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节 满清皇族后裔
作者:xu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357

李刚听到朱厚礼如此混帐的话语,气的从直接从大红木桌旁走了过来,十分恼怒的看着朱厚礼。

而朱厚礼本人也感觉到自己的语言有些太激动,他很明白即使是到了现在这个民主社会,他们这些朱家皇族后裔,也必须坚持祖宗遗训,即使复国的希望几乎为零,也要坚持下去,这他们这些后人存在的最根本意义。尤其是生为大明朝真命天子的他,(朱厚礼是大明朝天子朱慈烺的第十六代嫡长孙,到十二岁那年,父亲亲自把大明朝玉玺传给他,让他拥有了继承王位的最高权利,以后父亲就像风一样消失了,而且再也没有回来。)更明白其中的道理,身份不同,责任不同,而他一生的追求,就是为了能够有朝一日,光复祖先的伟业,重建大明王朝,穿龙袍,登金銮宝殿,这才是他所要的幸福,而这一切都需要他这个天子去努力的争取和奋斗。

所以他这些年来,一直都十分听话的按照叔叔的吩咐,一步步的发展势力,积蓄力量,等待着一个乱世的出现,只有这样,才有他们复国的希望,只是这些年来,世道越来越平顺,两年前,叔叔经过深思熟虑,采取了一系列的发展计划,组建四组人马,更是苦心的经营了一些实业,可以说这三年来,朱家的势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积蓄了一大笔财富,只是在有些关键的事情上,他总感觉到不是十分顺利。

叔叔让他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寻找姓金的满清后裔,他尽了全力寻找,结果这些年一点消息也没有,寻找其他皇族后裔的事情也是一点消息也十分不顺,大经过近四百年的满族统治,他们朱家的后人,基本让被清狗杀了个干净,(虽然他们也找到了前国家总理朱镕基,并确认他是岷王第十七代孙,只是既然他已经为现在这个社会服务,所以他们也不方便联系,而他更是派了几个高手一直在暗中保护他,朱厚礼本人十分崇拜朱镕基,对他敢于惩治**,十分赞赏,如果当年他们大明出现像朱镕基这样的子孙,也许就不会出现灭国亡族的命运。也多亏了他派了那些高手暗中保护他,所以朱镕基能幸运的坚持到光荣的退休,远离了一切纷争。)

然而幸运的是他们太子这一门的传人还没灭绝,这也要多感谢他们的先祖,留下了众多保命护身的至宝,让他们代代相传,得以保全性命。

叔叔派了他的徒弟吴连飞去插手Z市帮派的事情,结果也落到了中枪受伤,需要静心修养的下场,因此叔叔控制Z市黑道的计划也宣告落空。

“叔叔,我错了,以后厚礼不会再说这种没骨气的话了。”朱厚礼看着叔叔严厉的眼神,胆怯而又诚恳的说道,此刻他看着站在身旁的李刚威严的气势,吓的有些不敢抬头,身体也不自觉的发颤。

“恩。厚礼,其他的满清后裔有什么情况?”李刚的有些缓了神情,也许是他过于严厉了,所以他稍微压抑了自己的脾气,此刻他的左手下垂,而中指指尖处,正在往地上滴一滴滴的清水。

“叔叔,现在政策变化,几乎所有的清朝后裔都从地下冒了出来,以前您和父亲报仇却找不到人,现在他们天天到处宣传,说自己是清朝皇族后裔。有一个叫爱新觉罗•贝怡的女人,自称是满清溥仪老贼的曾曾孙女,现在香港做模特,人长的挺漂亮,不过与妹妹比起来,那就只能算是蒲柳之姿了。还有。。。。。。”朱厚礼说到这里的时候,悄悄的抬起头,和正在眼睛放光看着他的李刚的眼神碰了个正着。

“还有什么?快说!”李刚的本性再次恢复,他比祖先们多了一份智慧和忍耐的精神,更继承了历代朱氏皇帝所具有的残忍个性,更是把先帝所具备的好色个性继续发扬广大。

表面上李刚是个十分温和的君子,对很多武林中的美女一点也不用心,暗地里却是经常自己去,或者是派人给他找美女享用,如果说他对叔叔有什么不满意的话,就是叔叔太好色了,但现在看着叔叔如此好奇的眼神,他也就只好说了出来,反正要倒霉的是满清的后裔,让他叔叔享受,也算是替她们满清的祖先还一点利息了。

满清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逝,当时他父亲和叔叔都很小,接着中国发生了巨大的文化革命,所以满清后裔也就逐渐的消失了,现在既然他和叔叔已经不能杀皇帝报仇,但有这些后裔在,相信他们还是有机会让满清的后裔尝尝他们朱家子孙的厉害。

于是他看着叔叔,继续挑衅的说道:“还有,就是还有一个叫爱新觉罗•启星的女演员,最近也排一部像是《濠情岁月》的片子,这个女人长的十分漂亮,而且气质很好,大概有妹妹的六分姿色。”

“啊,是吗?很好,很好。”李刚一听到朱厚礼最后的一句话,心理更是幻想起来,他的侄女,那姿色,那气质也是没话说,能有她的六分姿色,呵呵,这样的女人,他要定了。于是他撮着双手对着侄子下命令道:“让明组的人快点把唐家的两个女人带回来,然后把这两个叫什么贝怡、启星的都给我搞过来,我要好好的惩治他们一下。”

“这个。。。叔叔,厚礼还有事情要向您禀报。”朱厚礼一听到叔叔提明组,他们马上就恐慌起来。

“又怎么了?”李刚有些疑惑,而又生气的问道,难道他的侄子不了解他的个性吗?他的这个喜好是谁也不能阻挡的。

(请大家放心看资料~这次全文2700,下面的资料有600多字,是免费的。)

溥仪

(1906~1967)

清末代皇帝、伪“满洲国”皇帝。姓爱新觉罗,字浩然。满族。醇亲王载沣之子。1908年11月14日,3岁时被立为嗣皇帝,授载沣为摄政王,年号“宣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登基不满3年的溥仪由隆裕太后于2月12日代行颁布《退位诏书》。根据清室退位优待条件规定,不废帝号,仍居宫禁。1917年7月1日,溥仪在紫禁城召见张勋,接受他的奏请,复辟帝制,恢复宣统年号,但只做了12天皇帝,随着张勋的失败而被迫退位(见张勋复辟)。1924年冯玉祥等发动北京政变后,摄政内阁决定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废除皇帝称号并将其驱逐出宫。溥仪先搬进原醇王府,不久逃入日本公使馆。1925年2月由日本便衣警察护送到天津日租界,继续进行复辟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侵华日军的策划下潜往东北。次年3月,当上伪“满洲国”执政,1934年3月又改称伪“满洲帝国”皇帝,改元“康德”。溥仪于1935年4月和1940年6月,以伪“满洲国”皇帝的身分,先后两次访问日本。1945年8月14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溥仪于8月17日逃往日本途中被苏军俘获,押到西伯利亚,在集中营里关押五年。1950年8月溥仪与其他伪“满洲国”战犯一起被苏联政府移交给中国政府,先后在哈尔滨和抚顺两个战犯管理所关押10年,1959年12月4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特赦令予以释放。后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1964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逝。(呵呵,死的还真是时候,文革刚开始,真让人怀疑!)著有《我的前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