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解放朝鲜(5)
作者:无影之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763

经过与金成柱多次磋商谈判,总算说服其从平壤卫戍部队中抽调1个旅编入我游击部队,潜伏朝鲜南部展开活动,由于他们中大多为杨靖宇旧部,所以总部特别把杨靖宇从国内调到朝鲜参与行动。朝鲜集群自从与失散部队大部汇合之后,除了一部分整编归建之外,另一部分在补充之后仍旧潜入朝鲜的丛林之中继续执行骚扰、破袭等特殊任务。

根据种种情报显示,北汉江防线以南、清州荣州一线日军兵力极少,在向南也只有在大邱一线,才有大量日军构筑釜山防线。在朝鲜中南部日军兵力薄弱,只要能突破北汉江防线,就能获得极大的战略空间,因此,朝鲜集群向总指挥部申请空降1师入朝作战,放手一搏:空降敌后、打击补给,两面夹击。总部经过审慎研究,认为此举有一定胜算,况且即使任务不成功,部队也基本可以依托复杂地形,在当地游击队的帮助下北撤,战争总得冒风险,没有百分之百的事。同时考虑到朝鲜多山,决定把经过半年以上训练的山地师全部派往朝鲜经历实战。2月21日,1个空降师,3个山地师秘密入朝,而在朝鲜的许多非重要城市,我军正与朝鲜救**进行“秘密”换防,抽调出14个旅浩浩荡荡向南杀去。日军获悉后,严密注意我军动向,再次从中南部地区抽调本意少得可怜的部队。根据张灵甫建议,本次空降将不同于前次而采取滑降机空降,从而降低行动成本,部队将携带足够作战7天的战斗物资,进行无后勤作战。根据情报,原州为日军补给中转站,且由于处于纵深,卫戍兵力也不是太多,所以空降地点就选择在横城――原州一线。

2月底,各种物资从国内源源不断地运往朝鲜,日军研判认为这是我军的战前准备,他们将面对的是空前的进攻,于是继续在原有基础上大规模扩建工事,估计在3月中旬前期展开会战。当我军换防下来的部队还在平壤一带集结的时候,3月1日北汉江前线就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日军一开始便猝不及防,原订计划也被彻底打乱,但不久日军便从慌乱中摆脱,有条不紊地展开作战,日军指挥部一只眼睛盯着前线,一只眼睛盯着平壤,并对我军战术目的产生怀疑。但在其仍沉浸于犹豫和思考中时,我空降兵已经展开行动。

3月3日,朝鲜大部是晴天,黄昏微风,农历初六,第一批75架DFS230\滑1(国产化编号,在原机基础上去掉2挺机枪)在75架He-51的拖拽下,从平壤机场起飞,另外在新溪、沙里院也各有20、55架待飞。He-51将在这两处降落,重新拖拽后再次起飞。这批一共有约1300名空降兵(约4个营)率先开赴朝鲜中南部。指挥部将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追加派遣。不久,原州-横城南部丘陵的空中出现密密麻麻的飞机与空降兵,由于当天月光黯淡,加上处于后方的日军相对麻痹,竟然顺利着陆,没有惊动任何日军,只是惊动了几个当地山民,当朝鲜与联络员与之说明情况之后,当地山民表示愿意协助我军,并充当向导。总部随即获悉空降极为成功,并当即下令待命的第二批500人登机起飞,目标:利川与原州之间的丘陵。但是这一批就没有第一批的好运气,在即将到达空降地点时被日军发现,由于当天天气条件让空军无法夜间作战,所以日军派出大量的地面搜索部队确定我军具体位置。待第一批滑翔机回到机场,经简单检查与维修,有139架能继续执行任务,所以第3批1250人登机,目标:横城以东丘陵。而日军在发现我军企图后,加强了对空观测,并在北汉江防线一带发现了我第3批空降部队,且初步确定了可能的空降地点,派遣搜索部队。根据事后统计,在本次行动中,3批空降兵共有32人伤亡,68人失踪,物资损耗3%,基本成功。

次日,我主力部队强攻北汉江防线,日军前线压力剧增,为了清剿我空降兵,不得不出动原州、横城、水原三的守备部队,拼凑了2个联队又2个大队,以原州为中心,向东西两个方向挤压我军。张灵甫随第一批部队空降,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命令按兵不动。第二批空降部队兵力最少,为了为友军部队创造机会,在营长梁南的指挥下向日军更纵深的忠州移动。第三批空降部队则在团长马立群的指挥下,隐入丘陵,伺机歼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