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一口气就把命令吼了出来:“航向一百三十五,潜深五百五,航速四节!艇艏四枚鱼雷注水,发一级战斗警报!”
潜艇里的气氛一下肃杀起来,多余的杂音一下消失了,只有驱动电机有那么一点点声音。以及作战参谋敲打键盘输入战斗指令的声音。
参谋长马上把日库的相关资料从电脑里面调了出来。虽然张海对这些资料已经倒背如流,但还是认真的看了一下:
“夏潮”级潜艇长80米、宽10.8米;航速:水上为12节,水下为20节;潜深:300米,最大潜深450米;动力装置:2台柴油机、2台发电机、1台主推进电机和480个新型高容量水冷式蓄电池;艇壳声呐和拖曳线列阵声呐; 6具533鱼雷发射管;潜艇采用双壳体结构,艇型为水滴型。外形光顺,除指挥台围壳外没有任何凸出的壳罩;为减小噪音,艇壳表面敷有消声材料,噪音一百零八分贝。武器装备主要是“鱼叉”潜射反舰导弹和国产89式自导鱼雷。89型鱼雷是一种线导鱼 雷,采用主动/被动寻的方式,航速40节时射程为32海里,航速55节时射程为26海里,弹头重267公斤,作战深度达1000米。日库国共有“夏潮”级潜艇九艘,常年战备值勤三艘,平均造价五亿美元,人员六十九人。
此时“夏潮”级 “富士山”号潜艇艇长海部男郎正在欣赏着MP3里播放的音乐,他虽然喜欢坐潜艇出海,因为他觉得潜艇就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但他不喜欢这样按海水层次进行这些无聊的数据收集。特别是这一带是南北洋流对冲区,洋流变化大,数据收集要求多,本来上级要求航速最好是四节,不超过八节,他感到四节太慢,而且潜艇装的也是国产最好的计算机,收集数据的传感器也是日库最好的,因此他让潜艇以数据收集最高限速前进。
当然他最珍爱的是潜艇安装的被动式磁波探测器,能探测到同一深度下七十海里远的任何带磁物体,虽然目前还是试验品,但出海试用几个月来,它发挥了惊人的作用。它和声呐组成了远近反潜体系,五十海里以内的潜艇由声呐和磁波探测器共同承担,五十海里以外的则可以依靠磁波探测器。
军队听了海部男郎极力推崇的报告后,准备在这次出海回港后就定型生产。现在艇上不仅安装了这一套国宝,而且发明制造这套设备的六名专家也在艇上做最后的验收工作,加上三名辅助人员,使艇上人员达七十八人。
海部男郎是日库潜艇指挥学院的高才生,在毕业之前,他写的一篇《论日美潜艇交战设想》论文就惊动了潜艇界,标题虽然只写了日库和美国,实际上在他论文里详细分析了中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的潜艇,他对那些国家的潜艇不屑一顾,他们的探测设备、武器装备、噪音抑制……都落伍了,虽然日库没有核潜艇,但安装了日库自己生产的AIP系统后,“夏潮”相当于“亚核潜艇”。他认为如果有朝一日与美国潜艇交手的话,凭地形的熟悉、磁波探测器的优秀功能、模拟潜艇器的灵活运用,再加上战斗前的长时间潜伏……是可以重创美国潜艇的。当然这篇论文是一篇狂妄文章,所有的日库军人都知道日库凭现在这种潜艇势力是绝对打不过美国众多核潜艇的,但文章里面提到的潜伏战术、科学利用潜艇模拟器、发挥磁波探测器的优势等等,其思路都有其独到之处。因此他一毕业就被任命为日库“夏潮”级潜艇的副艇长,而一般人要升到这一级至少要七八年,而且由于潜艇少,这些能升到这个位置的人也是凤毛麟角。没有多久,他就顺顺当当成了日库最年轻的潜艇艇长,而且是最新改良型“夏潮”级潜艇,该潜艇名称以日库最负盛名的 “富士山”命名。
他也不孚众望,多次出色完成了潜艇的值勤人任务。去年在日库与中华国的东海对峙中,他的潜艇凭借磁波探测器就首先发现了中华国水底下的二艘潜艇,并用声呐发射了主动攻击波。如果不是上级严令他不允许首先开火,他绝对有把握干掉中华国那两艘常规潜艇。在“东海事件”中,他因为表现出色而获得“统亚金质勋章”。事后同事说他祝贺时,他说道:“抓住中华常规潜艇,那只是小菜一碟。他们在水下一百二十多分贝的噪音,象打锣巡街似的,我要我们的探测设备不发现它们都难。你们之所以没有发现他们,仅仅是我站的位置比你们好一点点。”这话让那些同事只有干瞪眼的份。
最惊动军界的事是海部男郎在这片黄金场所里做出了几件漂亮的事情:一次优先发现俄罗斯核潜艇;几乎与中华国一艘核潜艇同时相互发现对方;三次摆脱美国核潜艇的追踪。至于各国的常规潜艇,被他“抓住”更是家常便饭,特别是有一次印度的两艘潜艇也来这里瞧热闹,被他一艘潜艇双双逼出水面。
他知道现在调查这片海域是日库潜艇走出去的第一步,他也知道不久以后日库将与要中华国摊牌了,而这里就是猎杀中国核潜艇的理想场所。日库离这里近,如果早点把所有海底地形搞清楚,有这些条件,用“夏潮”潜艇伏击其他国家的核潜艇也不是不可能的。想到这里他就莫名地兴奋,脑海里一次又一次放映中华国核潜艇被击沉后沉入海底的情景。心里也一次又一次呐喊:“第六次世界大战快来吧!”
“报告!刚才我们的磁波探测器发现前方一片阴影,但很快消失!”副艇长走到他跟前,立正后大声地说道。
“方位?距离?”一听有消息,海部男郎立即兴奋起来。连忙把MP3扔到一边,走到自己的岗位上。
副艇长回答道:“方位不确定,距离大约五十海里!”
海部男郎思考了几秒钟,很快就发出了一道指令:“停止水文地质测量!航向不变,航速四节,下潜到二百米!注意监视。”
不久计算机处理系统就送来了刚才对那片阴影的处理结果:“未知物体长大于三十米,上下宽最大约十三米,运动速度约四节,探测不到它的噪音。距离约五十海里,因为数据太少,无法确认我们探到未知物体的图像是横面图还是纵向图,也不知它的具体方位,大约在二百八十度到三百三十度之间。该未知物体目前消失。”
“大于三十米?常规潜艇?噪音探测不到?为什么在七十海里到五十海里这段距离内没有探测到它?” 海部男郎努力地思索着。
副艇长不敢肯定地说道:“会不会是一条巨型鲸鱼?”
海部男郎心里有一种直觉,告诉他这肯定不是鲸鱼,应该是潜艇,而是常规潜艇,也许他们也发现了自己,故意躲藏起来了。“不管怎么样,我今天一定要把你从海里翻出来,就是鲸鱼我也要用声呐击昏你。”
海部男郎想到这里,又发出了几个指令:“下潜到四百米深度,航向不变,航速不变,磁波探测器对准二百八十度到三百三十度扫描!被动声呐注意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