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天子刘协静静坐在御座上,下面百官分列两旁。负责赞唱的小黄门尖锐清亮的嗓音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话音刚落,后排的守尚书令李儒快步出班跪倒,道:“臣有事启奏。”刘协点点头,道:“讲。”我眯着眼看着这个稚嫩的少年,他正襟危坐,竟然别有一股威严尊贵的气势,心中不由一阵不舒服。
李儒站起身来,开始了长篇演讲:“太尉吕公英明神武,睿智果决,率王师讨不从,平定京东,剪除孙坚,降服袁术,劳苦功高,使朝廷威信重布于天下……”口水四溅,把我的功劳足足说了半个时辰,早朝的百官被他弄得暗打哈欠,昏昏欲睡,刘协瞪着乌黑的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他,脸上露出难以隐藏的不悦。李儒若无所觉,又论述了半天,才意犹未尽地转到结论:“臣以为朝廷应封吕公为大司马大将军,如汉武卫霍故事,以慰天下之望。”不等其他人说话,赵谦也嗖地跳出来,大声道:“臣赞同李尚书令所言。吕公功高,应就大司马大将军之职,位在三公之上。”
刘协道:“其他爱卿有什么意见吗?”殷切地目光扫视着百官。李儒已经跟他沟通过了,诏书都已经准备好。但他心中自然十分不愿。所以现在希望通过百官的反对来对抗我。
我轻轻咳嗽一声。声音不大,但整个大殿清清楚楚。百官接触到我望过去的森然目光,都垂首不语。
突然一个声音道:“臣有话要讲。”百官一齐望过去,看是哪个出头鸟。那人五绺长须,面貌清癯,正是尚书仆射蔡邕。刘协小小的脸蛋上满是欢喜,叫道:“蔡爱卿尽管讲来。”蔡邕昂然出列,正气凛然地道:“臣以为吕公功绩虽大,但尚不及卫青、霍光,大司马大将军之职废弃已久,不宜再复。”见有人打头,百官顿时胆壮起来。长须飘飘的太常马日磾出班跪倒,委婉地指出我年纪太轻,资格不够。少府韩融是个白发皤然的糟老头子,说话更是十分不客气,认为我出身太低,无法出任如此贵重职位。其他如颖川名士太仆荀悦,因卢植不听征辟而就任卫尉的崔烈,刚直有能的光禄勋淳于嘉虽然都长篇大论,词义艰深,但也微微表露出反对之意。司空种拂,代替王允的新任大司农鲁馗,廷尉杨瓒三人低眉顺目,没有说话。
我也不言语,耐心等着这些看不清形势的腐儒表演完毕,昂然出列,向刘协拱拱手,霍然转过身来,面对满朝文武,冷冷道:“我的功劳不大?若不是我,董卓还在这儿荼毒朝廷、妻略公主,你们随时都能成为他刀下之鬼!我诛董卓,为朝廷执政,可曾妄杀过一人?若不是我,西凉残兵将攻入京城,杀尽百官,为董卓报仇,诸公将如之奈何?若不是我,袁术、孙坚将继续割据不臣。功劳大不大,不是你们说了算,而应由天下百姓来评说,应由三军将士来判断!”大殿中值守的虎贲卫士在魏续的带领下一齐向前踏了一步,杀气腾腾。魏续喝道:“谁敢抹煞吕公大功,我等不服!”众虎贲齐呼:“我等不服!”声震屋瓦。
刘协和百官无不失色。这两个月时间,魏续早在我的授意下将虎贲全换成我从并州带来的嫡系人马。朝廷关于虎贲必须是六郡良家子之类的规定在这个非常时期只是一纸空文。
赵谦遂再次请刘协任命我为大司马大将军。刘协脸色苍白,软绵绵地点点头。满朝百官再没有一个人敢说话,真正无惧的忠臣早被董卓杀干净了。现在的这些家伙都是欺软怕硬,看到我如此强势,心中抱着明哲保身、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念头,一时都变成了闷葫芦。
李儒遂通过小黄门奉上早已准备好的诏书。刘协拿起御案上的大印,看也不看诏书内容,无力地盖下,交给小黄门。小黄门接过诏书,大声朗读道:“太尉、温侯吕布功勋卓著……其以吕布为大司马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领尚书事如故。钦此。”这样我就不但从事实上而且从名义上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我躬身道:“谢万岁隆恩。”赵谦、李儒带头跪倒,叫道:“万岁英明。”百官只得跟在后面跪倒,叫道:“万岁英明。”
无事退朝,小黄门拥着刘协向内宫走去,魏续的虎贲也分出几人护卫。赵谦等亲附我以及我提拔起来的几个官员都围拢过来,向我道贺。我微笑道:“这都是圣天子英明,大汉之福啊。”
当日我再次召集李儒、钟繇、荀攸、贾诩、陈群、王粲等人,商议我拟定的军政蓝图。我将大将军府的属官架构、连横、整军、求贤、考核、农事、商业、军械、宫室等几件大事一一道来,并点出我对这些事情的考虑。众人听了这个蓝图,都耸然动容,对我刮目相看。武将出身,却能够综观军政大局,且其中兼具奇思妙想,确实不凡。
在我鼓励下,大家一一发言,献计献策。一会儿功夫我的蓝图就千疮百孔。
改革大将军府属官是否违背祖制?军队整编势必造成暂时性骚乱,在如此时机是否妥当?建立集贤、讲武两馆,汇集人才,费用不小,能否负担?若单凭武勇过人就可以进讲武馆,那么可能贩夫走卒也任军官,是否与祖制不合?目前官员都缺银少俸,一旦严加考核,是否会人心动荡,弃官而去?奇技淫巧,圣人不取,纤末小事,是否需要如此看重?圣人重本抑末,如果过于看重商业,将会使人心狡诈,无法统治。
这些问题提的有些很有道理,有些则有些迂腐,我只得像那次与荀攸深谈一样,再从头把道理讲一遍,幸好这次有荀攸辅助讲解,还算顺利。
既然大政定下来,下面就该具体措施了。我们逐个讨论,由才思敏捷、文笔优美的王粲负责记录。
连横,由于有了贾诩深思的底子,比较顺利,很快通过,对天下十几股势力都制定了应对方针。求贤,在我的授意下,大家对如何进行考试、考哪些内容进行了讨论,并最后制定出求贤诏以及大将军求贤令,后者专门阐述毛遂自荐内容。官员考核,最终决定减少影响,缩小范围,考核对象朝官为九卿之下、外官为县令级别;考核人和旁听者的范围也缩小。农事,乃国之大事,要加紧整修关中平原的水利设施,制造农具,同时屯田要在更大范围内实行。商业要慎行,但盐铁专卖必须严格控制,若有不从者,可以军队平定。宫室整修不必投入太多,主要是高庙祭祀等弄好就行。军械可以从军中和民间集中一批能工巧匠或者退伍但不愿种地的老兵,进行研究。
关于大将军府的属官架构,因为涉及到自己的地位,大家讨论比较激烈,又由于大都是文官,普遍认为军机掾和兵部掾都可以放在长史下面,没有必要独立出来。因为太尉的属官自古就是这样。这个架构乃是我参考了以后的封建制度最发达的隋唐制定的六部制而勾画出来的,当然不能任由他们乱改,道:“我意已决,大家不必说了。”
属官任命我心中早已有数,遂宣布结果,令众人不得议论。以李儒为长史,钟繇为副;吏部掾毛玠,户部掾王粲,农部掾张既,工部掾郑泰,刑部掾陈群。以荀攸为参军,贾诩为副;军机掾法正,兵部掾杜袭。刚回京听到毛玠把扶风人法正给我搜罗到手时,我简直欢喜得不知怎么是好,史称“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乃一代奇才。毛玠表他为左冯翊万年县令,我怕法正心存不满,立即命征召到太尉府为掾属。但由于大家跟他接触还少,还未了解他的才干,为免得给大家留下我凭个人好恶取人的不好印象,这次定计并未请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