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离开洛阳了,我兴致勃勃的走在路上,边欣赏风景,边心里盘算着。去幽州的路上先途经常山,碰碰运气;然后再去涿县找找刘备,看看他现在混的如何。
由于心情放松,所以一路上和众兄弟有说有笑,直奔常山而去。
可是一路上发现有许多的百姓流亡、逃难。看着一个个衣衫褴褛的老老少少,我心中不免觉得有些奇怪。我在广陵的时候虽然见百姓生活不是很好,但也算有吃有穿,只是偶尔出了管亥这样的山贼。但到了河北这边,才发现难民的数量是如此之多。我仔细盘问过一些难民才知道,这边的情况不太好,连年闹饥荒。天灾加上**导致了大量的流民。这些流民有的跑去徐州,那里生活要好一些,还有的跑去江南一带。总之是走的走,逃的逃,生活难以维持下去。有一个老人说的好,“不是我们不想活命,只是现在朝廷不让我们活啊!”看来这百姓造反是迟早的事了。连吃饭都没有着落,不造反也得饿死。怪不得张角带领农民起义,都是被生活所迫。看着这些逃难的百姓,我的心中一阵难过。这就是**政府给予人们的极度失望。回想起在洛阳时见到的派系之争,看来这个朝廷已经无药可救了,只有推翻这个朝廷才有出路。可是我该怎么办才好呢?加入张角?不行!事实证明,光靠一帮农民闹事是不管用的。我觉得还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这个使命。
从一开始臧洪和张纮奉我为主,我就没有这么高的觉悟。那是只想着怎么可以混的好一点。但真正见到了百姓的疾苦,才知道这个天下已经失去民心。这些百姓是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急需要有人拯救他们。所以张角的黄巾起义一开始就能聚到很多人,而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没有饭吃的老百姓们。
不光我看着痛心,一帮兄弟见到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都是一阵悲哀。一个个面黄肌瘦,面无表情,也许他们已经麻木了,也许他们都沉默了。但不在沉默中死去,便在沉默中爆发。我想汉末的这场大暴动就要拉开序幕了。
常山不是一个大地方,我们来到常山就准备寻找赵云。我们到了赵家庄,可是见到的却是一片狼藉。从一个老汉那里得知,就在刚才有伙山贼来洗劫赵家庄,所以村子里一片混乱。我问老汉是否有个叫赵云的人,老汉说有,是两兄弟中的老二。看着村里被洗劫的鸡飞狗跳,四处狼藉,我和众兄弟都留下来帮村民们收拾。开始他们见我们来的时候有些害怕,以为我们和山贼一伙,但后来见我们帮他们忙才知道我们不是山贼。从村民口中才知道,原来赵家庄经常被山贼洗劫,大伙都习惯了。每次说给上面人听,朝廷都说会解决问题的。可是好几年了,都没见朝廷来围剿山贼,于是村民们都失望了。有时候他们自己召集赵家庄和附近村子的村民一起对抗山贼。无奈山贼的武器装备和训练都不是一帮乌合之众的村民所比拟的。因此这里的村民和山贼有着很大的仇恨。
我问及赵云的时候,大伙都不言语了,仿佛忌讳什么似的。再三要求下,一个村民才吞吞吐吐的说了出来。原来在两年前,赵云他大哥死于山贼手上。从此赵云发誓一定要手刃仇人,杀死山贼,为村民解忧。他天天拿着一把木枪到山后的一个地方练枪。说来也怪,有的村民见过他练枪,十分奇特。赵云拿着木枪对着地上的泥土不断的戳,不停的戳,每次都戳同一个地方,而且一戳就是一天。一次两次,大伙都觉得没什么。但时间一长才发现,每次赵云都是这样练枪。大伙都以为他着了魔,可能是想念兄长所致。所以众村民在可怜他的同时又不敢接近他,生怕自己也受到牵连。今天他又去他兄长的坟头练枪了。
听完这些我才知道,原来这其中还有这样的事啊。我让众兄弟在村里暂作休息,我和典韦则去找赵云。本来臧青等人也想跟过来,我说村民需要帮助,所以留下他们帮村民的忙。
来到后山,远远的就看到一个人在那里,旁边好像还有个坟墓。我和典韦三步并作两步疾走到那人的面前。
看见两个生人来了,那人问道,“来者何人?”
走到近前我才看清那人长相。
那人比我稍矮,布衣布裤,裤腿卷了起来,露出结实的小腿。浓眉大眼,面白无须。脸上有着不衬年纪的凝重。因为据村民说,他只有十六岁。他身子厚实,几乎可以比得上典韦,说虎背狼腰不为过分。但他比典韦高,而且相貌十分英伟,很有男子气概。所以整个人看上去威武雄壮,极有大将之风。
我抑制住心中的喜悦,轻声问道,“请问小哥可是赵云,赵子龙?”
那人疑惑的看着我“啊”了一声答道,“赵云便是我,但我还没有冠字,并非赵子龙。”
说着低头思索了一会说道,“子龙这名字不错。龙从于云,我喜欢这个名字。”
糟糕,一下说漏嘴了,忘了赵云还没有举行成人礼,所以还没有冠字。
赵云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平静的问道,“你们是谁?来找我么?什么事?”一边说着话一边继续他的动作。
自我看他的时候,他就在作这个动作。一直到我们对话,他都没有停下。他手中拿着一把没有枪头的木枪对着地上猛戳。奇怪的是地上只有一个洞。难道每一次他都能戳进同一个洞不成?我仔细看着他,果然他每一次都把枪扎进那个洞内。那个洞顶多也就一个网球大小。我暗自吃惊,要扎进一个洞内不是难事。但每一次都要扎进去,而不超出这个范围,要持续一天之久,需要的不光是准绳,还要有十足的耐心和过人的毅力。
看来他也注意到了我的吃惊,他淡淡一笑说道,“怎么,是不是觉得我有毛病,走火入魔?”
“不,不是走火入魔。你这么练虽然可以练准绳和耐力,但终究没有武技可学。你还是报仇无望啊!”我幽幽的说道。
他脸上抽搐了一下,显然我说中了他的要害。
“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寻一明师指导你武术,我想一两年内,你必成大器。”
他沉默了一会问道,“我到哪里去寻找明师啊?”
我不答反问道,“你从哪里知道这个方法来练枪呢?”
赵云听我这样问,终于停下了动作,扔掉手中的枪,一屁股坐倒在地,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他有些哽咽的说道,“快两年了,村民们都不明白我在干什么。他们以为我是走火入魔,没有一个人愿意接近我。前年兄长死的时候,我十分伤心。正好有个老头路过,见我悲伤,便问我为什么。我说我想学武,为兄长报仇。他笑着告诉我说了这个方法,还说练成后天下无敌。所以这两年我都是这样做的。”他抹了一下脸上的泪水继续说道,“其实我一开始也不相信。但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继续练。一开始我总是不行,但我一心报仇,所以心志坚定,继续练枪。一年后,终有小成。直到前不久,我对枪的把握已经到了一种境界,一种说不出来的境界。我知道我就快要成功了。但是……”
“但是什么?”典韦也深受赵云感染,在一旁连忙问道。
他莫名悲哀的摇了摇头道,“就在刚才,山贼又来抢劫我们村子。我愤然举枪抵抗。可是我虽然对枪的感觉非常好,但根本没有招数,无从下手。和小喽啰打还行,胡乱舞动枪,凭着我力大,倒也能打翻几个。但遇到他们的头头林家业,几个照面就被他打败了。我……我这两年是白练了,白练了!”说着,看着我们,眼神中充满着深深的悲哀。
我看了也是一阵心酸。两年前才十四岁的年纪,就背负着这么大的仇恨去练枪。倒头来却发现一事无成。换成自己也一样的悲哀莫名。
我拍了拍赵云的肩头安慰道,“你也不要这么悲伤。你练的这两年并非无用。首先你具有练武必备的耐心;还有你臂力过人。而且你现在对枪的感觉非常的好。我想如果你现在去学枪一定进步迅速。”
他认真的看着我,似乎在看我是否真诚。他发现我的样子十分诚恳,面带喜悦的问道,“真的吗?如果这样,我……我……我想…………你…………”
“我叫陈云,你叫我一声陈大哥好了。他姓典,你喊他典大哥吧。”
赵云大喜,冲着我和典韦就跪了下来。“陈大哥,典大哥。希望二位能收我为徒。”
我真的想一头撞墙好了。常山赵子龙居然要拜我为师。我真是哭笑不得啊。看着他跪下来,我和典韦忙去搀他起来。
“这是何苦呢?你先起来再说。”我连忙说道。
虽然他执意不起。但毕竟典韦力大,最终还是勉强把他拉了起来。
“我不能收你为徒。”看着赵云满脸的失望,我又接着说道,“不过我可以教你一些基本武功。”
赵云闻言大喜,就想叩头致谢,被我一把拦住。
我语重心长的对他说,“赵云,如今世道不平。像你这样失去至亲的人比比皆是。我想你学得一身本领,为国家,为百姓做一分贡献。”
赵云愣住了,显然这些都是他没有想过得。
“你记住我的话吧。我们先回赵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