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兰扎德嘎德做为左翼王耀武部与后方最重要的联系基地自然是重兵把守,原本有1个守备师和1个野战师,而为了配合“重创苏军装甲部队的指示”,给苏军一个表现的机会,蓝图带着59师离开了驻地只留下了守备师,在距离达兰扎德嘎德约36小时路程的半径活动。苏军认为,3个坦克师(欠1个团)又5个步兵旅,即使是59师不走,攻占达兰扎德嘎德也是轻而易举,更何况现在只剩下一个“二流的”守备师,于是放心大胆地开来。不过,刚刚赶到乌兰巴托的崔可夫不这么看,他提醒克拉尔注意自己的后方,一旦中国人出现在24小时半径区域,务必要三思,即使撤退也不能让中国人断了后路,并明确指出59师的游荡很可能不是疑兵,密切注意中军其他企图。不幸的是苏联人看不起中国人是一贯的,克拉尔也不例外,凭借自己的机械化优势,心目中的红区应该是12~16小时半径,而他眼中仅仅作为一个小麻烦的也只是59师,骑步师甚至连麻烦都不是。
门炳岳有2套计划:甲,放弃苏军重兵把守的主补给点(代号肥肉)曼达勒戈壁正南约50公里处,而摧毁苏军各个小的补给点,这样难度小,但很可能让“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乙,强攻主补给点,则难度较大,而一旦成功,则极有可能重创甚至全歼苏军穿插的混合装甲部队。最终门炳岳选择了后者。根据侦察兵报告,补给点守备力量包括步兵2个团坦克1个团,重点防御兵力集中在南部约2个营,在东、西、北三个方向布有纵深约20~50米的雷区,守备兵力各约1个营。在朝格特车齐以西,在苏军形式上的监视下,入夜,骑步师主力悄然而去,飞驰180公里于午夜过后迂回到“肥肉”北侧,战士们精神饱满地跳下气喘吁吁的战马,立即投入了战前准备,而此时的大多数苏军正在睡大觉。不久,10多条长50米的竹条绑上了手榴弹在准备开辟雷区前进通道,低空突击连安上了滑翔飞翼,足蹬滑草鞋,一切准备就绪,主攻北侧,佯攻南侧。
第一声令下,随着战马的狂奔,低空突击队员冉冉升空,训练有素的放长牵引线,在达到一定高度后,迅速脱离。当他们出现在苏军防区上空前,“肥肉”上空突然冒出了几颗作用时间短暂的照明弹,守备军拉响警报,大量苏军拥出营区,而站岗的人注意力都集中在正前方。营地里出现了灯光,为低空突击队员指引了目标,他们一边扔手榴弹,一边寻找合适的降落地点。当苏军注意力转向了天上时,地上瞬间闪现了十几条火龙,过后的是我军大规模的冲锋。苏军被这样一搞弄得找不到方向了,北侧外围防线短时间内被突破,指挥官向乌兰巴托紧急求助。崔可夫深感事态严重,命令在宗哈拉全机械化的第1军主力立即南下,试图解救眼看就要身陷囹囵的穿插部队,但是王耀武与门炳岳早有约定,阿尔拜赫雷3个师早已整装待发,由唐楠带领立即驰援曼达勒戈壁,唐楠的吉普车上还携带不少黄金,准备遇到牧民立即购买马匹(步兵接受过基本骑术训练),一定要在苏联人突破骑步师防线之前与之会师,而西巴彦乌兰的5个师在黄百韬率领下驰援达兰扎德嘎德,在苏军摆脱守备师与59师纠缠之前,对其进行合围。这样的话,在车车尔勒格正面,我军实力就明显下降,以7个步兵师面对9个苏军半机械化师还有炮兵、坦克部队,王耀武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坚持10天,保证歼灭苏军穿插部队。
克拉尔在获悉形式后,并没有太着急,事实上中**队离曼达勒戈壁的距离不比第1军近很多,两条腿与坦克轮子的比赛胜负可想而知,至于什么骑步师,偷个鸡摸个狗还行,真要面对面地干,哼哼。他也下了死命令,除了少数部队担任阻援任务外,主力继续进攻,不捣毁达兰扎德嘎德誓不罢休。蓝图见苏军还没有撤退的意思,悬着的心放下了大半,但还是命令部队急行军迂回苏军身后东、北两侧,切断其逃跑路线,坚持到友军到来。傅作义为了这次合围的成功,命令陆军航空兵轰炸机联队准备升空,迟滞第1军南下速度,战斗机2个联队升空争夺区域制空权。守备师的装备是为防守而专门配置,加上59师离开时留下了所有的重装备,加上我军有防御工事的依托、地雷的辅助,苏军占到的便宜并不多。虽然克拉尔可以理智而又自信地说,36小时拿下达兰扎德嘎德,但是留给他的有24小时吗?这时的他已经从一个指挥官变成了一个渴望翻本的赌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