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出班奏曰:“陛下,非夏侯元让、曹子孝、张文远三人之中选帅不可。”
司马懿奏曰:“曹子孝据守许都、张文远守合肥,皆是重镇,不可轻离,可以派夏侯将军前去。”
而刘晔又奏曰:“陛下,夏侯元烈也是大将之才,可委以重任。”
魏帝赞许,问众官曰:“众卿家,朕欲使夏侯元烈为将,可否?”
“陛下不可,”华歆曰:“夏侯元烈资历浅薄,欲指挥老将,恐有所不服。然而夏侯将军有奉孝为参谋,可以坐镇阳平关专督粮饷,以为大军稳住后方。”
司马懿又奏曰:“陛下,臣也可以挂印灭蜀!”
魏帝低头沉吟片刻,曰:“朕先以夏侯惇为将,仲达为朕出谋划策,离不得朝廷也!”
乃使人召曹子丹回洛阳养病。
又合肥方面来报,说大将乐文谦病亡,魏帝下令将其灵柩运回许都安葬,也一并召回乐琳,令其去许都为其父守灵。
仍任命夏侯则为阳平关太守,领三万人屯兵阳平关。
魏军大营,乐琳、曹真二将奉命回朝,而夏侯元让大军还未至。曹真将军权赞交郭伯济代管。
阳平关魏军大营内,夏侯则接到命令,勃然大怒:“某愿意挂帅,必当跟取合肥一样,我大魏有精兵数十万大军,灭蜀易如反掌!”
“大将军,不可造次!”郭奉孝谓使者道:“请上覆陛下,夏侯将军必当尽忠守备阳平关。”
使者一走,看看身边没有别人,夏侯则谓郭嘉曰:“奉孝兄,***,若是这次用咱们为将,我相信不会连战连败。”
郭嘉拍拍夏侯则曰:“元烈兄,为将者,能屈能伸、咱们的对手可是智慧的化身的诸葛孔明。且咱们也未必不会打败仗,还是让他们先败几阵吧。”
“奉孝兄不愧是老奸巨猾!”夏侯则和郭嘉相视大笑起来。
而天荡山魏军大营,郭淮谓众将曰:“如今累战不捷,我军在天荡山跟诸葛亮对峙时日也不少了,众将以为如何?”
孙礼道:“不如撤兵回定军山,我军粮草俱在定军山,供应数十万大军,可以退保粮草。”
戴陵也道:“诸葛瑾大营毫无动静,连番作战,我军折损很大。而东吴没有多少损失,诸葛瑾欲坐山观虎斗,不如从孙将军之言,大军撤至定军山。留天荡山让吴蜀两家拼杀。”
“此计大妙!”郭淮也道:“连日来,我军屡遭蜀兵的袭扰,士兵疲于应付。我军可以依定军山布置重兵,后面接汉水大路,也可以策应阳平关。待夏侯元让大军一到,再作区处。”
当日,魏军十万人马拔营,后撤四十里,挨着定军山,在各个要处扎营。
诸葛瑾闻知魏军大营北移,乃问众将曰:“魏军移营,而将使我军直接面对蜀兵。尔等以为战还是不战?”
“太傅,”凌统曰:“士兵只怕大人跟诸葛亮是同胞兄弟,故……”
“胡说!”诸葛瑾大怒道:“我必活捉诸葛亮!”
周泰也曰:“武昌报捷,说大都督大破蜀军,已经深入蜀国境内,现在开始攻打涪水关。”
“我们也不可退后!”诸葛瑾道。
“太傅,”丁奉曰:“这一仗,为了避嫌,请太傅不要在战场上出面。我等生擒孔明。”
诸葛瑾道:“目下孔明得马超援军,声势大振。而孔明者,智慧的化身,不可轻敌。”
“智慧的化身?笑话!”蒋钦大笑道:“若孔明真那么神,我东吴还能在荆州擒杀关羽、在彝陵大战中攻破刘备吗?请太傅不要念同胞之情,放了诸葛亮。”
“唉——”诸葛瑾长叹一声,“既然众位都这么认为,我决不露面。你等皆要奋勇杀敌!”
众将皆下拜曰:“太傅,你还是太傅,是这儿的主帅,请下令吧!”
诸葛瑾下令向前方移营,在魏军屯军处屯扎。
诸葛瑾升帐,问众将道:“我军正面对峙蜀兵,当如何破诸葛亮?”
“我有一计可以生擒诸葛亮!”丁奉说道:“彼见我军移营,必然不备,可趁夜去劫营,则亮可擒也。此乃攻其不备也。”
“未必吧,”诸葛瑾道:“孔明非寻常可比也,魏军数十万大军且屡败,我军不可轻敌,只宜坚守。”
蒋钦道:“太傅,现在是两军对垒,不是你们兄弟念思情之际。我等捉了孔明,看在太傅面上,不加杀死便是了。”
众将也曰:“丁承渊之计甚妙,太傅速下命令!”
诸葛瑾暗咐:趁夜劫营也有胜算,打胜了也是我的第一大功,若万一输了,众将也难逃干系。
打定主意,诸葛瑾看着众将曰:“好,我东吴大多数士兵是骑兵,比蜀兵的步兵还是有很大的优势。今夜就去劫寨,凌统为先锋,蒋钦为救应。杀入蜀营之后,举火为号。”
“诺!”凌统、蒋钦欢喜而去。
诸葛瑾又唤丁奉、周泰,“但见蜀营火起,你二人即刻引骑兵一万,兵分两路,围住蜀营左右侧翼,不许放走了孔明。”
“诺!”二将也点兵去了。
又唤张驰、陈蠡,“若兵势不利,你二人可如此如此。”
诸葛瑾亲自引军五千,策应各路人马。<font style="display:none">[万卷书屋 http://wjsww.com]</font>
<div align="center"><u><font color=#E7F4FE>[万卷书屋 http://www.wjsww.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fon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