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朝鲜国王的特使就和陆商龙、金鑫开始了谈判,朝鲜满足了汉王国和朝鲜王国双方交易免除关税的要求,同时开辟了仁川等七个通商口岸。朝鲜与汉王国政府约定,任何其他势力要与朝鲜进行贸易,必须经过朝鲜、汉王国的共同同意,而且必须由汉王国指定商船进行运输,由运输所得的利润由朝鲜、汉共同分享(陆商龙的理由是,如果任由其他国家与朝鲜交易,很可能会带来外部的威胁。朝鲜方面因为早就吃过西洋人和倭寇袭扰海岸的苦头,因此对这种既可以保证国家安全,又可以获得利润的方式十分满意。)。
双方还捎带讨论了将对满清进行经济封锁,阻止任何粮食、铁器等向满清输入,其他的奢侈品可以(在皇太极登极之初,明和朝鲜曾经搞过这一次,把满清整的够戗)卖给满清。朝鲜上下恨透了满清,对这一条,根本没有异议,同时要求与汉军共同对付满清。
最后,陆商龙提出了一点“小小”的要求:希望朝鲜国王能够给一个岛屿,作为汉王国商船停泊的避风港,最好是济州岛。
这立刻在朝鲜君臣当中引起了争论,许多大臣不同意,因为济州岛是朝鲜第一大岛,他们怕汉军赖在那里不肯走,另一些大臣说,如果汉军真要占领的话,还不轻而易举?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这时,“恰好”传来了又有“倭寇”侵犯济州岛的消息。济州方面来人,要求国王派兵支援,说是“倭寇”气势凶凶“,岛上那点兵力根本不够。
朝鲜朝野震动,祸害又来了,刚经过满清的蹂躏,朝鲜国实在无法对付那些倭寇了。于是有人建议请汉军协助,这样,就有一些被四下活动的金鑫暗地里收买的朝鲜官员就提议:为什么不让汉军在那里驻扎呢?既不得罪汉国,又可以免除倭寇的侵扰,把包袱扔给别人。
陆商龙又适时的抛出了香喷喷的“鱼饵”:汉王国政府愿意为此每年支付朝鲜王国政府一万两银子。白花花的银子立刻吸引住了朝鲜国王,自己正愁缺银子呢!于是舆论就更倒向同意汉王国的要求,许多人认为,汉的条件非常合理,人家救了朝鲜,本来就应该有好处的,但是人家没有趁人之威,而是客气的谈判,保全了朝鲜的面子,很是够意思。
在朝鲜国王即将同意的时候,陆商龙又不经意的提到:如果朝鲜政府同意的话,汉王国政府想出五十万两银子购买济州岛。
这下,朝鲜国王的眼都直了,五十万两银子啊!就是用小车去推,也得几百车呀,可以供自己享受多少啊!就那么一个随时能让汉军占领的小岛,还能卖五十万两银子,这真是从来没有的事情。
当时的亚洲国家,尤其是朝鲜和中国对岛屿都不太重视,因为这些岛屿孤悬海外,收入没有多少,反而要费很大的精力去保护,要不是关系国家的面子,朝鲜国王早就想把济州岛这个大包袱扔给汉军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的好处!
于是,朝鲜国王当场答应了陆商龙的条件,提出,当那五十万两银子送到的时候,朝鲜就把济州岛让给汉王国。
谈判完毕后,朝鲜国王设宴款待了陆商龙一行。在宴会上,陆商龙大加赞赏红衣大炮及新式武器的威力。听着他那口若悬河的推销,正在发愁该如何重建武力的朝鲜国王,立刻要求汉军出售一批武器给朝鲜。
“这个……这个,大王,您知道的,火器是威力非常大的东西,要卖这东西,我必须要向我们汉王请示,可是我家汉王不一定愿意卖呀!”陆商龙为难的说。
“哎呀,陆大人,就这么一点小事,您还做不了主?您不是汉王的特使吗?再说,贵军火器有那么多,我们只买一小部分的,根本对汉军起不了任何威胁的。”陪酒的朝鲜台谏官洪翼汉鼓动道。
“这个……”陆商龙犹豫了。
“哎!谈这些干什么,喝酒!丽姬,还不给陆大人倒酒?”修撰吴达济连忙给旁边侍酒的女侍使眼色。
“大人,再来一杯嘛!”一口纯正好听的中原话,一个柔软的身躯立即缠上了陆商龙。
沉醉在醇酒美女中的陆商龙在各方夹攻之下,豪爽的表示:看在朝鲜王的面子上,忍痛以大出血的超低价,把十门红衣大炮(缴获清军的)以每门三万两的价格赔本卖给朝鲜。
旁边的金鑫一个劲的提醒:“大人,太便宜了,如果汉王知道了,会不高兴的。大人三思啊!”
“没……事!”陆商龙大着舌头说道,“汉……汉王派我做特使,我……有……有权利决…定价格,放……放心,汉王那儿有我给顶着!”
其他小炮,陆商龙干脆搞起了批发,一门五千两,共卖出了八十门(都是一些老式的炮,大多也是从满清和明军手中缴获过来的)。同时,还出售给朝鲜“威力强大”的火枪(那个时代算是好的的单发的火枪,大部分是战利品,缴获明军或者是满清军队,而汉军觉得用不着的)三千支,只卖六十两银子,陆商龙还顺便卖了其他一些缴获的东西。卖江华岛的五十万两银子一分也没捞到不说,朝鲜最后还要贴补近五十万两。
就这样,朝鲜君臣还觉得只花这么一点银子和一个江华岛就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强大武器,还是非常值得的,今后,再也不用怕那些下等人的叛乱了(朝鲜在十七世纪中期,农民起义频繁),对满清和倭寇也可以挺起腰板了。
而回到住处的陆商龙却一反醉态,兴致勃勃的泡了一壶茶,和金鑫两人一边喝茶,一边下起了围棋。
金鑫冲陆商龙一竖大拇指:“大人,高,实在是高,您这招欲擒故纵可真是把那帮朝鲜人给搞的云里雾里的,吃了这么大的亏,还认为自己是占了大的便宜。”
“呵呵!小子,学着点,汉王一直说的让猫吃辣椒的道理就是这样的。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把吃亏当成是战便宜,让他们自愿的把江华岛交出来,还倒赔上钱,这五十万两恐怕够我军的这次的行动的费用了。”
“陆大人高明!”
“哈哈………”
陆商龙他们在这里与朝鲜斗智,刘海宁他们在南京也不轻松。首先就是先前归顺的驻扎在麻城的张献忠所部的反叛的问题。
张献忠归顺汉军后(张献忠所部归李金运的第一集团军),发现汉军的纪律非常严格,不准干这个,不准干那个,更可恨的是只封他做了个小小的师长。自己好歹也是叱咤一时的英雄吧?强大的明王朝让自己给搅的无安生之日,那时候是多么的威风!而现在就给这么个狗屁官职,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呀。因此他一直对汉军不满,当汉军开始整编他的军队的时候,他的不满情绪终于爆发了。
汉军把张献忠的一万多军队进行了严格的筛选:不守军纪的、老弱的、兄弟就剩自己的这一类的人全部淘汰。
一些不安分的家伙就跑到张献忠那里去哭诉:“大王(张献忠自称八大王),汉军实在太不给大王面子了!竟然想把大王给架空。”
“是啊!大王,一万多弟兄,只剩下了七千多人,还安插了许多他们的人,这不明摆着是要架空大王,监视大王吗?”
“大王,汉军有什么好呆的,您也只是给了个师长当当,那弟兄们能有什么出息啊!以前多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该多痛快!现在可好,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上次,不就是吃了百姓一只鸡吗?却被打了五十军棍,还逼着我去给那平头百姓去道歉。实在是没法过拉!”
诸如此类的话充塞了张献忠的耳朵。他手下的义子(张献忠为了拉拢手下,收了十名大将为义子)和大将们也分为两派,一派以义子孙可望、谋士汪兆麟等为首,要求张献忠重新把队伍拉出去,继续干,不受汉军的窝囊气;一派以义子李定国和大将龙魂(石屏州土官舍人龙在田的部下,以前奉卢象升的命令支援湖广,因为不满明军的烧杀抢掠,投靠了张献忠)为首,他们认为,汉军是仁义之师,而且现在又击败了五十万明军,不久的将来,肯定能统一天下,跟着汉军干,有前途。但是总的来说,在将领中,要求从汉军中分离出去的呼声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