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作者:袈夜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780

腊月初九日,是云溪若的生忌。往日里那些亲朋故旧、知交门生,有很多人都还记得这个日子,私下里也各自都有一份心意表示,这且不说了。

若真个论起内心的伤痛来,想来却是无人能甚过云长歌的。曾经相依为命的祖孙俩,如今却是阴阳陌路、生死两隔,叫人如何不为其掬一把辛酸泪呢?

恰此日京城又飘起了入冬的第一场雪。雪花纷纷扬扬,落满了宫殿的角角落落,触目所及,琉璃生寒、银妆素裹,一片肃杀之气。

很多人都在想,连天地也有感于老丞相一生清白,降瑞雪以祭了。

从昨儿起就一直心神不宁的云长歌,一早用过了膳,又将宫中事务跟小鱼交待好了,便悄悄换下宫装着了常服,与晚星出北宫门,也不坐车,步行直奔祖父曾经住过的正德大街。她想着既不能到金陵坟前亲忌,到那大杂院看看也是好的,毕竟,老人家便是在那里故去……又顾念着大火过后,该处也不知有没有人重新修葺整理,若有,如今又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呢?这样想着,脚步便愈加的迅疾,只恨不得肋生双翼,早早的飞到那里……

她不知,有另一个人,实在是比她还早。此时,早已祭毕,正站在当年被火焚过的大杂院故址前若有所思。

显然,这里已经重新建过了,石瓦皆是锃新的,大门敞着,门口有辆气派的马车,亦有几个随从打扮的人守着,单从衣着上却也看不出是哪门哪户的。

那些人似乎并不认识她,却也并不相拦,一径任她与晚星进了院子,竟是眼皮儿都不抬一下儿。莫非早早有人吩咐了什么?

这里却似无人居住,整个场院只有行到中间香案的几行脚印,整整齐齐,再就是那身披貂裘站在案前的寂寥背影了……

眼前一幕令长歌有瞬间的恍惚,心里实猜不透是谁竟如此有心,居然冒着风雪赴此地亲祭。

那人似也听到了身后的脚步声,颈项轻扬,背脊也挺得更直,然后,缓缓转身。

“是你!”惊诧之余,长歌不禁脱口而出。再怎么也想不到是他,这是打的什么主意?怎么想到来祭爷爷呢?猫哭老鼠,做给谁看?

那人也略略闪神,却又迅速恢复正常,想来竟一点儿也不意外:“微臣见过皇后娘娘。”

那眉眼、那霸气,是楚闻钟再不错的!

长歌和晚星无论如何不曾想到的人。

楚闻钟却淡淡一笑,继续道:“今儿是云相生忌,微臣不能远赴金陵,唯有来此遥祭他老人家的忠魂,聊表寸心,也不枉同殿称臣一场。”

“你……”晚星恨的几乎咬碎银牙,正要发作,却被强自忍住心中悲愤的云长歌拦下,“小姐!”她气急低吼。

长歌示意她冷静,自己则莲步轻移走近楚闻钟,在距他尺余处站定,“难得国丈有心,本宫这里代先人谢过了。”说着,竟真的屈尊微微一福。

楚闻钟实也没料到这位皇后娘娘如此沉得住气,两家之间,多年来的恩恩怨怨虽不在表面,却是无论如何都抹杀不了的。他愕然之余,倒也着实欣赏,不要说一介女流,便是男子,如此沉着也属少见了,因此微扯嘴角儿还礼,口中道:“皇后娘娘客气。”

看一眼未撤的香案,长歌道:“本宫便借国丈的祭品一用可否?”来的匆忙,她可是什么都没带呢。

“娘娘请便。”楚闻钟点头,状甚恭敬的退到一边。

长歌便在晚星的搀扶下,来到案前。心内不住祷告着,执香遥拜,缓缓跪在雪地之上,久久不肯起来。

“小姐,天寒地凉,还是起吧。”晚星劝道。

强自忍住在眸中打转的眼泪,长歌点了点头,艰难的起身。身后,是平生大仇,偏她不能发作,这种感觉,忍的实在难受。

“老相爷一生清廉行善,不想竟落得这般结果,实在是令人齿冷心凉啊。”听楚闻钟有意无意的说些风凉话,晚星感觉自己快要气炸了。

长歌却仍能面不改色回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做人处事但求无愧于心足矣,相信家祖在天之灵亦不会怨天尤人。”

“是吗?”楚闻钟不以为然。

“何况,”长歌顿一顿,继续道:“我云家向来相信天理循环,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

“皇后娘娘倒很乐观。”

“本宫不该乐观吗?”

“看得开、想得开本也没什么不好,只是太过了就……”

“太过了如何?国丈似乎意有所指呢。”长歌眸中闪亮,为这一番针锋相对。

“娘娘多心了,微臣就事论事而已。”

“是吗?宫里最近正值多事之秋,依本宫看,乐观些倒是正理。试问朝中若多些为国分忧的志士,那奸佞自然也便不能横行了,不是吗?”

“或许吧,只可惜千军虽易得,贤臣良将却难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