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章 薪
作者:大马哈鱼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940

“哈哈……”孟津渡口,卢植与皇甫嵩执手把臂,相视大笑。

“子干,你五日前由洛阳出来,这一路可好,董贼的追兵没能伤到你吧。”

“多谢义真兄挂念。我等当日计议,由我出头顶撞董卓,辞官而去,降低董卓对我等一班老臣的警惕,再由义真兄暗中援救皇上,所以,这一路我早已备下伏兵接应,不仅未伤分毫,还将董贼追兵尽数斩杀。”卢植说完,偏过头看看皇甫嵩背后的轺车,“呵,义真兄,看来你那一方面也顺利成功了吧?”

“不错,你当日定出‘釜底抽薪’之计,让我假附于董卓,接近皇上,暗中觑机救出,让董贼失去窃国之根本,现在已幸不辱命。你说这个董卓现在一张驴脸,是气成什么样了呢?”

二人不由又是一阵哈哈大笑,之后卢植收起笑声道:“呵呵,只不知此刻袁绍与董卓之争,胜负如何,但为免生变,你我还是即刻起船吧,离开洛阳,再行一路打听。”

汩汩水声东流,朵朵浪花飞溅。卢植二人立于船头,遥望洛阳城中点点火红,不由心中悲喜交加,感慨万千。

一声禀报,打断了二人思绪,一名郎中恭身道:“两位大人,皇上诏见。”

又是在一个渡口!刘协从步下轺车上船一刻,心中便不由想起当日与师傅在另一个渡口“小平津”的一番对话。

当日师傅为我献上夺帝之言,自己还稍有不信,不料数日前竟然成真,而后师傅更告诉我此后假与董卓相好,大封他家族各人高官,赐他剑履上殿等等,以安其心、虚其志、弱其骨,让其对自己不加防范。

而后再暗中培养自己宫中的亲信、结联朝廷忠义正直、同时富于智谋勇略的大臣,如卢植、皇甫嵩等。师傅又说这次会在洛阳讨伐董卓,如果到时成功,则依赖这些栋梁之材,则大汉可兴,如果讨董失败,便要我等待时机,在今年之内逃出洛阳,与其汇合,明年春诏令关东各大势力,起兵讨董!

“讨董!”想到这里,刘协不由心中一片激动,自我汉高祖、武帝、光武帝三帝以来,其它诸帝便多重文治,而少武功,如果我刘协他日成功,便成了光兴之帝,名垂千古,怕也不亚于以前三帝。

兴奋一阵,再想到刚才在南宫,听到洛阳城中喊杀之声后不久,皇甫嵩便带人来到寝宫,声称护驾,禀退众人,捧上一身郎中的服装,跪倒在地,叩首出血,称洛阳城中再次兵乱,袁绍正领兵征讨董卓,但胜负未知,求我趁此良机,随他出宫,逃出董卓魔爪。如果袁绍胜则回宫,否则就此离开洛阳,他日诏令关东群雄,共讨董贼。

当时自己也认为这是一个最好的机会,袁绍胜则万事无忧,如果失败,董贼只怕会更为警惕,对我也会严加看管,到时再想逃出,就比今日更难了。于是答应了皇甫嵩,只不知,这皇甫嵩今天又要把我带往何处?当即传诏令皇甫嵩见驾。

刘协听完二人的禀报,心中慨叹,师傅当日果然没有说错,此二人忠心为国,兼且智勇双全,正是寡人今后的栋梁之材,必要好好笼络。“

略一思量,望着跪在地上的两人道:“今日得以逃脱董贼掌握,二位卿家居功至伟,现封卢爱卿为前将军,皇甫爱卿为右将军,改日回驾洛阳后,再另行重赏,决不相负两位。还望二位大人勿以小子年幼,尽忠报国,振兴大汉,他日必题名云台,立传史册,受万人景仰。”

一番褒奖,令卢植二人心中感动,如此知遇与推重之恩,岂是废帝刘辨能够说出,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卢植与皇甫嵩二人不由将心中对刘辨仅存的一丝同情心,随着新帝刘协的这番推心置腹,抛去九霄云外。

于是眼含热泪,跪倒在地,“臣等不忠,令皇上蒙尘多日,受尽董贼之欺凌,但皇上不仅不罪,反而待臣以厚恩,臣等自此敢不肝脑涂地,粉身碎骨以报陛下圣恩。”

“又有两个人材到手了啊。”刘协不由开心地笑了起来,转头看向窗外的另一只船,“那么,我这皇兄……”

卢植二人刚才站起,闻言又卟通跪倒,“臣等心中只有皇上一个,那……那史侯既然已被废立,自然不能再有九五之份,只是一个封侯罢了。”由于董卓废刘辨后并未封王,所以二人犹豫一下,才说出刘辨称帝前的封号。

“两位爱卿请起,”刘协亲手扶起二人,“有二位大人如此忠心为联,那联以后的生死,就交与二位大人了。”

顿了顿道:“只是两位大人,这一路要去向何方?”

“禀皇上,如果由陆路走,难免被董贼追上,所以我等由水路一直东下,经官渡、东郡、高唐,一直到南皮下船,再北上投奔昔日的宗正、现领幽州牧的刘太尉,刘大人清明忠正,加上幽州之地民富兵强,料来他日必能为驱逐董贼之主力。当然,臣等这一路也会打听,如果袁大人在洛阳擒得董卓,我们便不去幽州了,即刻回船洛阳。”

刘协摇摇头,“我不想去幽州,这一路险阻重重,难免有变,我想到东郡,找我少傅唐爱卿。”

“哦?这——”卢植二人迅速对视一眼,稍一思量,点一点头,“唐少傅忠勇果敢,智谋出群,绝对是大汉的栋梁之才,反正这一路也要经过东郡,便先派人前去通知吧,看唐大人意下如何,我们再做计划。”当即君臣三人再将细节一一谋划,卢植二人方才退出船舱。

回到卧室,二人不由击掌一笑,皇甫嵩赞道:“当今皇上好精明呀,比只会呤几首诗、做两副画,徒具小聪明,但在政权、治国上十分迟钝的刘辨强得多了。无怪当日灵帝刘宏一直要立其为帝,唉,也罢了,有此聪慧的君主,也是大汉的鸿福,至于刘辨,还是做个安心王爷反而于自己、于别人都是最好的。”自此二人方才真正下定决心,辅助刘协,成了这未来的献帝最忠心的两名臣下。于是传令下去,一路趁着夜色,棹飞帆扬,直行东郡。

洛阳董营,满地血肉之中。

董卓满脸狰狞,狠狠地望着跪倒在地、不敢抬头的李儒,杀气冲天。

“那……刘辨呢?”

“也……不见了。”

董卓怒极反笑,抽出刀来,一脚踢翻李儒,“我才赞你计谋出众,令董承反间诈降,令吕布引蛇出洞,真是天下无双,你便让人给我来个釜底抽薪,连二个小皇帝都丢了,妈的,那我这么拼死拼活,是为了什么?!到头来竟是一场空!老夫杀了你!”说完一刀劈向李儒。

众人料不到董卓对跟随自己身边多年的第一谋士,发起火来,说杀便杀,齐齐惊呼待劝,却已是不及,只见血光四溅,李儒只拼命将身子侧过一侧,躲过要害,左臂却被划过一条近尺的刀伤,深可见骨,鲜血狂涌。

董卓挥刀砍伤李儒之后,将满腔怒气一泄,更被眼前鲜血一激,心中也猛地冷静下来,不由大生后悔,连忙抛下腰刀,上前扶住李儒,一边自责,一边大叫请军医快来。

李儒眼中一丝杀人的寒光一闪而过,略定定神,抬起头望着董卓,强忍疼痛道:“主公无须自责,是儒失策,未能照顾周全,被卫尉皇甫嵩假借护宫之名,劫走二帝,属下罪该万死,这一刀已是主公‘宽怀大恩’了。

望主公不以儒之愚钝,再听某一言:及今其它不要再理,即刻调集人马,全力追捕二帝。如果追回万事皆可,如果一旦失去二帝,我等便是手握重兵,也会死无葬身之地了。”

董卓怒发皆张,“又是这个皇甫老贼坏事,当日真该千刀万剐。”骂了几句,但旋即又问:“那袁绍唐荣两个叛逆不要再追了吗?”

李儒大急,“主公,事已至此,还哪能顾此二人,皇帝没了,这诏书还怎么下?没有诏书,怎能诏告天下说他们是反贼?别管他们了!”

董卓立时醒悟,转头对张济等人大喝:“你等还不快快去追,对了,我义子奉先呢?”

张济叔侄等西凉众将,对这个杀父求荣的不义之徒心中鄙视,一齐暗中撇了撇嘴,张济道:“少将军的赤菟被唐荣飞石打伤,现少将军另换了马追下去了。”

“快,快传他回来,紧闭城门,安明,你与奉先带骑兵在城外搜,士载,你带人挨家挨户给我搜,掘地三尺也要将二帝找出来。”

一时洛阳城中鸡飞狗跳,家家遭难。并州军及投降的京军,假借搜查为名,到处强抢豪夺,更兼淫人妻女、杀人放火,让洛阳城中居民对董卓刚有的一点好感,立时化为乌有,从此认清了董卓的真面目,令其民心大失。而洛阳城外,尽管二日后,河东的并州军也就此到达,数万精兵一齐搜出数十里方圆,但只因皇甫嵩等是夜间逃走,根本难以找到蛛丝马迹,空忙了三日,也未有任何线索。

第四日,董卓府上,气氛沉重。一班董家将领齐齐聚集,讨论眼前的洛阳局势,但个个默然相对,大多不敢做那第一个发言之人。

李傕郭汜对望一眼,持着是相随董卓最久的老将,也因为当日远在河东,没参与洛阳兵变,所以比樊稠等人更加理直气壮一点,一咬牙,跨前一步,望着面色阴晴不定的董卓,试探着道:“末将有一个看法,只是有些大胆,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董卓一看终于有人打破沉寂,心中紧绷的神经一松,“小郭你有何计?但说无防。”

“今天下兵力一半已在主公手中,何必非要奉那刘氏为帝,刘氏的江山,不也是从胡亥手中抢来的么。况且关中之地,东有虎牢、汜水,西有子午谷、箕关,北有邙山、黄河,南有龙门、崤山。伊、洛、江、淮、渭等环绕左右,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更聚集天下一半以上富户商家,可谓水陆天府,刘邦也是凭此关中及益州两地而兴。

主公,您别去找那什么刘协了,我们众将愿誓死追随,不如主公便自己称帝好了。”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