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见缅甸使团的时候,随行的真腊国王膝行向前道:“小王请求奉献国家给我们伟大的大汉皇帝。”
有前面的经验,大家都不那么慌张了,但仍然有不小的震动。为什么呢?因为真腊是缅甸的属国,算是中国的属国的属国,属于孙子辈的。他们连来朝拜中国的权利都没有,使团也只能附在人家缅甸的使团里才能有资格来北京,他们要加入中国起码也得征求一下自己的宗主国缅甸的意见啊。
缅甸使者一看,急了,说道:“大汉皇帝,真腊是我缅甸属国,他们无权决定把国家献给谁!”
刘海宁冷冷的问道:“那么贵使者认为谁有权利呢?你们愿意把真腊献给我大汉帝国吗?”
缅甸使者立时语塞,僵在那里,这话根本没办法回答。
刘海宁说道:“真腊虽然是你们缅甸属国,可是他们的国王拥有自己的权利,国家是属于国王的,他有权利决定自己归属于谁。”
然后,他对真腊国王说道:“你没有征求宗主国的同意,就擅自做出决定,是你的不对,下不为例。但是既然这样了,朕也就接受了。朕就封你做顺义侯,赏五百万银圆,在京师和南京起建府邸。另外,由于你违反了规矩,所以就由一等侯降为三等侯,你可愿意?”
真腊王连连叩头:“愿意,愿意!”
公元6世纪中叶,古吉蔑人在今柬埔寨建立的国家又称吉蔑,真腊原是扶南北部的一个属邦。最初发祥地在湄公河中游占巴塞地区,几度迁都定都于吴哥。
6世纪中叶,扶南已渐衰落,真腊国王拨婆跋摩及其弟摩诃陀罗跋摩(即质多斯仍)开始兼并扶南。至7世纪,伊奢那跋摩最后征服扶南。伊奢那跋摩把都城迁到森河流域的伊奢那捕罗。
7世纪末,阇耶跋摩死无嗣,王后阇耶德维执政,国内大乱。8世纪初,遂分裂为陆真腊和水真腊两个国家。后来水真腊因宗族互争雄长,分崩离析。8世纪下半叶,又遭到爪哇夏连特拉王国的入侵,遂沦为其附庸。
8世纪末,一个流亡在爪哇的王子回到了真腊本土,驱逐爪哇势力。他以英德拉普拉(今磅湛以东的班选。波雷。那考)为基地,开展复国活动。802年,他把都城迁到洞里萨湖北面今吴哥地区古连山上,宣告建立吴哥王朝,自号阇耶跋摩二世(802~869在位)。
阇耶跋摩二世以印度教为国教,把自己说成是湿婆天神的化身,被赋予统治人民的权力,建造林伽庙塔山作为人民崇祀的圣地。其后继者们无不仿效,因此吴哥地区庙塔林立,在范围约45千米的地方,有大小圣塔、庙宇600多座,构成一幅壮丽非凡的吴哥艺术,其中,以吴哥窟最为杰出。12世纪下半期开始建造吴哥通王城(又称大吴哥),城墙周长约12千米,有五重石砌城门,城内有王宫、巴扬寺等建筑。
阇耶跋摩五世(1180~1215在位)之后,吴哥王国开始衰落,1431年,吴哥被暹罗攻陷。1434年被迫迁都百囊奔(金边)。后国势衰微,1594年为暹罗征服,后来又被缅甸收服。明朝万历年以后,开始自称柬埔寨。在这种情况下,国王的日子也不好过,前面有占城王的例子,使他想到了是不是也该学学了。因此也就演了这么一出,当听到还是能封为三等侯的时候,可真是心花怒放了,按自己的地位,连大汉一个三四品的官员都不如,现在却可以成为在一切官员之上的侯爵,这可真是天大的幸事呀。
接见完属国的使者,接着就是外国使节团,对外国使节,允许他们使用单膝礼。
接见完使节后,就是大典的重头戏——阅兵。
**前已经搭好了看台,各国使节、各地政府代表、议政院上下两院的议员、科学院的科学家、匠师院的匠师等共有七百多人在看台上。
**广场上聚集了几十几万百姓,人头攒动,密密麻麻的。看的那些使节们心里都有些心惊,由于他们经过的路线都是大汉外交部特意选的人口密集的地区,大汉的人口也成了他们心惊的地方。所经过地方的人也不少了,而仅一个北京城,就好象比他们许多国家的人口都多,今天广场上观礼的人就有几十万人,要知道,北欧强国瑞典总人口也不过是一百四十万人而已。
十一点正,刘海宁同皇后朱玉玲在丞相诸葛明和各部(院、寺)正堂官员的陪同下,来到了**的城楼上。刹那间,广场上的百姓纷纷跪下,高呼:“皇上万岁!
娘娘千岁!“
这时候,礼仪官开始宣读皇帝对此次阅兵的诏书,最后宣布:“阅兵开始!”
“咚咚”,一百零八门战鼓同时敲响,震耳欲聋的鼓声使原来嘈杂的广场变的安静下来,鼓声中带着一鼓肃杀之气。
三十六通鼓后,主持阅兵的兵部尚书高峰挥动了手中的红旗,阅兵正式开始了。
首先过来的是旗手,最前面的是国旗,一名士兵高举着蓝底金龙旗,后面两名护旗手,一名陆军士兵,一名海军士兵。士兵的军服是仿照现代军服的样式制作的,军帽变成了头盔,肩膀上多了层护肩,肩头是狼头浮雕。国旗后面是并列的陆军战旗和海军战旗,各自有两名士兵护卫。
旗手后面,是前导队,由两个排的海军和陆军士兵共同组成,再后面,大汉帝国的羽林军——龙吟军,他们排成了三个千人的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走来。
这些士兵都是北方士兵,身材高大,脚踏高筒军靴,钢枪紧握在胸前,刺刀不时闪着逼人的寒光。他们整齐的队伍让观赏的宾客们目瞪口呆,谁也没有见过这么整齐的队伍。
士兵们的军靴踏在石板地上,发出整齐的声响,与中国有矛盾的几个国家的使者每听一声,心就猛窜一下。
随着队伍前面军官的一声口令,指挥刀一挥,士兵们立刻变成了正步,雄壮的口号声传了过来:“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皇帝万岁!”
这一招更是让人们看直了眼,从没有见过这种形式呀,各国使节听完翻译过来的口号内容后,都变了脸色:“大汉军队向世人昭示了他们坚决消灭任何敌人的决心。”
龙吟军的三个方队过后,是中央军区的方队(包括海军方队)。
一队队的汉军士兵迈着同样整齐的步伐通过观礼台,同样雄浑的口号声在**广场的上空回荡。在二十五个步兵方队缓缓地通过广场的过程中,西方来的客人的心都在颤抖。他们大多数是大汉安排从陆路过来的,也就是通过西伯利亚过来的。他们谁曾见过这么广大的土地?俄罗斯有二百八十万平方公里,就远远的超过了欧洲各国,而这大汉的领土仿佛走不到边际,他们走了半年的时间,才抵达京师,据说,再往南,还有万里的路程,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帝国呀,究竟有多少领土呢?
最令他们心惊的是汉军的军队数量、战斗力和武器装备。从数量上说,西方各国谁能有个二十万的兵力就是非常难得的了,更何况有些小国只有十几个兵,而沿途经过的要塞、城堡显示了汉军的兵力远不止二十万人,仅这里的方队人数就有几万人。
通过一路的观察,使者们知道汉军的火枪远比他们的火绳枪的威力要强大的多。这些参加阅兵的军队肯定是精锐中的精锐,再配上先进的火枪,就凭这几万精锐的军队就差不多可以横扫大半个欧洲,而没有任何敌手了。几年前,俄罗斯六万大军在中**队几千人的攻击下,损失大半,连总司令都被中**队俘获的消息在欧洲各国中流传很广,他们一面对俄罗斯军队的无能表示嘲笑,一面对中**事力量存有了戒备之心,同时也有点不相信中国的军事势力会这么的强大,现在亲眼见到了,他们顿时觉得流言不虚。
“轰轰”的马蹄声,惊醒了还在沉思的使节们,由八千骑兵组成的骑兵分成四路纵队正在行来。骑兵们的装束又与步兵们不同,他们穿着的是铠甲,鲜明的银色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八千副铠甲真能耀花了人眼,那场面极是壮观。
士兵们在胸前竖持着闪亮的马刀,背上背着步枪。在通过**的时候,士兵们一边呼喊着口号,一边挥舞着马刀。整齐划一的动作,震耳欲聋的口号声,在观礼的百姓们中激起了如潮的欢呼声,这是他们的保护神呀,有这样一支军队保护,还有什么可怕的?但对外国使节们来说,这却是一场噩梦。在他们的印象里,土耳其和东欧的骑兵是最精锐的,可是看着这些骑兵,却又觉得土耳其和东欧的骑兵又算不上什么了。
今天的使节们可真是受了不少的刺激,没有好的心脏,还真承受不住。但他们的苦难并没有随着骑兵部队的通过而结束。在骑兵部队的八千人马浩浩荡荡地通过后,是六百门马拉的大炮,这些大炮成三路纵队在人们面前驶过。炮车的车轮碾过石板地,发出“隆隆”的响声,炮车上的炮兵们向**上的皇帝敬礼。
熟知大炮威力的西方人都明白,就这六百门炮,就可以把一个国家的所有防御工事给夷为平地了。就目前欧洲国家,没有几个国家的大炮能够超过这广场上通过的这些炮的数量。
最后一门大炮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了,许多的使节却还没回过神来,他们都在考虑该如何与这古老的东方帝国交往,都在快速的盘算着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国家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
随着一阵号角长鸣,两队龙吟军士兵迅速在**与纪念碑之间布置好了警戒。
大汉皇帝和皇后在百官的陪同下,缓缓步下**城楼,手捧鲜花来到纪念碑前,他们恭敬的献上了鲜花。
刘海宁面对数十万臣民说道:“这些将士,都是我大汉的英雄,是我中华的英雄,是他们,给了我们现在安定美满的生活,是他们使我们摆脱了暴明的统治,恢复了大汉开明自由的世界。他们将永远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苍天可鉴,朕以大汉天朝天子的名义,对天祈祷,天佑我中华,天佑我英雄!”
“天佑我中华,天佑我英雄!”数十万的官兵和百姓齐声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