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咬了咬牙:“我们这十万大军大多数不是莫斯科人,家眷也不在莫斯科,而我们的家眷又都在我的领地,前一阵子,我看形势紧张,就先移到喀山那里去了。我们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现在,对我们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静观其变!看看形势如何,形势不妙的话,我们就另寻出路!”
“可是,使者还在呀!”一名心腹担心的问道,“如果让士兵们知道了我们接到沙皇的诏令还按兵不动的话,那会引起士兵们不满的呀!”
彼得冷冷一笑,比画了个抹脖子的动作:“我已经派人把他们这样了,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这件事情,我们就借口不知道沙皇的诏令好了!”
八月五日,莫斯科城下,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将近三十万的土耳其军队和鞑靼军队在大炮的帮助下,猛烈攻击莫斯科城。莫斯科市民和守卫部队拼死抵抗,但是,土耳其人的猛烈炮火很快就轰塌了城墙,土耳其和鞑靼军队如同蝗虫一般,疯狂地冲进缺口,在莫斯科城内展开屠杀。
贵族们躲到了克里姆林宫,妄图凭借克里姆林宫坚固的工事抵抗到底。克里姆林为中世纪俄国城市的中心城堡,通常坐落在某一条河边的战略据点。外有围墙、堡垒、城壕、城楼和城垛;内有教堂、宫殿、办公厅和军火库。在当时俄罗斯的一些首府城市,如莫斯科、斯摩棱斯克、罗斯托夫都有古老的克里姆林。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Kremlin Palace),建于1156年,后陆续进行了一些修建,其中包括大克里姆林宫、多棱宫、钟塔、圣母升天大教堂、参政院大厅等建筑物。克里姆林宫的建筑形式融合了拜占廷、俄罗斯、巴洛克和希腊、罗马等不同的风格。它位于莫斯科城中心,矗立在红场上,濒临莫斯科河。这座几百年莫斯科统治者居住的宫殿,贵族们作威作福的地方,现在又成了贵族们的最后堡垒,无数曾经不可一世的贵族们在这里瑟瑟发抖。
沙皇阿列克谢在教堂里祈祷,他在祈祷什么?是在祈祷上帝来拯救他?还是在祈祷援兵会到来?没人知道。教堂外面枪炮声震耳欲聋,濒死的惨叫此起彼伏。猛然间,教堂的大门被撞开了,几名卫兵被涌进来的鞑靼人转眼间就砍成了肉泥。一切都结束了,这是阿列克谢最后的念头。
莫斯科之战结束了,沙皇阿列克谢被鞑靼士兵杀死在克里姆林宫的大教堂里,莫斯科的数千名门第高贵的达官显贵被土耳其军队俘虏,整个莫斯科陷入血与火的灾难之中。土耳其和鞑靼人对占领这样一座城市没有兴趣,他们在劫掠了无数的财宝和三十万奴隶后,在时隔八十年后,又一把火烧掉了莫斯科。
莫斯科的大火,震撼了所有的俄罗斯人,俄罗斯人精神上的支柱崩塌了,各地派往莫斯科的支援部队也全部在莫斯科被消灭。波兰、瑞典军队的进攻在土耳其人的一把大火的帮助下,进行得非常顺利,各地俄罗斯官吏纷纷投降,他们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进行抵抗了。即使不能抵抗,他们也是宁愿落在同为上帝的子民的手中,也不愿意落入野蛮的异教徒的手中。
得到莫斯科陷落的消息,原本与莫罗佐夫对峙的十万俄罗斯军队眼见大势已去,在元帅彼得的率领下,沿伏尔加河南下,抵达喀山和乌法一带,在那里建立了政权,彼得以俄罗斯正统的身份团结俄罗斯残余的力量以对抗莫罗佐夫和土耳其人。
而莫罗佐夫的军队在彼得所部退走以后,迅速越过了伏尔加河,打着为沙皇报仇的旗号,妄图击败土耳其人。但当他们与鞑靼骑兵接触了几次,在被行如风,居无踪的鞑靼骑兵来了几次快速打击下,莫罗佐夫所部损失了六千多人马,而汉军供应的军火又无法及时跟上,被迫退到伏尔加河以东,凭借伏尔加河进行固守。
到九月中旬,瑞典军队占领了莫斯科以北、北德维纳河以西的大片土地,波兰军队占领了特维尔以南、卡卢加以西的部分领土。九月中旬,劫掠完毕的土耳其和鞑靼军队开始撤退,瑞典和波兰瓜分了伏尔加河以西的大片土地,但这些土地在土耳其人和鞑靼人的劫掠下这些土地上常常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汉元一八五三年(公元一六五一年),在大汉帝国有意的推动下,俄罗斯王国亡国了。1547 年 ,伊凡四世(雷帝)加冕为沙皇,俄罗斯由公国成为王国,1613年,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被推为沙皇,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一个原本有望称霸一方,成为帝国的国家,就这样在大汉帝国紫禁城上书房的一场小小的讨论中,被葬送了。
亡国后的俄罗斯,伏尔加河以西部分基本被瑞典、波兰和鞑靼人所瓜分,喀山、乌法一带由原俄罗斯军队统帅彼得率领十万军队占据,北德维纳河以东,瑟克特夫卡尔以北被十几个小贵族的联军所控制。剩下的伏尔加河彼得和贵族联军控制夹缝中的土地就归属于莫罗佐夫,莫罗佐夫不是不想消灭这两股势力,一统伏尔加河东岸。但是,汉军突然宣布,由于国内有叛乱,将停止供应莫罗佐夫军火;波兰、土耳其、瑞典对富庶伏尔加河东岸平原地带虎视耽耽。而贵族联军和彼得也相互呼应,这迫使莫罗佐夫不得不与贵族联军和彼得达成和解,与他们订立《彼尔姆同盟条约》,约定守望相助,共同抵抗外敌。
俄罗斯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帝国政府派遣使团出访土耳其、瑞典、波兰。在土耳其,帝国政府保证每年向土耳其销售一定数额的廉价瓷器和丝绸,并愿意提供军火给土军,而土耳其政府将保证大汉商人的权益,并约束鞑靼人不得对中国有任何不友好的举动。在波兰,更是顺利,波兰封建贵族们非常害怕新兴的商业力量,他们为了打压商业力量,故意制定了世界上唯一的零关税,中国使团很轻易的就获得了所需要的一切。在瑞典,中国使团与瑞典海军官员频频接触,愿意与瑞典海军一道,共同打击英国在海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