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张连升也是完全应用了游击战理论。张连升在出战前,派人打探明军的动向,知道明军主力在长安县附近,于是,在终南山布下埋伏,派熟悉地形的师长白羽率领三千骑兵,多带旌旗去诱敌。明军主将是三边总督洪承畴和陕西巡抚孙传庭,他们接到有汉军大部队的消息后,立即亲自率领主力出击,诱敌的汉军和明军捉起了迷藏,且战且退,还在路上埋上了地雷,炸的明军是人仰马翻,这更坚定了明军认为这是汉军主力的看法。孙传庭此次特意制作火车(明军的战车)数千辆,由白广恩、高杰(原李自成的部将,按明史记载,是因为与李自成的一个妻子私通,因此投降明军,具体原因不清楚)率领作为中军主力,以牛成虎、卢光祖为前锋,一路直追,双方就这样一直跑了三天,看看差不多了,负责诱敌的师长白羽一声令下,就把明军引向预定的埋伏地点——终南山。
终南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南40多千米处。又称中南山,古名太乙山、地肺山、周南山。是秦岭西自武功县境、东至蓝田县境的总称,包括翠华山、南五台、圭峰山、骊山等山峰。翠华山又称太乙山,是因汉武帝曾在这里祭过太乙神而得名。山间有太乙谷,谷口有汉元封二年( 前109 )修造的太乙宫遗址。在大正峪村附近有太乙池、瀑布、冰洞、风洞、老君庵、金胜堂等。南五台是以大台、文殊、清凉、灵感、舍身五个小台(即五座小峰)而得名。这样一个风景秀丽的胜地,现在却变成了屠场。
当汉军抵达一个山谷前的时候,突然杀了一个回马枪,负责诱敌的汉军和已经在这里等候的一万步兵把疲劳不堪的明军一万先锋部队,杀的丢盔卸甲,牛成虎战死,卢光祖率领残余明军狼狈逃窜。
两个时辰后,明军大部队来了,明军的车战部队在这种山地前遇到了麻烦,根本不利于车兵的发挥,无奈,孙传庭只得命令明军下车步行,将战车留下,派三千人马看守。
明军对在谷口列阵的汉军发动了冲击,突然,爆炸连连,原来,汉军又安置了大批的地雷,明军死伤惨重,洪承畴见汉军人数也就在两万之间,因此仍然驱使士兵们向前冲。冲过了雷阵的明军蜂拥扑向汉军阵地。
猛然间,从汉军背后和山上倾泻下雨点般的炮弹,炸的明军是人仰马翻,汉军两千名火枪手分列三排,前排蹲下射击,后两排轮番立射,雨点般的铅弹撒向明军,明军死伤无数。明军一连攻了三次,皆无功而返,只是留下了满地的尸首,明军的大炮又多在战车上,没有取下来,因此根本无法抵御汉军的炮火。洪承畴见死伤实在惨重,只得命令暂时后撤,准备从战车上把炮卸下来,利用火炮来压制汉军的火力。
突然,后面传来喊声“汉王万岁!”“汉军把我们包围了!”“明军败了!”这一类的话。早已被打的寒了心的明军瞬间崩溃,骑兵率先向后逃,接着步兵也开始逃跑,洪承畴、孙传庭根本无法控制局势,只得逃跑。
原来,汉军选择这块山地,就是为了限制明军车兵的发挥,在明军弃车步行的时候,早就埋伏好的汉军把留守的明军一举消灭,夺取了战车,又利用战车的火力对明军进行攻击。
明军一路狂逃,一昼夜败退了四百里,一直逃过了黄河,清点人数,六万大军,只有五千骑兵,步兵不到三千人。汉军经此一役,基本清除了明军在陕西的势力,陕西汉军与明军隔黄河相对了。
诸葛明对伍子方说道:“看来,就看我们的了,如果我们再来个好消息,那么整个两淮、江南就都是我们的了,统一天下也就为期不远了。”
“对呀!我们要赶快解决战斗了,每拖一天,都是在扔银子啊!”负责后勤的经济部侍郎陆商龙说道,自从开战以来他就与自己的副手金鑫两人四处奔忙,这次被诸葛明拖了来,说是要借重他在攻占南京后处理一下战利品。
会议开始了,诸葛明先向与会的军官们汇报了其他几路的战况,军官们的斗志更加旺盛了,纷纷要求尽快决战。
诸葛明说道:“现在宣布作战任务!北路军总指挥洪查听令!”
“到!”洪查立即出列。
“命令你部在后天上午辰时正,兵分三路,一路直插蚌埠,截断河南明军入皖之路 ,一路经滁州直达苍山,阻敌山东军队进入江苏;一路配合主力攻击明军右翼。”
“是!”
“南路军总指挥李金运听令!”
“到!”
“命令你部在后天上午辰时正,越过鄱阳湖进击敌左翼军队,胜利后,直攻杭州,不得有误!”
“是!”
“水军司令李恒瑞听令!”
“到!”
“命令你军长江所部,在后天上午辰时正,向明军水军发动攻击,截断明军左翼和主力的联系,同时派兵攻击安庆,断敌粮道和后路。”
“是!”
“中路军各将领听令!”
“到!”中路军各师师长纷纷出列。
“命令,后天上午辰时正,发动总攻,得手后,各部直插南京!”
“是!”
回到后堂,诸葛明开始另一场布置,由于这两天的威慑,许多明军将领纷纷派人来联系,诸葛明等经过筛选,决定有几个势力是可靠的。一是秦良玉部,二是明军水军李振生所部,三是第右翼韩玉龙所部。诸葛明立即派人通知他们行动的时间,统一在汉军发动进攻的时刻反水,标志是蓝色头巾。
同时,命令吕延明所部,立即对浙江明军发动进攻,命令向明军左翼的地主民团发动宣传攻势,告诫他们:“在十一月四日之前,必须投降,否则,他们的财产将被当作逆产予以没收。”
晚上,传来了紧急情报:“楚狂客,原名楚旷,江南芜湖人士。祖上世代经商至其已九世,其不好陶朱之术偏喜孙吴申商之学,喜结豪侠之士,闻汉军与明军决战,愿变卖家产率江淮豪杰屯溪起事响应。”
这个楚旷,算是一个浪荡子弟,但为人极其仗义,对封建礼教非常不满,因为他的父亲娶了十几个小妾,使他的母亲郁郁而终。他也因此行事乖张,虽然被一些卫道之士所诟,但因为经常帮助百姓极受百姓欢迎。明军这次要与汉军决战,缺兵少钱,因此所过之处,拉丁抢钱,民愤极大。
这两天,明军逃兵不断,把明军受挫的事传了出来。楚旷早就对明朝的统治心怀不满,因此积极准备,这次正好趁明军失利的时候,发动起义,给明军的后背来一刀子。由于他交游广泛,银子又多,百姓也对明军是切齿痛恨。因此,起义的的准备相当顺利,芜湖、安庆、池州等地他都安排了人,还有一些明军将领被收买或说服,同意起义。
正好,他的一个朋友是汉军木龙组织的人,他就立即把这个消息向诸葛明做了汇报。诸葛明大喜,立即命令通知这个楚旷,暂时给他个师长的名号,要他在三日夜发动起义,务必占领安庆、池州、江州,断明军的退路。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中进行,第二天,汉军照常对明军发出挑战,明军紧闭营门,死活不敢迎战,士气低迷到了极点。
十一月四日辰时,汉军对明军发动了总攻。汉军先拖出了大炮,对明军营地进行了一番猛轰,把明军阵地炸成了一片火海。然后,汉军火枪部队,排着整齐的队伍,轮进式进攻(也就是一排射击,一排装填弹药,轮流前进)。不久,明军的第一道防线就被突破了。这时汉军的骑兵部队越过火枪部队,在明军阵营中横冲直撞。
与此同时,明军右翼秦良玉、韩玉龙所部发动起义,汉军左翼的两个师与他们会合,从明军右翼发动进攻;明军水军在参将李振生的率领下,发动起义,斩杀了主将,六百多艘大船、三千艘小船统归汉军,他们与汉军水军联合对明军陆上部队实行了炮击;明军左翼主力地主民团,大半投降,小半向家乡逃窜。
早已没有了士气的明军纷纷逃跑,根本无心应战。不到一个时辰的工夫,明军五十万大军土崩瓦解。当明军逃到安庆一带的时候,才发现,这里已经是汉军的天下。明军是大批大批的投降,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本来就是平头百姓,根本就不想打仗。经此一役,明军拼凑的二百万(五十万)大军,最终只剩下不到三万人马,明军在江南的主力已经被消灭殆尽了。
十一月六日,汉军进逼镇江,总兵郑洪逵(郑芝龙之弟)投降。七日,汉军攻克了南京。一直到十四日,汉军用了十天的时间,占领了浙江江苏、安徽大部分地区,整个长江以南,除了云南以外,全部落入了汉军的手中 ,吕延明所部兵逼仙霞岭,风秋雨所部也准备对福建用兵,十二日郑芝龙率领七万大军投降。明军这次会战的高级将领也是大难来时各自飞,史可法、黄道直、国维等文官被俘虏,其他的人一直逃到了山东、河南,后来,范景云等七名将领被崇祯皇帝砍了头。洪查所部已经兵临河南,与张连升、胡波一起,将河南包围,正在向洛阳、开封进军,在进军的途中,他们与张献忠部队相遇,当张献忠得知汉军击败了五十万明军的时候,当场率部加入汉军。钱强所部,攻克南阳,俘虏南阳知县何腾蛟和唐王。而陕西汉军正在扫荡明朝在甘肃、宁夏的势力。十日,汉王刘海宁进入南京城,百姓夹道欢迎。
进入南京的汉王立即召集在南京的高级将领开会,首先,要求各部严肃军纪,如有扰民者,一律重责,严重的处死;其次,命令不得骚扰明的凤阳皇陵,派人妥善保护。然后又听取了各路的战报,刘海宁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迅速解决河南明军,同时,河南的几位王爷都很有钱,象福王、周王,要注意防止有人哄抢他们的财产,他们的财产全部收归国有(周王、唐王为人不错,可以适当留点田产和钱,其他民愤极大的一律处死);第二所有军队在达到预定目标后,必须停止进军,就地整顿,陕西方面一定要注意蒙古军队的威胁,派人到各地宣传和执行新的政策,尽快恢复秩序、建立新的政权;第三,尽快逼迫郑芝龙投降,郑氏的水军除留一小部分外,一律开到南京来,留有后用。
散会后,刘海宁把诸葛明、伍子方几个留了下来,告诉他们,新的大战迫在眉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