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朝鲜战争
作者:龙舞九天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910

日本 东京

刚刚上任的日本陆军大臣东川正,正在向内阁提出自己的扩张计划。

“首相阁下,我认为我们大日本帝国要想称霸世界,必须占领满洲,那里的丰富的工业及矿产资源将成为我们最好的补给基地,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在进军东南亚,建立一个日本控制下的亚洲。”

“东川阁下,您似乎忘记了我们是怎么被从满洲和朝鲜赶出来的,台湾的登陆作战在各个方面都证明,中**队不再是清朝的那只了,他们军队的战斗力非常强,而装备、训练、士气等方面都比我们要好,现在进攻中国无疑是自寻死路。我认为进攻苏联才是我们的出路,西伯利亚的资源工业并不比满洲差,苏联现在的清洗运动大大的降低了他们部队的战斗力,苏联国内的情况异常混乱,正是我们进攻的好时机”说话的是日本海军大臣山口洪二,他和东川的看法代表了日本扩张派的想法。

“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准备好!并不能代表中国的强大,现在我们有美国的飞机和坦克加上大日本帝国精锐的陆军,绝对有实力和中国一战,首相阁下我们绝对不能被中国人吓坏,请同意我的作战计划”

日本首相板良弘慢慢的睁开眼睛

“两位的意见都有道理,我们日本现在正在遭受经济危机,必须用战争手段来让我们摆脱出目前的困境,我看这样吧,东川你作进攻朝鲜的准备看看中国的反应,然后再作决定。山口你去作进攻苏联的准备,摸清苏联的情况,大日本帝国的未来,就靠各位了”说完站起来行了一礼。

东川及在座的各位将领一齐起立,齐刷刷的点头“嗨”

日本的战争机器开始运转了。

1931年9月10日,一艘日本渔船进入朝鲜海域,被朝鲜巡逻艇发现后,不顾警告继续在朝鲜海域游荡,最后被巡逻艇击沉。9月12日,日本方面称朝鲜军舰侵入其领海击沉日本渔船一艘,日本绝对不会善罢甘休,朝鲜方面反唇相讥,说日本海军难道会让一艘侵入其领海,击沉一艘渔船的巡逻艇安全返航吗?而中国方面没有一点反应,这让日本人有了种错觉,认为中国并不想介入他们和朝鲜之间的冲突。

9月18日日本陆军登陆釜山,在海军的支援下,很快就建立了登陆场,朝鲜战争爆发。

在釜山朝鲜军队顽强抵抗,大大出乎日本人的预料,但朝鲜部队得不到空中的支援,自己的火炮阵地又被日本飞机摧毁,当日夜日军占领釜山,控制了港口,日军的坦克和兵员得到补充,他们以两个装甲师为主力,打的朝鲜部队节节败退,15天后日军占领汉城,中国方面警告日本,不要越过北纬38度线,日本暂时停下进攻的脚步,巩固占领区第一阶段攻势结束。

中国 北京

在是否出兵朝鲜的问题上,议会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一方认为,中国不应该出兵朝鲜只能给他们提供军事上的援助,中国的士兵应该以保卫国土为主要目的,别国的事情与我们无关。另一方则坚持出兵朝鲜,他们决战境外才是保卫国土的最好办法,将战争的危险在别国的土地上解决,更符合中国的利益。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一直到10月中旬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朝鲜的情况却一天比一天糟糕,日军已经在38线上作好了进攻的准备。

10月13日,日军以一个士兵失踪为借口,派一个中队的士兵进入38线北方,深入30多公里,并没有遭到我军的袭击,东川正以为中国只是在虚张声势,他们根本没有能力管朝鲜的事。

在他发回日本的电报中称“朝鲜军队现在已经被击溃,而中国所称的38度线根本没有任何时候实际意义,我军不日将占领朝鲜”

10月15日,就在他梦想着受到天皇嘉奖的时候,中**队的1000余架战斗机轰炸机对38线以南的日军进行了一整天的轰炸,日本在朝鲜半岛的200多架飞机全部被摧毁,损失极为惨重,日本震惊,世界瞩目。

德国的报纸称“日本并没有重视中国的警告,现在他们尝到得罪中国的滋味了”

10月18日,在日军进攻朝鲜一个月后,实在是忍受不了议会的争论,我对他们说

“先生们,照你们这样无休止的讨论下去,日本都能打到北京了,我希望各位能明白,如果我们不出兵朝鲜,那我们就会遭受战争,我们就要每天提心吊胆的防止日本人的进攻,什么是保卫国土?难道别人炸弹扔到我们头上才要去保卫国土吗?那样是最消极的,我们虽然不称霸,但也不能让别人以为我们好欺负。中国一定要出兵朝鲜,我们不能让老百姓随时面对战争的危险,要让世界知道中国说不的时候意味着什么!”

议会在短暂的休会后,进行了投票,结果全票通过出兵朝鲜。

10月22日,中**队开进朝鲜,25日与日军交火。

我军最新装备的东北虎3型坦克,在1000米的距离上轻而易举的将日本坦克的炮塔掀上了天,日军的两个装甲师在轰炸机和坦克的双重打击下,2个小时就全部消失了,日本方面一看形式不对,马上联系我军和谈。

11月1日,朝鲜战争结束,日本在赔偿了一大笔钱后,退出朝鲜战场。

从此以后,日本国内再没有人提出进攻中国的计划了,在朝鲜战场的失败,彻底让日本人放弃了对中国的野心,他们现在只能全力进攻苏联了。

在美国的威而逊也接到了一个新的指示,帮助日本人取得中型轰炸机的购买权,钢铁和战略资源大量的卖给日本。

让日本和苏联拼个你死我活,我就在后面等着拣便宜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