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一带,地势平坦,堪为战场。
而蜀国骑兵缺乏,汉中、西川皆不产马,只有向西凉、羌族购买马匹。蜀兵虽有兵两万余众,然骑兵不多,只有各营为首军官可以有马骑,大部分士兵皆步行。
而吴军虽千里偷袭,却来了三万骑兵,二万步兵。
马超谓赵云曰:“吴军千里偷袭,利在速战。若我军挫其锐气,则吴军可破也!”
赵云曰:“孟起之言甚是!然吴军行军千里,粮草未必充足,可以坚守南郑,吴兵粮尽必然撤退,那时发兵追击,则诸葛瑾可擒也。”
“子龙兄,”马超道:“我久在西凉,皆乘马。若吴军退去,我步兵焉能追击其骑兵耶?希望子龙能与我开门搦战,先挫吴军锐气!锐气一挫,吴兵败矣!”
赵云曰:“此计大妙!”
于是赵云、马超点精兵五千,杀出南郑城来,直至吴军阵前搦战。诸葛瑾也不敢怠慢,命令吴军列阵。
诸葛瑾背后有周泰、凌统、蒋钦三将。诸葛瑾见了马超、赵云旗号,后顾三将曰:“今日不可轻敌!”
诸葛瑾见赵云、马超威风凛凛,立于阵前,但见结束非凡、英姿雄发。
蒋钦等都听说过赵云、马超之勇,但是又心中不服。蒋钦大喊道:“赵云、马超一介匹夫耳,快下马受缚!”
马超大怒,挺枪直取蒋钦,蒋钦命部将许翼出战,诩翼挺枪来战马超,二马相交,诩翼措手不及,被马超手起一枪刺死于马下。
蒋钦回马而走,马超紧追不舍,吴军阵中凌统也挺枪来为蒋钦助战。马超大战二将,二将被马超逼得步步后退。
蜀兵阵中,赵云见了,也挺枪跃马来助战,吴军阵中,周泰也挥刀来迎。马超、赵云力战三将,三将不能抵挡,各奔回本阵。
马超用枪一招,蜀兵大小军校一齐杀过来。士卒见主将如此英勇,也个个奋勇冲杀。吴军见蜀兵冲阵,诸葛瑾鸣金收兵。马超、赵云大杀一阵,也收军。
吴兵皆退至汉水北岸,赵云、马超在汉水南岸扎营,与诸葛瑾大营隔将相对。
诸葛瑾同众将商议:“今赵云、马超皆有万夫不挡之勇,南郑急难且下。不如将赵云、马超困于南郑,而主力取阳平关。则汉水之北皆蜀东吴也,但是从荆州供应粮草未免不切实际,汉中已麦熟,可以取之军粮。”
丁奉曰:“我军粮草即尽,当速战。”
而蒋钦曰:“汉中之粮也不足我五万大军之用,只可解燃眉之急。不如打开阳平关放魏军进入,则魏**粮可以养我军也。”
“蒋公奕言之有理!”凌统道:“吴魏同盟,则联军可以一鼓而破蜀也!我吴军远离本国千里作战,若没有盟友,则损耗巨大也。”
诸葛瑾笑道:“你等言之皆有理,然而我军不能只顾眼前不顾后路。如果攻破阳平关放魏军主力进入汉中,我军粮草固然可以解决,但是夺取汉中之后,汉中就不是我东吴的地盘了。如此,魏国占据汉中,日后跟魏国交战我东吴就不利了。我军必破阳平关,才能消灭这股汉中的军队。”
凌统道:“我军粮草奇缺,只恐支持不了多久。”
诸葛瑾叹道:“我军只有打下阳平关,能守住汉中则可。今日可命凌统守营,以牵制赵云、马超,我率大军三万径奔阳平关取关以阻止赵云援军。就取阳平关,阳平关乃汉中咽喉,也蜀兵屯粮之地。我担心凌公绩能否守住汉水大营。若守住汉水,我取阳平关之后,则大军足有粮草供应。若汉水大营守不住,若东路大都督大军还进不了涪水关,也只有跟魏军联手了。”
“守汉水大营有何难!”凌统奋然领命。
诸葛瑾曰:“马超、赵云之辈,皆不在关公之下也。”
凌统慷慨曰:“我只守营寨,并不出战,他赵云、马超能奈我何!”
诸葛瑾率丁奉、蒋钦、周泰并三万大兵直取阳平关。
而赵云、马超虽然在汉水南岸立了营寨,马超谓赵云曰:“阳平关,南郑之保障也。如果诸葛瑾西取阳平关,魏国再从关外攻击,阳平关虽险也不足以守也。”
赵云称善,“孟起可据住营寨,我亲往击之。阳平关乃西川保障,我即刻发兵。”
马超守营,赵云亲率大军五千星夜直援阳平关。然而赵云军马皆是步兵,终是急行不上。
赵云一走,马超谓副将张著曰:“我军跟东吴夹岸而对,只有战胜彼军才能激励士气。”
张著曰:“阳平关在汉水之上,不如将军在此虚张声势,我却率一军为赵将军后援。”
“我却不然,”马超指着吴军大营道:“如果吴军趁虚来攻,如之奈何?明日你却守营,我自出战,你只顾擂鼓呐喊,不可过汉水。我今夜便去汉水以西三十里,在江面窄处渡河。待我破吴兵之后,你却渡河追击,不可给吴军以喘息之机也。”
第二天,张著命令众军擂鼓。吴营凌统命令士卒多备弓箭,小心堤防蜀兵过河,紧守寨门,不可出战。而蜀兵只是擂鼓呐喊,并不渡河。<font style="display:none">[万卷书屋 http://wjsww.com]</font>
<div align="center"><u><font color=#E7F4FE>[万卷书屋 http://www.wjsww.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fon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