波飞机燃料用尽,准备返航之时,再次主动出击。由3架BF109B、15架霍克3型飞机尾追日寇,最终以被击落击伤各一架(霍克3)的代价,击落敌5架轰炸机、2架战斗机,另击伤2架大获全胜。但这样的胜利对苦苦支撑的陆军来说,仅仅能起到一些精神上的安慰。

3月13日清早,随着几声沉闷的炮响,建昌外围防线守军普遍开始了连续不断的喷嚏、流泪和呕吐,随即失去了战斗力。这是日寇化武“红一号”――二苯氰胂的典型中毒症状,30分钟后,日寇出现在我军的阵地上,开始屠杀失去战斗力的我军官兵,10分钟后,开始进入建昌城,王耀武投入了警卫营,以图最后一搏。而正在此时,杨成武的教导团赶到,突然从日寇左翼出现,他们虽然经过长途跋涉,但未显疲态,仍然骁勇善战,乘乱重新夺回了建昌外围防线,换上了战场上捡来的长枪、机枪,甚至手榴弹,38式、24、歪把子、ZB式什么都有。而日寇在城内的1个大队,在士气高涨的第六路军官兵的打击下,被彻底消灭。杨成武告诉王耀武,自己仅仅是先遣部队,八路军主力将在6小时后到达,所以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并主动要求由自己的部队驻守建昌外围防线。王耀武此刻异常兴奋与感动,虽然还有一段时间,但比起前两天,自己总算能看到胜利的曙光,本来自己还猜疑八路军是否会保存实力,而不全力增援,现在想起来真是惭愧。想到国共合作3年多来,互相帮助,从敌人变成兄弟,国民政府全面改组,显露出勃勃朝气,自己总算能盼到扬眉吐气的一天了。同时善意的提醒杨成武,日寇可能动用化学武器,我军目前的防毒面具还无法防护,要杨成武一定小心,同时让人搜集了一批24式步枪及几十箱子弹交给杨成武。

之后,杨成武在整体换装武器之后,命令部队带上防化工厂新研制的防毒面具,全体开赴建昌外围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