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战略调整
“1997年10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实现了与中国其它三个互联网络即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的互连互通。”
“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1997年10月31日,中国共有上网计算机29.9万台,上网用户数62万,CN下注册的域名4066个,WWW站点约1500个,国际出口带宽25.408M……”
看着来上海前,从总理那里拿到的数据资料,萧易觉得这次出来真的收获颇丰。根据以上资料显示,中国互联网建设已经开始起步了,而且国内也有不少人注意到了这个市场的前景。萧易认为,目前应该抓紧时机抢占还是空白的网游市场,对于文字MUD的互通计划应该立即进行。
早有打算的萧易为了找程天桥很是费了一翻功夫,本来还以为他已经在上海陆家嘴公司做了总裁秘书,但好不容易找到那家公司后,却被告之程天桥元旦一过就已经离开了,而是加入了上海金信证券公司。
等一行人又从金信证券公司将程天桥挖出来一谈,萧易顿时傻了眼。此时的程天桥对网络游戏并不了解,其实后世里大家也知道他根本就是不玩网络游戏的,现在的他虽然对网络十分感兴趣,但目标主要还是想放在网络卡通网站上,并且制定了要做网上迪斯尼的发展战略。
对此,萧易只能无奈,并不好说什么,毕竟人家有人家的理想,现在就是再怎么解释估计对方也很难打消自己的念头,更何况有些事情还真的不好明目张胆地就说出来。本来打算投资的萧易想到如果现在将钱投给他,那不是闹着玩么,打个水漂起码还有点水花,可这要是丢进去,响都不会响一声,因为他知道,程天桥的这个战略目前看来迟早要失败的。
既然对方暂时还没有这个想法,萧易只能暂时把自己的想法放下,反正历史上应该是2001年程天桥碰壁后背水一战用最后的30万美元才代理了《传奇》这个游戏取得成功。估计,这个也和2000年那段时间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有着直接的联系。
人向来都是这样,理性认识永远不会有感性认识来得更加深刻,虽然从好的方面说有一股冒险精神和不服输的精神,但往往最后的功亏一篑也源自于这里,这也是人们常常所说的吃一亏长一智。这个时候的程天桥才25岁,正是精力旺盛、敢打番拼的年龄,对于一个18岁的年轻人说出来的见解,自然不会太上心。
对于萧易莫名其妙地找上这个现在还是名不见经传的程天桥,其他三人特别是徐小志感到非常不解。如果说找丁雷,多少还说得过去,毕竟人家已经创办了一家公司,有了自己的网站,而程天桥现在还只是一名高级白领,无论如何,徐小志也看不透萧易的目的。
这种疑惑,萧易也确实不好解释什么,其实代理《传奇》这款游戏随便找谁都可以做,但能让程天桥来做可以不用改变太多的历史,而且另外一个方面,后世中身为老党员的程天桥被人称为“红色资本家”,这说明,此人有着自己一套非常正统的做人原则。
熟悉程天桥的人都知道,他的心态之平和远远超过他的年龄,这是他经历了远远超过同龄人的大风大浪而磨炼出来的。高科技公司以10倍于传统经济的速度发展的同时,也承受了10倍于传统经济的风险和压力,盛达是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高科技公司,它所承受的种种压力和风险,也非常人所能想象。
对各种危机,程天桥早已做到处变不惊。对财富,程天桥同样淡然处之,在心态和所有的生活细节上都依然保持着平民本色。他每天都是在员工食堂里吃中饭和晚饭,并且和员工一起排队。他出入的座驾是和公司其他副总裁一模一样的奥迪,他每天早出晚归,差不多是全公司工作时间最长的。他换上T恤衫参加公司面向玩家组织的活动,那些热心的玩家跟他排在一个队列里,甚至都没有认出他来。
从后世的一些新闻报纸中可以了解到,程天桥熟读马列著作,尤其是从**的军事理论中,悟到很多做企业的方法。他总结说,在以弱对强的局面中,中国**能够成长壮大并取得最后成功,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寻找敌人最薄弱的环节进行突破。他把这一战略也应用到盛达的企业战略中,并且依靠它带领盛大走出了困境。
理想带来的不仅是信心和坚持,还有强烈的使命感。程天桥在互动娱乐这个新行业的探索过程中,也一直怀着很强的使命感——为引领产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做出自己积极的努力。程天桥为盛达所定下的许多基调——比如主流、规范、努力回报社会——在整个互动娱乐产业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从这些方面来看,对程天桥比较了解的萧易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这样一个人,这也是萧易为什么仍然找他的根本原因。当然,既然程天桥现在有自己的想法,萧易决定暂时等待一段时间再找他谈网游方面的事情,显然这个时候时机还未成熟。
走之前,萧易只表示“思元教育”将会向他提供一些电脑方面的技术人才,并且还让他如果有需要可以找网一的丁雷合作。至于资金方面,萧易则闭嘴不谈,他才不想用自己的钱拿去当纸烧,有了一个网一在那里不停地烧钱已经够他心疼的了,再加个什么《网络硅谷》虚拟社区,那还不要了他半条命。
说到这里,也该算算萧易的家底了。“思元教育”控股68%,重要城市已经成立了分部,实际资产达1500万;“交游连锁店”,全国200家,月总纯利润近4000万,月实际套现资金1个亿,目前总资产近2亿;“网一”控股28%,资产可暂时忽略不计;银行存款3亿7000万。共计6亿1000万。
这个数字要比萧易从北京带回来的数字多了1个多亿,主要收入还是靠交游连锁店带来的,而且数字还会成几何倍数增加。如何用好这些钱,将这些钱发挥更大的作用是萧易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在和徐小志简单的讨论一下之后,萧易决定干脆先将交游连锁店的机器规模增加到200台,反正当初定下的标准面积是最多可以放下300台电脑的。
增加的这50台电脑,萧易打算全部配备一个Modem,作为专门上网的机器,以方便文字MUD游戏的推广,这样一来,估计就要花掉1亿的投入。但问题是,剩下的钱怎么办?总不能天天丢在银行里发霉吧?而且随着交游连锁店每个月的收入的积累,钱会越来越多。
考虑再三,萧易最终决定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找李强,他准备拿出5亿专门成立一个基金,让李强专门管理这笔资金在金融市场上运作。没想到这么快就找上他的李强一听萧易的打算,立马答应了下来,反正自己平时也在帮一些公司企业运作资金,多一笔钱对他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萧易给的权利却是一般公司比不了的,因为他明确表态这比钱可以任由李强操控,不需要每时每刻都向他汇报。萧易的充分信任自然是让李强感激得不得了,而且他心里也清楚萧易的背景不简单,所以没有产生一点龌龊的念头,反而是十分兴奋和激动地保证会将这比钱用好。
从这以后,由于萧易事业的不断扩张和积累而对基金进行不间断地补充,加上李强尽心尽力地运作以及其他兄弟企业资金的注入,这比基金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着,最后居然成为了中国金融市场上实力最雄厚的基金,而这个基金在多次成功打击了国外投机基金之后,一跃成为世界上知名的金融势力。这个基金也就是当初成立时萧易命名的——交游基金。
接下来的几天里,萧易和李强详细探讨了一些实施细节之后,顺便也视察了一下上海地区的交游连锁店的经营情况。当然,说是视察,实际上是为了旅游观光罢了。不过,观光的过程中,在埔东地区,萧易无意看到了一家房地产公司买的地,这块地倒没什么,但那家公司的名字让萧易不禁一愣——千房百地房地产开发公司。
仔细回想一下,萧易很快就记得了这个曾经听过的名字,这家公司是上海排名第二,全国排名第三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能在埔东开发区买下这么一大块地,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想到这里,萧易忍不住考虑是否拿出一些钱来做做房地产生意,这一块利润也确实很大。
利润?萧易摇摇头,他所有的决策都是按照既定的目标来制定,利润并不是最主要的,那只是为了实现未来目标的基础条件。现在的网已经铺得比较开,但还都是和网游有点联系的产业,这房地产虽然利润大,而且社会条件也具备,但和网游似乎搭不上边。到底做不做房地产,萧易有些犹豫,而且现在身边也没这方面的人才。
衡量再三,萧易最终还是决定暂时放弃这么一个诱人的项目,目前各个方面还在打基础,条件和时机也不成熟,如果贸然进入这个行业,估计很难有所作为。
萧易以前在网上看过程天桥说的一段话很有道理:“我觉得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专注和多元化的矛盾一定会摆在企业的面前。比尔·盖茨最聪明的地方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他没做什么。以比尔·盖茨的实力,他可以买下纽约,可以去做房地产,但他专注在自己的操作系统、软件研发,而不被市场中别的诱惑所吸引。”
“对于刚起步的企业来说,没有什么可失去的,起步之后,到了一定的阶段,就需要适度多元化来分散风险。所以这是我说的一个企业发展所要经历的五个阶段,一是战略上寻找突破点,二是要专注,三是要进行整个产业链的整合,四是适度多元化,五是变成社会企业,承担适度的社会责任。”
因此,对萧易来说,目前也只是找到了战略上的突破点,剩下的更多的应该是专注其中,对于将来的产业链扩张现在还不是时候……