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执意要求留下来。
天下雄关虎牢,一日之内便从自己手中失守,虽然得到众将嘴里的安慰,但看得出来,大多数人,脸上写的是幸灾乐祸与暗中揶揄。眼见自今日东归之后,关东群雄短期内怕也会就此而止,不再东进,那么自己的连番败绩与耻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洗刷——所以,希望借着这最后的机会,留守大坝挫一挫联军锐气,更提出引联军到河中后,决堤放水,淹联军一个措手不及,借此小胜一场、挽回一些颜面。
如此一说,李儒听完后,却摇头冷冷一笑,“既然唐荣已被温侯所伤,料来联军之中,再无精于奇谋诡计之人,便是再有孙坚、公孙瓒这般猛将,在我看来,均不足为虑。
非是儒自夸,虽然大军后撤势在必行,但凭某之计,要大胜一场鼓励士气未尝不可。但温侯所言抉河淹敌,在下却不同意,小小谷水,能淹得几多?不过最多数千之众。嘿嘿,温侯且放宽心,月余以来,与关东联军之战,决不会如此草草收场,你我之仇必能报得,你只管如此如此……”
新安城内,趁着董卓暂时放弃攻势,城内开始了新一轮的防备及伤亡的清点工作。在防守的两天里,虽然凭借城高将勇,上下一心,尤其是那些新近救入城中的难民,更是报着必死之心,协同东郡兵守城,杀退了董军数十次攻击,但自身也是伤亡过半,最初入城的七千人马,仅剩下不过二千来人,另外还有城内一千多参战的百姓也一齐战死。不过董军伤亡更是惨重,估计死伤在城下的应不少于一万三四千人马。
“不知道军司马曹景所率的六百兄弟如今怎么样了?”此时典韦与李乾等一边看着数里外谷水边十余万人的忙碌,一边讨论着下一步的计划。
“曹景在上谷郡戍边多年,抗击鲜卑乌恒,极善于山地做战,在这群山之中,正是发挥其所长,料来应该早早躲开,不会失手被擒,否则董贼必然将他们抓来城下,动摇我军士气。”赵云满怀信心地答道。
“哈哈,子龙当日这一伏计确是厉害,原打算在攻城危急时用上一用,不想却救了那二三千百姓。”
赵云谦逊地笑了笑,“这一计虚张声势并非时时奏效,须视敌情而定,对于董卓这种败退之军、惊弓之鸟,却最为有用。任何风声鹤唳,一草一木,皆会动乱其军心,但若是换了一稳健精明之将,未有败绩之师,便是有所惊扰,也怕不会如今日这般成功。
只是……百密一疏,当时只记得守城,竟忘了这谷水,此时季节水流不大,正可过得大军,若被董军就此逃脱,岂非功亏一篑。”
“话虽如此,但即使我等查知,又能分兵守住么?凭新安城墙高大,地势狭窄,尚能抵抗住董军进攻,但即便如此,也已伤亡过半,若是在城外的谷水边,只怕便要守上半日,也是不可能。如今只盼大军快点赶来,否则,唉——”李乾静静地看着河岸密如蚁穴的人头,原想安慰赵云,说着说着,倒令自己愁眉不展起来。
“那当初如果另选一城呢?”
“岂能再有更佳之选,此次奇袭,离洛阳近了易被早早发现,离得远了又等不及大军驰援,而且还要地当要冲,易守难攻,这个新安,自是当做那不二之选。如今唯一能做的,便是随时准备出击,万万不能让董军逃走时毁弃了大坝,将联军阻挡于谷水对岸。”
三人凝视着在董军驱逐下筑坝搭桥的百姓,远远听见河中的声声惨叫,心急如焚,但面对城外严阵以待的二万董军,便是勇如赵云典韦,亦只有空自着急,无计可施。……
到得次日,看看河坝已然筑成,董卓以百姓为前驱踏实河床,主力便纷纷开始过河。
再过了约两个时辰,连后队的李傕郭汜的数万大军也已驰过谷水,岸边仅剩下一万多董军,眼看董军便要开始毁堤,三人终于决定,留下另一名司马李丰带领百十名士卒与百姓合力守城,赵云典韦李乾三员主将,率着余下的全部二千多兵马,夺取大坝,以接应关东大军赶至,追剿董军。
于是一方要借着毁堤逃命,一方要保住河堤待援,两支铁流凶猛地撞在一起,都暴发了生死一刻的巨大战斗力。
虽然董军中已无大将,吕布也未坚持留下,但本着狗急跳墙前的临死反扑,与西凉军顽强坚韧的作风,将东郡兵牢牢钉在河岸边。而东郡兵虽然人数少过几倍,但兵精将锐,胜利在望,也拼死地向着河堤冲锋,加上赵典李三将之勇,尽管不断地有士卒倒在敌兵的刀枪之下,但仍前赴后继地向前推进。
然而,面对数倍于己的董军,加上两日的连续恶战,东郡兵早已接近体力的极限,只是以东郡的荣誉与报国的信念,强自地支撑,心有余而力不足,眼看着距离大坝仅有数十米之远,却已是再难进寸步。
两军正在胶着,突然间,如同那初春的闷雷一般,由远及近,由小至大,渐渐变成夏日的狂雨暴雷,响起震耳欲聋的马蹄轰鸣声!
新安城头与河岸边的将士,终于齐齐响起轰天的胜利欢呼——
这一次,不是山中的虚张声势,关东联军,终于赶到了!
曹操看着累得横七坚八、随处坐卧在血泊之中的东郡兵,有的缠着满头血布,有的支撑着断臂断腿的残废身躯,而一些尚是未有受伤的将士,也都是喘着粗气,一脸的疲惫与孱弱,但却在望着援军、望着自己的时候,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坚定、宽慰与自豪的笑容,曹操心中如堵,忍不住便要落下泪来。
曹操找到赵云,深深望着几人面容,说了句,“天下不是只有唐大人一个东郡,英雄之名,岂可让东郡一地独当。”便转过身去,径自走向群雄,大吼道:“操不才,愿与各位趁胜直追,击破奸贼,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袁绍等人却纷纷摇头,“所谓穷寇莫追,董卓虽败,手下十余万精锐,不可小觑。不如先回洛阳,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莫非待国贼自亡焉?董卓上欺天子,下压群臣,更逼迁洛阳百姓,为天下所不容。现连番败绩,惶惶已如丧家之犬,漏网之鱼,十余万大军,在曹某眼中便如土鸡瓦狗,凭大军天威,趁胜直追,必能一举成擒,又有何虑。”
赵云等人也连忙上前助言,备述两日来的战斗胜绩,而李乾察言观色之下,更说出董卓在洛阳抢掠的上千车巨财以诱惑众人。
听着李乾等将的叙述,袁绍等人一方面既为东郡兵的强悍无敌而震惊,另一方面也为董军的一败再败而高兴,当更听到刚过河不久的千车金银财帛时,大部分群雄的眼光都亮了起来,而脸上立时换上了“为国为民”的英雄豪情与爱国热忱。
当下决定由张邈拨出部分军队,派孝廉卫兹带领,加入曹操一队,与袁术一起为前锋,袁遗、王匡、张扬等为二队,袁绍亲领大军随后,至于与唐荣走得极近的韩馥以及孙坚两队,断不能同分此羹,被下令即刻回师洛阳,与已经先期进入的孔融一起灭火救灾,安置难民。
而赵云等东郡兵,一听唐荣身伤重伤,纷纷表示要立刻回师虎牢,袁绍本已不想再让东郡兵立功,立时同意,再让赵云等接唐荣到洛阳,待数日后大军剿灭董卓、夺回圣驾凯旋后,一齐庆功。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一次,正是让当初在虎牢时的袁绍说对了一句话“穷寇莫追”
——两个多时辰后的曹操与袁术,此时正领着残兵败将拼命地打马回奔。
仅仅在满怀希望地追出五十多里以后,联军的先头部队便遭到徐荣的重兵伏击,曹袁的二万人马大多是新募之兵,训练时间尚短,乍逢突袭,毫无抵抗之心,一触即溃,只留下数百亲兵保护着两人一路夺命狂逃。
而后队的袁遗等人,在闻得前方败绩的同时,更是遭到吕布等人的袭击,立时几乎惊破狗胆,只以为陷入了董军的十余大军围困之中,慢走半步,怕就会死于吕布戟下,顾不及救助前方的曹袁二人,便早早回师逃窜。
而曹袁二人正沿路后逃之时,一声呐喊,一队数千人的队伍拦住去路,当先之将正是吕布,惊得二人魂不附体,正在悲叹此命休矣,忽闻吕布笑道:“孟德、公路,当日洛阳,你我亦是相交一场,何须如此慌张,不知可肯听我一言?”说完挥挥手,命令四周的将士齐齐退后。
二人面面相觑,万料不到还有一线生机,但也知此时此地,吕布要杀自己易如反掌,似是无相戏的必要,当下相对一点头,打马上前,“温侯有何指教?”
“呵呵,其实与唐荣数战,令我获益良多,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学会诡计的使用。我可以不杀你们,放你们一条生路,只是有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无论对我对你们,都有百利而无一害。”
“什么条件?”
“便是……”
曹操与袁术冷汗直冒,但想了一想,随即将牙一咬,罢了,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